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健飛
(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公司建三江中心支公司,黑龍江 建三江156300)
寒地水稻栽培要以選擇優良水稻品種為前提,以保證水稻達到高產、穩產的目標。具體方法為: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充分考慮種植區域的生長環境和季節變化選取適應性強的水稻品種;選擇植株高度在90-110cm 范圍內的寒地水稻品種,以保證水稻的有效生育期;選擇抗病害能力強、分蘗率高、秸稈強度高、中晚熟類的水稻品種,以避免寒地水稻栽培中出現早衰、倒伏現象。
在合理選種后,要對稻種進行處理,為提高種子發芽率,應對種子進行晾曬,曬種時長為48h;曬種后浸泡種子,浸泡溶液選用比例為1:1.1 的鹽水,浸泡時長為48h,清除掉不飽滿的種子,以保證種子質量;浸泡后用清水清洗種子,將種子上附著的鹽分去除,再用百克或施保克等藥劑泡種,制作種衣劑。浸泡中要保證水溫適度,浸泡時間在72h 左右,對稻種的吸水量進行控制,最佳吸水量應為稻種本身重量的25% 左右。
在寒地水稻栽培中,苗床與秧苗的培育有著極為密切的關聯,苗床的質量越好,越容易培育出壯苗。可將苗床選擇在水源充足、便于排灌和管理的地方,并根據苗床的尺寸大小,對營養土的分量進行計算。配制營養土的過程中,除了要保證各種材料的比例適當之外,還要進行充分地攪拌,使各種材料能夠均勻混合。北方地區可以選擇秋季對苗床進行制作,并在作床時,對床面進行整平,床土要進行深翻,深度控制在20cm左右,以此來提升土壤的透氣性。由于北方的冬季降雪,從而會使床面上出現大量的積雪,因此,在正式扣棚之前,應當將積雪清理干凈,確保在3 月上旬完成扣棚[1]。
可將提前配好的壯秧劑灑入秧盤內,并用平板刮平,使壯秧劑分布均勻,隨后將多余的細土清除干凈,用播種機進行精細播種。稻種播好后,應當及時進行覆土,以微噴的方式澆透水,待苗床內無積水時,使用除草劑進行封閉滅草。進入5 月后,氣溫逐步升高,此時可進行適當通風,并在秧苗正式移栽前進行煉苗。秧苗移栽的過程中,應施用送嫁肥,以機械的方式進行插秧,提高作業效率,保證插秧質量。
3.1.1 洼地灌溉
當寒地水稻在低洼地種植時,可以選用干濕輪換的方法進行灌溉,這樣能夠達到增溫的效果,有助于促進秧苗發育。灌溉前,應當通過陽光曝曬來提高水的溫度,避免水溫過低影響秧苗生長。
3.1.2 新田灌溉
在對新開墾的稻田進行灌溉時,應當采用淺濕交替的方法,這是因為新田并未形成剖面土層,若是以常規的方式進行灌溉,則會導致滲漏的情況發生。當新田位于鹽堿地上時,應當在洗鹽處理后,以深水的方式對稻田進行灌溉。如果新田開在洼地上,那么應當做好后期控水。
3.1.3 節水灌溉
為實現節約水資源的目標,在寒地水稻栽培過程中,可以按照水稻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進行科學灌溉,具體做法如下:
(1)水稻進入孕穗期之后,直到抽穗期的這段時間,對水量的需求非常大,是整個生長階段需水最多的時期,所以必須保證水量充足。正常情況下,田間水層應當保持在6cm 左右,如果溫度低于16℃,應當確保水層在15cm 左右,從而使幼穗能夠正常發育,待溫度恢復之后,應當改為淺水層。
(2)水稻從抽穗期進入成熟期之后,可以采用間歇灌溉的方法,這樣既可以滿足水稻對水量的需求,又能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具體做法如下:可在揚花期建立淺水層,水深控制在4cm 左右,灌漿期則應當以濕灌為主,灌溉一次后,應在水自然落干后再進行灌溉,這樣有助于水氣交替,能夠防止水稻出現早衰的現象。
根據測土配方結果,確定施肥總量和配比,寒地高產田的全生育周期施肥量宜為每畝35-40kg,氮、磷、鉀的比例為2:1:1,在施肥過程中要適當控制氮肥用量、增加鉀肥用量、穩定磷肥用量,并結合水稻生長情況對肥料比例進行微調。
(1)基肥。基肥以農家肥為主,加入適量氮磷鉀肥;基肥中,氮肥施用量為總氮肥量的40%,磷肥施用量為總磷肥量的100%,鉀肥施用量為總鉀肥量的60%;整田時一次性深施入基肥,改善土壤環境,增加土壤養分,以滿足水稻生長需要,提高水稻分蘗率。
(2)分蘗肥。早施分蘗肥,分蘗肥中氮肥用量為總氮肥量的30%。根據土壤對磷、鉀的缺失程度,適當追施磷酸二銨、氯化鉀等。
(3)穗肥。在穗軸分化期、穎花分化期精施穗肥,穗肥中氮肥施用量為總氮肥量的20%,鉀肥施用量為總鉀肥量的30%,以避免出現穎花退化現象。
(4)粒肥。對灌漿期長、穗型大的水稻栽培中精施粒肥,粒肥中氮肥用量為總氮肥量的10%,鉀肥施用量為總鉀肥量的10%;控制好氮肥施用量,避免因過多施入氮肥造成水稻貪青。
3.3.1 病害防治
(1)稻瘟病的防治。加強田間管理,保持良好通風,及時清除雜草,采用淺水灌溉方式,適當追施葉面肥;在7 月上中旬噴施富士一號40% 乳油或75% 三環唑可濕性粉劑等藥劑兌水,用以預防稻瘟病。對重病地塊,可在齊穗期再噴藥一次。
(2)紋枯病的防治。控制氮肥用量,適當增加鉀肥、磷肥用量,對生長旺盛的水稻要排水曬田;在7 月下旬-8 月下旬期間,可采用5% 井岡霉素,或23% 滿穗懸浮劑,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等藥劑兌水進行噴施防治。
3.3.2 蟲害防治
二化螟是寒地水稻最為常見且危害較大的蟲害之一,應當對該蟲害進行有效防治,比較有效的防治措施為化學藥劑,可以選用殺蟲單對水進行噴霧,或是用殺蟲雙顆粒劑拌肥撒布進行防治。
寒地水稻種植是一項看似簡單、實則復雜的工作,為實現優質、高產的目標,應當了解并掌握相關的栽培和管理技術,并將之合理運用到實際工作當中,從而進一步提高寒地水稻的產量,如此方可提升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