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甜



想必每一個建筑師對英同皇家建筑師協會(RIBA)這個名字都不陌生,它與美國建筑師學會(AIA)并稱當前世界最具知名度的兩大建筑師學會,RIBA于1834年在英國成立,1837年取得英國皇家學會資格,一年一度的英國皇家建筑師協會獎更被稱為“建筑界的奧斯卡”,在業界極具權威,著名華人建筑師貝聿銘就獲得過RIBA金獎。
英國皇家建筑師協會究竟有什么魅力讓世界各地的建筑師心向往之?中國建筑師如何接住RIBA拋來的橄欖枝?最近我們采訪了英國皇家建筑師協會首席執行官艾倫·瓦蘭斯(Alan Vallance),讓跨界達人Alan幫我們揭開RIBA的神秘面紗。
跨越千年承載建筑學記憶
RIBA的宗旨是開展學術討論、提高建筑設計水平、保障建筑師的職業標準,在這個宗旨引領下,Alan向我們介紹,RIBA的職能主要由三個音盼組成,首先,作為一個專業的會員機構,它不僅代表著會員的權益,也幫助特許建筑師走向世界各地,在這個過程中RJBA的表現是卓越的。
專業會員機構往往非常注重保持高標準的專業性,因此,在可持續設計、氣候變化等一些重要的議題上,協會以一貫的專業水準,代表建筑師與政府或其他機構打交道,例如今年三月份,協會就發起了一項名為“RJBA 2030 Climate Challenge”的應對氣候變化的倡議,廣泛呼吁業內在2030年前實現所有新建和翻新建筑凈零碳排放,同時還要求政府制定新的監管標準。
今年上半年,協會更新了最新的行為準則,這份行為準則要求個人建筑師遵守,同時也有一個適用于建筑師公司的行為準則。這兩個準則是評估建筑師和建筑公司的標準,以確保他們在最高水平上運作。Alan強調,這些準則都是透明公開的,不僅協會內部的建筑師知道這些準則,協會外部人員也能知曉,同時,協會還有一個專業人士組成的獨立委員會,來監督建筑師執行這些行為準則。
同時,作為一個教育機構,它為建筑師開設了很多課程,也有很多大學的建筑學課程在RIBA得到了認證,記者在RIBA的官網查詢到,在英國已經有超過50所大學的建筑學課程得到了RIBA的認證,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內地也有2所學校獲得了RIBA的認可和授權,分別是寧波諾丁漢大學(Urliversity of Nottingbam,Ningbo,China)和西交利物浦大學(Xian Jiaotong-LiverpoolU niversity)。Alan說“我們每五年會回過頭去核查這些學校的課程是否還具有RIBA認證的水準”,體現了RIBA在推廣高質量和創新的建筑教育方面的嚴格和決心;除了承擔教育機構的責任,RIBA作為一個文化機構,也保存了很多珍貴的建筑學記憶,讓城市的過去可追溯、可閱讀,收藏的圖紙、草圖、建筑模型和書籍可以追溯到大約公元550年,“RIBA保存了世界各地各種各樣奇妙的物件,例如美國的自由女神像部分的原始藍圖是我們的收藏品,在澳大利亞,部分收藏是過去設計城市的圖紙”,Alan補充。
第一個海外實體辦公室落戶上海
據悉,為了更好的支持旗下的海外建筑師,保護海外設計師的權益,RIBA第一個海外實體辦公室將落戶上海,“現在已經有超過400名中國人士成為了RIBA的注冊建筑師”,Alan說,之所以選擇上海,是因為“這些注冊建筑師大部分在上?!?。
事實上,除了上海辦公室,RIBA與上海的淵源早已融匯在外灘的建筑里,例如上海大廈(BroadwayMansions),和平飯店(Peace Hotel),中國銀行(thebank of china),上海海關大樓(Shangbaicustoms house),上??倳髽牵⊿hanghai Club)等建筑,都出自于RIBA注冊建筑師之手,2018年剛剛落成的,被稱為“世界十大建筑奇跡”之一的上海網紅酒店——余山世茂洲際酒店(世茂深坑酒店),其設計師Martin Jochman是RIBA的中國區委員,RIBA來到上海是水到渠成,也是勢在必行。 在英國,要以建筑師的身份參與項目和設計方案,一定要獲得英國皇家建筑師的資格認證,不僅是在英國,RIBA資格認證的含金量也逐漸被世界認可,現在中國每年大概有3000名學生在英國學習建筑,在英國讀書時他們可以免費稱為會員,隨著上海辦公室的開啟,RIBA上海分會,還會持續的為這些學成歸國的學生在職業發展方面提供支持,將來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設計師加入RIBA注冊建筑師的隊伍,RIBA也計劃在上海以外的城市設立辦公室。雖不是在英國本土,但只要是RIBA的注冊建筑師,無論在哪個國家,都可享受RIBA提供的資源,以及與英國本土注冊建筑師享受同等的權益,差異化服務絕不可能存在。
同時,RIBA也會與世界范圍內其他建筑師協會展開合作,讓建筑師之間展開交流,以創造更大的影響力,在業界發出更大的聲音,為會員帶來更多機會。
Alan談到建筑師所面臨的困惑,他說,無論是在美國、歐洲、中東還是亞洲,全世界的建筑師面臨的問題幾乎都大同小異,例如,建筑師的收費水平問題、保障性住房問題、建筑業如何應對氣候變化以及可持續設計等,所以中國的建筑師也是如此。不僅是建筑師的困惑,在建造房子的問題上,世界各國所面臨的問題也大致相同,談及目前中國在興建樓盤上追求的高速度,Alan表示,“如果速度就是效率,那這是件好事,但如果一味追求速度,在標準上走捷徑和妥協,那這不是件好事”,在英國也有所謂的“住房危機”,其他國家也有社會住房、經濟適用房的問題,Alan分析,全世界現在都在朝著模塊化結構的方向發展,這都是城市化所帶來的影響,城市化催生了這些問題,建筑業確實在追求高效、速度等,但是這需要在質量過關、不破壞標準的情況下進行。
建筑的要義關乎于人
Alan說他的日常工作就是和團隊一起維持協會的運作,Alan曾是澳大利亞氣象局的首席執行官和法律協會的首席執行官,從氣象到法律行業再到建筑領域,Alan可謂名副其實的跨界達人,當我們好奇Alan是如何游刃有余游走于這三個專業性非常強的領域時,Alan表示,這三個領域從表面上看起來完全不同,沒有任何相關性,然而本質上,它們都是有著悠久歷史的組織機構,在他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為這些組織工作,進入新時代,這些機構都面臨著監管變革和技術更迭的挑戰,只有把過去的優勢勇敢地帶人新世界才能變革未來。
Alan說,涉足建筑行業,最讓他印象深刻是建筑行業里的人,他們熱隋四射,充滿活力,表面來看,建筑的核心是為客戶和公眾解決問題,然而建筑的本質卻關乎于人,建筑的成果可能體現在一幢房子、一棟大樓上,但有的時候建筑所解決的問題并不是僅僅呈現在一棟大樓上,就像你打開禮物時的驚喜一樣,所以說,建筑的本質是人與空間的互動,正如著名建筑師約翰.波特曼所言,“建筑的實質是空間,空間的本質是為人服務”。
Alan坦言自己沒有最喜歡的建筑,但是古根海姆博物館、理查德·羅杰斯(Ricbard GeorgeRogers)設計的蓬皮杜藝術中心,倫敦勞埃德大廈、悉尼歌劇院等等都是自己尊敬的建筑,“每一個大洲都有讓人尊敬的建筑”,他還表示自己是美國偉大的建筑師弗蘭克勞埃德-賴特(Frank LloydWright)的忠實粉絲。談及對新人行建筑師有什么建議,Alan表示,對任何行業任何人而言,激隋與熱愛都是最重要的,熱情能決定你走多遠;除了一如既往對建筑的熱隋,找一個你尊敬的人作為行業導師,很多建筑師都非常愿意向新人行的后輩伸出橄欖枝,RIBA也有導師制,這些導師愿意花時間栽培新建筑師,RJBA也鼓勵學生和導師一起成長。
同時,Alan告訴年輕建筑師不要害怕犯錯誤,因為在職業生涯的早期,越早犯錯越能從錯誤中吸取教訓,所以找到一個鼓勵你犯錯的環境非常難得,那些已經成為行業頂尖的人都是非常有膽識,有遠見的人;Alan還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性,找一個好的大學接受教育,任何專業人士所學到的技能,都是非常有價值的;最后,作為一名專業的建筑師,你的職業決定了你必須要為自己設定高標準,所以作為一個專業人士,不僅要經歷這一關,還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資格認證,才能拿到證書。如果職業生涯持續了四十、五十年,學生時代學到的東西早都已經過時了,所以要進行終身學習,每年都要預留繼續教育時間,以確保保持這些標準,這是一個終身的職業承諾。
采訪的最后,同行的Azlina女士向我們介紹了RIBA在慈善方面的善舉,她表示,中國市場正在走向成熟,中國同樣有很多偉大的建筑師,RIBA進駐中國,將會支持中國建筑師的工作,把中國的會員和世界上其他114個國家的成員聯系起來,把四萬七千個成員聚集在一起,成為一個全球大社區,他們期待RIBA與中國建筑師的更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