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良霞,何正奎
(永靖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甘肅 永靖731600)
黃芪病蟲害的防治以預防為主,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綜合防治的原則。
茬口選擇小麥、玉米等沒有種植黃芪等豆科作物的地塊;針對當地主要病蟲控制對象,選用高抗、多抗品種; 在播種前將土壤進行深耕、暴曬,及時檢出前茬殘留作物及田間雜草;培育適齡壯苗,提高抗逆性;使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加強田間管理,合理密植、注意通風透光,嚴防積水;在生長過程中將殘枝敗葉和雜草及時清理干凈,保持田間清潔;及時拔出病株,帶到外面及時燒除,并用石灰填補病穴。
每公頃懸掛 (25 cm×40 cm) 黃板 450 塊 -600 塊或每 2 公頃-4 公頃設置一盞頻振式殺蟲燈誘殺蚜蟲、白粉虱等害蟲,用性引誘劑誘殺食心蟲,同時安裝捕鼠夾、弓箭等消滅鼠害。
白粉病:發生期前2 周,葉面噴施0.3% 苦參堿乳油 300-400 倍液,進行預防;初發期,用0.3% 苦參堿乳油 400-500倍液配合1000 億芽孢/ 克枯草芽孢桿菌400-500 倍液噴施葉面防治;發生嚴重時選用枯草芽孢桿菌 1000 倍液,或寡雄腐霉菌3000-6000 倍液噴施葉面防治,交替使用效果更佳,直至病害消除。
白絹病:整地時,用海洋芽孢桿菌200g/ 畝或多粘類芽孢桿菌 180g/ 畝噴施土壤深翻耕進行防治;種苗移栽前,用木霉菌500 倍液配合枯草芽孢桿菌1000 倍液蘸根進行防治;整地前,每畝施2-3kg 2 億/ 克木霉菌可濕性粉劑拌土或拌肥。
紅心病:種苗移栽前,綠僵菌蘸根防治,放置陰涼處晾干移栽;整地時,用海洋芽孢桿菌200g/ 畝噴施土壤深翻耕進行防治。
根結線蟲病:移栽前,每畝用2-3kg 復合菌種或5 億活孢子/ 克淡紫擬青霉拌土或穴施防治;用枯草芽孢桿菌1000 倍液配合2% 氨基寡糖素300-600 倍液蘸根防治。
根腐病:用海洋芽孢桿菌200g/ 畝或多粘類芽孢桿菌180g/畝噴施土壤深翻耕防治;每畝施2-3kg 2 億/ 克木霉菌可濕性粉劑拌土或拌肥進行防治;用木霉菌 500 倍液配合枯草芽孢桿菌1000 倍液蘸根防治;用枯草芽孢桿菌1000 倍液配合2% 氨基寡糖素300-600 倍液蘸根防治。
紫紋羽病:整地時,用海洋芽孢桿菌200g/ 畝或多粘類芽孢桿菌180g/ 畝噴施土壤深翻耕防治;移栽前,用木霉菌500 倍液配合枯草芽孢桿菌1000 倍液蘸根防治;用 0.5% 小檗堿水劑配合2% 氨基寡糖素各50 倍蘸根或噴施幼苗葉面防治。
銹病:發生期前2 周,葉面噴施0.3% 苦參堿乳油300-400倍液;或枯草芽孢桿菌800-1000 倍液;初發期,用0.3% 苦參堿乳油 400-500 倍液配合1000 億芽孢/ 克枯草芽孢桿菌400-500 倍噴施葉面防治。
食心蟲:蟲害發生時,用1.5% 除蟲菊素水乳劑400-500倍液噴施葉面防治,蟲害嚴重時,可加99% 礦物油乳油200-300 倍液防治,可復配或交叉施用0.3% 苦參堿水劑400-500倍液噴施葉面;選用600-800 倍液 1.8% 蟲菊.苦參堿,1.5% 除蟲菊素600-800 倍液,100 億孢子/ 毫升短穩桿菌600-800 倍液噴施葉面防治,交替使用效果更佳。
蚜蟲:蟲害發生時,用0.3% 苦參堿水劑400-500 倍液噴施葉片防治,蟲害嚴重時,可加99% 礦物油乳油200-300 倍液防治;用600-800 倍液1.8% 蟲菊.苦參堿,1.5% 除蟲菊素600-800 倍液,0.5% 苦參堿500-1000 倍液噴施葉面防治,交替使用效果更佳。
豆莢螟、蠐螬:老熟幼蟲入土前,田間潮濕時白僵菌粉劑拌細土施入土中。一般每畝用白僵菌粉3.3kg。
有機黃芪病蟲害的防治以預防為主,充分發揮農業防治的基礎作用,利用好殺蟲燈,黃藍板等物理防治措施,利用好生物農藥、植物源農藥,嚴禁使用化學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