潘獻春
摘 要:從2012年試點到2016年全面實施,營改增稅收政策的改變給企業帶來了多方面影響,需要企業做好各項工作的細致研究,細心籌劃,用好營改增帶給企業的紅利。本文簡要概述了營改增稅收政策的內容和意義,分析了營改增稅收政策帶給企業各方面的影響,并為企業在此背景下應該如何做好稅收籌劃及相關工作提出建議,以幫助企業更好地開展稅務工作,獲取價值最大化。
關鍵詞:營改增? 稅收籌劃
中圖分類號:F81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0)05(b)--02
營改增是我國財稅體制改革的重要工作之一,由于增值稅在征收環節等具體計算規則等多方面與營業稅有所不同,因此改為增值稅之后會對企業帶來多方面的變化和影響,包括企業流轉環節稅負、納稅籌劃、會計核算等。而且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增值稅稅率等情況的新政策也在不斷更新調整,因此企業應該保持高度敏感,及時掌控營改增后的各項最新政策,并根據其給企業的影響做好稅務工作規劃,實現減負降稅的目標。
1 營改增稅收政策概述
營改增稅收政策,也就是將原繳納營業稅的征稅項目轉為征收增值稅。2012年初選擇了部分行業在上海試點,然后陸續擴大適用行業范圍和地域范圍,經過多個階段的推進在2016年5月1日起全國范圍內實施營改增,即所有銷售貨品或提供勞務的營業稅應稅行為均改為繳納增值稅,不再存在繳納營業稅的情況。作為我國原稅收體系中三大流轉稅的組成部門,相比于營業稅,實施增值稅有利于減少重復征稅的情況,而且打通了增值稅抵扣的鏈條。這也是我國財稅體制改革的重大一步,更適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進一步減輕了企業稅負負擔,這樣一來更能調動企業的發展積極性,為全國供給側改革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增添動力。
2 營改增政策對企業的主要影響
2.1 對企業稅負的影響
一是,對企業流轉環節稅負的影響。實施營改增后,不同行業所適用的增值稅率不同,而且也與之前所使用的營業稅率不同,雖然有些行業增值稅率要高于原執行的營業稅率,但是由于在增值稅體制下有增值稅抵扣環節,在實施抵扣后企業的稅負是降低的。以國家公布的營改增數據顯示,僅2016年5~11月全國營改增帶來的減稅金額達到4699億元,而隨著后續增值稅稅率的調整和不斷完善,減輕企業稅負的效果更加明顯,彰顯出改革對降低稅負的效果。
二是,對企業所得稅的影響。盡管增值稅的核算和繳納不計入企業成本費用,但是營改增從對企業收入、營業成本等方面帶來的變化影響著企業的利潤和所得稅。在營業稅模式下,企業計提的營業稅計入當期成本作為利潤的一個抵減項,而增值稅與此不同,稅款的繳納不會影響企業利潤。但是在增值稅背景下,企業銷售收入和銷售成本的計量均發生了變化,在價格相同的情況下,增值稅模式下的收入和成本均需要轉換成不含稅的金額計入利潤,這時企業的收入和成本分別要低于營業稅模式。因此營改增會影響企業利潤,進而影響企業所得稅。
2.2 對企業納稅管理的要求更加嚴格
一方面是稅款計算更加復雜,需要企業保持高度的嚴謹性。增值稅是價外稅,而營業稅是價內稅,兩種稅種應繳納稅款金額的計算方法是不同的,一般我們所說的商品貨物或勞務服務的價格都是含稅的,在計算增值稅銷售行為應繳納的銷項稅金額時,首先必須要將含稅間隔轉為不含稅的價格,然后再計算應納稅金額。而且應繳納增值稅金額是銷項稅減去可抵扣的進項稅之差,因此企業還需要關注進項稅額的計算以及抵扣情況,做好會計核算工作的調整和優化。
另一方面是關于發票的取得和管理。國家實施營改增是為了降低企業稅負,而至于稅負減少的幅度同企業的納稅管理息息相關,其主要體現在進項稅抵扣工作的開展。雖然文件中規定了進項稅可以抵扣,但并不是所有購買的貨物或服務都可以抵扣,例如從小規模納稅人或是個人處購買的貨物不得抵扣,或者從一般納稅人購貨取得的普通發票也不得抵扣,或是企業取得的專票沒有及時進行認證也不得抵扣。如果存在可抵扣卻沒有抵扣的情況,不僅不會降低稅負,還會增加企業稅負,因此對于進項稅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2.3 對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
營改增之后企業的會計核算也相應發生變化,而且增值稅計算更加復雜,還涉及進項稅抵扣,會計核算工作需要更加精細。營改增稅收政策要求企業要按照不同類別對增值稅分別進行核算,對于不同稅率的銷售或提供勞務行為應該分開核算,確保會計核算準確清晰。如果企業無法對于不同稅率的項目分開核算則會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則計算稅金,這樣就會增加企業的實際稅負。因此,營改增對于企業會計核算工作提出了更加嚴格地高要求,企業應該根據自身業務需要科學合理的設置會計科目及會計核算賬務處理辦法,并調整完善財務系統,以確保會計核算符合要求,并最大限度地利用稅收優惠政策,提高會計核算專業性,有效規避因會計核算給企業帶來的風險或是損失。
2.4 對企業銷售收入和成本的影響
營改增對于企業收入和成本的影響主要是由于增值稅是價外稅而營業稅是價內稅,兩者在計算稅款和計量收入成本的金額不一樣。在營業稅模式下,只要企業銷售價格固定,不管其適用的營業稅率為多少都不會影響企業的銷售收入;但是在增值稅模式下,在計算企業的銷售收入時應該將含稅價格折為不含稅價格,就相當于此時的銷售收入要比營業稅模式下減少了增值稅的金額,企業的銷售收入必然減少。同樣的,營改增之后也會影響企業的銷售成本金額,由于抵扣進項稅之后,在同等條件下企業的銷售成本也是減少的。
3 營改增后企業的稅收籌劃工作措施
3.1 加強發票管理,充分運用抵扣政策
實施營改增后,由于發票的申領、開具、使用以及進項稅抵扣等方面更加嚴格,使得企業發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顯。
一方面,嚴格增值稅發票的工作流程,設置專崗、指定專人負責。增值稅發票有專票和普票兩種,企業應該指定專人負責增值稅發票的申領、開具、作廢、認證抵扣等工作,并明確各項工作流程,確保操作符合政策規定,同時也避免因人為原因造成發票的遺失或虛開發票等違法行為。
另一方面,對于進項稅發票的取得要嚴格管理。對于可以抵扣的支出項目,企業必須取得專用發票且在發票開具日之后360日內認證后方可進行抵扣。為了保障企業稅收利益最大化,在實施采購時應盡可能選擇資質健全并且可以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供應商,盡可能提高專票的占比,以增加企業成本費用的抵扣比例,幫助企業降低稅負。同時還應該及時對取得的專用發票進行認證,充分運用進項稅抵扣政策。
3.2 合理制定納稅方案,開展稅收籌劃
企業要想切切實實降低營改增之后的稅負,需要稅務管理人員做好納稅籌劃方案,從多渠道出發減輕企業稅負。
一是,購貨渠道及供應商的選擇。增值稅的稅收籌劃可以從進項稅入手,通過對購貨渠道和供應商的選擇規劃來確保企業進項稅抵扣充分,最大限度地使用抵扣政策,減少企業增值稅納稅金額。在進行采購時對于同樣物品,選擇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的問題上,企業需要計算一個價格平衡點,最后決定供應商的選擇;在含稅價格相同但是所采用稅率不同的供應商,應該選擇稅率高的供應商,這樣可以增加企業進項稅抵扣金額,減少營業成本;而對于含稅價格不同的供應商報價,企業需要經過測算平衡點合理選擇供應商。
二是,通過銷售工作規劃減少銷項稅,減輕稅負。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銷售方案,例如折扣銷售或是差額征稅等政策,測算納稅平衡點,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合理選擇方案,在保證企業效益的前提下合理籌劃以減輕稅負。而且企業稅務工作人員應該充分掌握國家政策,最大限度地享受稅收優惠政策,降低稅負。
3.3 完善企業稅務工作體系
增值稅稅收籌劃工作的有效實施,離不開制度和體系的有力保障和支持,企業需要完善稅務工作體系。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經營規模和人員情況,設置單獨的稅務部門或是稅務工作崗位,由此機構專職負責企業的稅務工作,做好增值稅及其他各項稅務工作,并運用其專業知識和工作能力提高企業稅收籌劃水平,切實幫助企業合規合法減輕稅負。
同時,企業還可以建立聯席制度,搭建稅務部門與業務部門和其他管理部門之間的溝通交流,避免稅務人員閉門造車,造成籌劃方案不符合實際業務情況,從而無法發揮稅收籌劃的意義和作用。
3.4 重視人員培養,提高稅務人員工作能力
稅收籌劃工作不能完全依賴于系統,具體方案的制定稅務人員是關鍵,而且稅收籌劃涉及多方面的知識,不僅是稅務,還與核算、戰略、管理等方面息息相關,要求稅務人員必須具備較為全面的能力,且熟知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尤其是營業稅改增值稅之后,稅務人員需要積極轉變工作思路,做好增值稅的計算、繳納及籌劃工作。
首先,企業要重視稅務專業人才的選拔和培養。設置專門的稅務崗位,并配備專業人員,確保其能夠勝任工作崗位,并且能夠為企業增值稅稅收籌劃工作出謀劃策;其次,企業應加強對于稅務人員的培訓,稅務人員自身也應該不斷豐富知識體系,精確掌握各項稅收政策,并熟悉企業業務流程和性質,做好與企業業務部門的溝通,以便稅收籌劃工作的開展能夠更加符合企業需求。
4 結語
營業稅改增值稅是我國稅制體制的不斷發展,而這種變化給企業帶來多方面的影響。企業需要清晰認識到營改增帶來的影響并積極應對,做好研究和分析,制定切實有效的措施開展稅收籌劃,選擇符合企業實際情況的合理稅收工作方案,做到在工作中熟練運用各種方法幫助企業減輕稅負,實現健康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尚小平.淺談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稅收的影響與對策研究[J].時代金融,2017(29).
毛立功.探索“營改增”對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及解決方式[J].南方企業家,2018(04).
張晶.基于營改增的制造企業納稅籌劃策略[J].管理觀察,2018(26).
楊陽.全面推行“營改增”對企業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中國集體經濟,2017(13).
劉穎.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及應對途徑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