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生
摘 要:在農業的生產過程中,由于一些新的農業技術革新,已經對農民的生產方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也對這些農民的收入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中國自古以來都是農業為立國的根本,農業技術水平的進步發展同時也促進了中國的經濟發展。
關鍵詞:農業技術;推廣
一、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的必要性
隨著財政支出的緊縮、事業編制數目的減少,目前菏澤市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普遍存在人員力量不足、年齡整體偏大、知識結構老化,現已成為制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有效開展的瓶頸。近20年,菏澤市由于鄉鎮的合并,從事農業技術推廣的鄉級組織由443個減至286個,減少約52.8%;由于村村合并,村級農技人員由近4800名減少至3200名左右,減少約42.3%,這些對農業技術的推廣極為不利。引導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參與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充分發揮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生產、服務的優勢,對彌補基層農技力量不足將顯得十分必要。
二、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的主要途徑與方法
(一)支持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參與農民技術培訓
農民技術培訓是促進農業技術推廣的有效形式。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多從事一線生產勞動及生產作業服務,一般具有市場營銷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生產信息靈通等特點。在農民技術培訓上,由縣級農業部門牽頭,按照“政府買單,社會法人培訓,農民受益”的原則,擇優選擇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參與開展農民技術培訓服務。努力把廣大農戶培養成有較強市場意識、有較高生產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現代農業經營者。培訓內容根據培訓對象的需求進行合理安排,內容可包括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及農業公共信息服務技能等。
(二)支持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建立現代化的農業生產基地
支持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建設規模適度的現代農業生產基地,在基地上開展新品種、新技術、新機具引進、試驗、示范,使基地建設成為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基地、成為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成為農技人員、種養大戶和農民科技培訓基地、成為大學畢業生就業及創業基地。通過基地建設,進一步做大做強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增強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在廣大農戶心目中的說服力、感召力、影響力,從而促進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
(三)支持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吸納廣大農戶參與
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具有機械作業面廣、技術貢獻率高、組織化程度好的特點,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方向。鼓勵支持農業生產經營組織通過參會、入會等形式,吸納農民經紀人、農民企業家、種植大戶、家庭農場主等人員參加,重點吸引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種養水平較高、樂于助人的農戶參與,將農戶發展為科技示范戶,使科技示范戶成為農技推廣體系的重要成員,成為農情調查員、技術推廣員、政策宣傳員,成為農民看得見、問得著、留得住的“鄉土專家”。通過農事操作、經驗交流、座談講解等形式,提高參與者的種植水平、經營能力,使廣大農民走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之路。
(四)支持農業生產經營組織開展農業技術推廣有償服務
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多形式的技術服務市場化運作模式。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可與農戶訂立合同,開展技術承包,實行技術有償服務。按照規模經營、科學種田的要求,實行統種、統管、統收的經營體制。此種形式具有涉及面積大、技術應用效果好、可操作性強以及相關人員積極性高等特點,可重點加以推廣應用。在此方面江蘇省的興化市釣魚鎮作出了積極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三、加強菏澤市農業技術推廣的對策
(一)面對相應問題,提出具體整改對策
在農村技術推廣中,出現了體制不健全的現象。沒有根據技術提出相應的完善措施,并具體通過完整的內容進行闡述。這要求國家建立相關的保障制度,針對機制提出具體的內容,讓機制不再空洞,而有深層次的內容,可以帶動技術的發展方向。推廣的技術研發隊伍人員不合理,人員建設滯后,很多人員技術跟不上發展,有的人員綜合素質低,無法適應農村的發展。針對這一問題應加大研發隊伍,多引入人才,并且對人才的要求是技術過硬,應提高考評條件,加強對綜合素質的要求,加強工作人員對農村的適應能力。國家財政投入不符合發展,針對這一問題國家要加大財政投入,建立相關財政保護制度,建立相關財政預案,采取累計資金的方式或加大集資方式,用更好地方式、更合理地資金帶動農業技術推廣。在推廣中會遇到很多問題,但要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措施,從而促進農村技術推廣,更好為技術服務。
(二)整合農業技術推廣的資源
在農業技術推廣中要對資源進行整合,讓資源更好地為農業技術服務。資源要合理,通過對不同資源的利用達到技術的先進性。同時資源的發展要健康,要沿著健康的軌道前行。資源的方面要廣,涉及的技術也要廣,讓資源帶動技術健康、全面、合理地發展。政府要加大對資源整合的投入,擴寬發展渠道,用最好的政策、最合理地制度、最全面的方向更好整合農村技術推廣的資源,為農業技術推廣、為農村生產服務。
(三)加強教育科研單位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的主體作用
在農村技術推廣中,要發揮教育科研單位的主體作用,讓教育科研單位服務于農業技術推廣。教育科研單位要加大宣傳和管理的力度,加大技術和資金的投入,用好的管理理念來促進農業技術的發展。同時要投入更多的資金,加強主體的作用。另外,要加深與農業單位的合作,幫助農業單位發展,當農業部門出現各種問題的時候要協助管理,以保問題會成功解決。要建立與農業部門的相關聯系,在一條產業鏈上發展,在農業出現問題的時候,不可推卸責任,要有責任管理的理念。用好的管理、好的協作、好的聯系、好的共同發展,共同以新的措施帶動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解決具體問題,服務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