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平
(黑龍江省八五九農場機關,黑龍江 雙鴨山 156326)
寒地水稻是黑龍江主要的農作物之一,隨著黑龍江大米在全國各地銷售的火爆,寒地水稻的種植面積也得到不斷擴大,質量和產量也得到了提高,做好寒地水稻種植管理,強化病蟲害防治是保障寒地水稻高產優產的重要因素。
(1)品種選擇很重要。因受黑龍江這種溫差較大、天氣寒冷的氣候特點影響,對于寒地水稻的選種來說,應選具有較強抗寒、抗逆性并對環境適應性強,產量高、品質佳的品種,這樣方可適應極端天氣的變化。
(2)把握好栽培管理就是控制好水稻生長的全過程管理。水稻的栽培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包括對育苗地的選擇,苗床處理和播種、秧田管理等。育苗地的選擇應地勢平坦,土質疏松肥沃的地塊,并且沒有農藥的殘留。種子選擇上要經過曬種、鹽水浸種、催芽等工序才具備播種條件,而對于播種來說,寒地水稻播種時間一般在4 月份,室外溫度升高到5℃以上就可以播種。播種前需對苗床進行微噴水,使其濕潤,播種后再將苗床覆上一層1 厘米左右厚度的薄土,播種后要加強對苗床的管理,除草防止草與苗爭營養。為培育壯苗,在種子的出苗期要控制好溫度和水分,做好保溫,保持其排水暢通,而在生長期,則在合理控制其棚內溫度的基礎上做好通風管理,在生長期棚內溫度一般控制在20℃到25℃之間,可根據棚內溫度的實際情況通過通風管理來降溫升溫。棚內通風狀態良好,可減少病蟲害,也利于培育壯苗。
(3)做好田間管理中的第一道工序插秧,可保證水稻秧苗成活的質量,促進水稻的產量提高。寒地水稻的田間管理從插秧開始,插秧、追肥、灌水以及病蟲害管理等。此處僅就插秧來說,插秧一般選擇溫度較高的天氣進行,在高于13.5℃以上的天氣插秧比較適宜。寒地水稻的分蘗期時間短,在插秧時就要注意其植株間的距離了,合理密植才能確保分蘗效果,通常植株間的距離應為30 厘米乘15 厘米。
(4)施肥得當有效保障高產穩產。肥料的使用在寒地水稻種植過程中占有重要作用,插秧前需對秧田施加底肥,如施入尿素和硫酸鉀肥等,可使秧田的肥力充足,秧苗生長后勁大;從插秧后一直到秧苗返青的時候以及當稻秧長到第六葉露尖的時候,需要追加肥料2 到3 次,在露尖期追加尿素可以幫助其快速分蘗長穗。
(5)水分控制有講究,把握好分寸可助產。秧田的灌溉從秧田清理時就進行了,在插秧后的2 天內一定要將秧田水分控制充足,灌水深度應是秧苗高度的2/3;到了分蘗期時,就需要撤水成淺水,水層嘗試3 厘米為宜,抽穗期時要適當調整水的深度,適當灌一部分水,但還要保持淺水狀態,這時深度為5 厘米即可,而在水稻谷穗漸漸發黃要成熟時,就可以停水曬稻穗等待收獲了。
寒地水稻種植過程中,病蟲害的防治應該是貫穿始終的,所以掌握病蟲害的防治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寒地水稻的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稻瘟病、惡苗病等,蟲害主要有負泥蟲、潛葉蠅和二化螟蟲等。
(1)寒地水稻的病害防治辦法
①立枯病。立枯病是寒地水稻在實施旱法育秧時最容易發生的病害。主要是因為土壤土質偏堿性,地溫低,光照不充足、秧苗不粗壯和播種時過密等原因所導致的。癥狀是出苗后就枯萎死亡、腐爛。防治辦法:精挑后的種子一定要經過晾曬工序,晾曬后浸種,能夠增強稻種的抵抗力,也能促進其發芽;另外,播種時要適溫,播種密度要合理,適溫指氣溫穩定在6℃以上,且合理密植,每平方米300至450克種子為宜;控制好棚內溫度,及時通風、煉苗,田間管理上控制好澆水和施肥程序。
②稻瘟病。稻瘟病根據受害部位的不同,有葉瘟、穗頸瘟、節瘟、谷粒瘟等多種病類,它是一種真菌性病害,主要是因稻種抗病能力差,田間管理不到位所引起的,可造成水稻減產或嚴重的絕產。防治辦法:選擇本地適宜的具有抗病性的稻種;播種前采取深翻地將殘留的稻稈和雜草翻入地下,阻止菌源繁殖;種植時要根據水田情況及秧苗長勢狀況來施基肥和追肥,灌水時要根據節氣和生長期的需求有針對性的灌水,保證水分適宜;必要時采取化學藥劑噴灑防治。
③惡苗病。惡苗病主要是因為使用帶病菌的稻種和稻草所引發,也有的是病菌通過植株的傷口侵入。癥狀為植株纖細并且弱小,秧苗在分蘗期不分蘗或分蘗少。防治辦法:在選種時一定要保證質量,不選帶病菌的種子。在浸種時用化學藥劑如氰烯菌酯懸浮劑來浸種可抑制病菌,也可將藥劑稀釋后往苗床上噴灑殺菌。
(2)寒地水稻的蟲害防治辦法
①負泥蟲。負泥蟲危害的主要是水稻的葉片,它的幼蟲和成蟲喜食葉片,癥狀為在葉片下會出現許多白色條斑。嚴重的會使整個葉片呈白色,患有負泥蟲害的水稻秧苗植株小,發育遲緩,分蘗少。防治辦法:農業防治辦法是對田間梗旁的稻草和雜草及時清除,杜絕越冬的成蟲殘留;插秧日期適當提前,多培育壯苗,增強抗病蟲害的能力。藥劑防治的辦法是用可吡蟲啉類農藥噴殺。
②潛葉蠅。潛葉蠅蟲害危害方式主要是幼蟲能夠進入秧苗葉里來吃葉肉,使葉片的部分機體死亡導致葉片枯萎腐爛,造成水稻的產量降低。防治辦法:用農業手段來防治,就是清除稻田周圍的雜草,并用淺水灌溉模式,減少水量,防止濕度過大而產生蟲害。化學藥劑防治法比較有效的是用可吡蟲啉類農藥進行噴殺來防治。
③二化螟蟲。二化螟蟲是一種水稻種植中比較常見的害蟲之一,一般發生在分蘗期,若在分蘗期沒有控制好蟲害,會使稻鞘和稻秧的心苗枯萎死亡,而在穗期發生蟲害則會得白穗病,水稻減產。防治辦法:多使用化學藥劑防治。
水稻種植過程中,既要落實好各生長階段的關鍵技術標準,還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水稻的病蟲害防治通常有生物防治、物理防治、農業科學技術手段防治以及化學藥劑防治,化學藥劑防治雖然見效速度快,但是對環境有污染,在種植寒地水稻的過程中,需要以創新的精神,從這些防治辦法中找出綠色、環保、有效的病蟲害防治辦法來,以進一步促進寒地水稻種植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