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先邦
摘 要: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時代發展背景下作出的重要決策與戰略部署,對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增加農民收入,實現鄉村振興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下文主要對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的對策進行研究與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近年來,伴隨農村改革的日漸深入,海東市樂都區農村經濟也獲得了很大發展,農民收入也不斷提升,有效推動了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但總體來看當地的農村集體經濟還比較薄弱,經濟結構還很不合理,存在的問題還比較突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認識模糊,觀念滯后。經濟薄弱的鄉村村干部與群眾沒有充分認識到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重要性,還存在模糊認識,認為當前都在提倡個體私營經濟,此時在提出發展集體經濟不合時宜,覺得市場經濟背景下,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與自己沒有多大關聯性。還有的認為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沒有資金無法搞,對資金存在很多顧慮,害怕一旦搞不好,不僅勞民傷財,還無法向上級交代,安于現狀不求上進,對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造成很大阻礙。第二,發展資金缺乏。由于啟動資金不足,一些村莊在將發展項目確定好后,迫于集體沒有積累,群眾又沒有錢,而且通過銀行進行貸款就存在很大的難度,又缺少外部引資的必要條件,這些項目很少得到有效落實。同時,由于資金流動不足,由于一些村級企業向銀行貸款具有很大難度,不得不走向停產的窘境。第三,經營管理不善。由于村干部接受文化教育水平不高,市場經濟知識體系,還存在很大的不足,經驗缺失,很多時候存在隨意,盲目決策的現象,經營管理水平亟待提升,嚴重影響村級體經濟發展。
面對新的發展形勢,如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與當地實際充分結合,提出下列對策:第一,提高認識,統一思想。縣和鄉鎮黨委政府,應當通過各種形式,對國家關于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有關要求,深入學習,擴大宣傳,讓廣大干部群眾對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不能僅僅認為此項工作是一個簡單的經濟問題,而是關系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政治問題,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不但有利于提升農民收入,使其過上幸福生活,同時,對農村現代化發展與建設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還能夠進一步提升村集體的凝聚力與吸引力,提升黨群干群關系,對基層政權鞏固發揮著重要作用,更能促進相關人員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責任感與緊迫感,對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過程當中出現的問題認真解決,推動農村經濟快速發展,振興鄉村實現共同富裕。第二,因地制宜,分類指導。要結合鄉村實際推進一村一策,提高工作針對性,不能在工作中搞一刀切,對具備一定集體經濟基礎的村莊,重點發展壯大與提升。經濟條件薄弱的村鎮,應當加強起步、上路,推進其快速發展。和當地實際充分結合,并考慮農業發展特點,共同推進一二三產業,并抓好農業產業發展重點,提升集體經濟發展水平。對農副產品加工企業扶持興辦,有效應對農副產品賣難問題,在不大量投資和保證原料供應前提下,為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起好步,從小到大,逐步發展與擴大。與集市和城鎮接近的村莊,可以借助商品集散強和交通便利等一些有利條件,加強商業、服務業、飲食業和運輸業等企業的興辦,條件具備的可以建設村級農貿市場,認真遵循“宜糧則糧、宜林則林、宜牧則牧、宜漁則漁”的原則,針對一些荒水、荒灘、荒坡、荒山等區域,加強種養業的發展,擴大林果業。構建企業加農戶、農場加農戶和輔助組織加農戶的農業產業格局,可以通過租賃承包以及股份合作等形式開展多種經營。建立完善的管理體制,對當前集體企業管理落后、產權不清政企不分等相關問題有效解決,有效轉變傳統的企業經營機制,加強股份合作制,對存量資產有效盤活,推動集體經濟持續穩步發展。并且遵循循序漸進的發展速度,不能盲目推進,急于求成,造成不良后果。第三,大力推進農村各類專業合作社建設與發展。合作社是處于不利競爭環境下的農民,基于市場經濟條件下,通過自愿聯合形式的一種重要組織形式,也是實現了公有制的重要形式,這種形式與農村雙層經營體制需要相符合,而且又與現代市場經濟發展需求相適應,使過去一家一戶辦不了的事情和原有集體無法解決的事情得到了有效解決。種養業專業協會,應當加強外地經驗的學習與借鑒,對不同類型的專業合作社進行積極發展,推動農村經濟的快速提升與發展壯大。第四,對于相關優惠政策制定與落實,結合實際研究符合實際的優惠政策,為村集體經濟的穩步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地區和縣財政如果具備條件情況下,可以進一步擴大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經濟支持,每年將一些資金拿出來,對于某些經濟薄弱村莊提供經濟扶持,在對農業項目開發過程當中以及建設菜籃子工程當中,要加強集體企業傾斜,擴大扶持力度,針對一些全面考察和通過論證,且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項目,政府部門可以為其貸款提供擔保工作。第五,進一步強化村級領導班子建設。只有建設一個工作業務能力強的專業村班子,才能更好地發展和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所以應當對領導制度不斷健全,更好地維護集體經濟。所以,應當對村級一把手認真選好,保持嚴謹工作作風,清正廉潔,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對黨員數量少、素質差、缺乏領導人才的后進村,可以從鄉鎮、機關或好的企業中選派或以掛職鍛煉的形式幫助工作。也可用直接從大學畢業生中招聘村干部的辦法,充實基層干部隊伍;二要加強思想作風建設,提高領導水平要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對村干部的學習和培訓,使他們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增長才干,提高領導水平和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三要加強班子制度建設要建立健全村級組織的各種規章制度,通過制度的貫徹、檢查、監督,使村干部的行為有健全的法規、制度約束,提高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使每個班子成員都能夠依照同一目標任務,規范自己的行為。
參考文獻:
[1]鄒玉杰.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幾點思考[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2):40,61.
[2]林金陽.淺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幾點意見[J].農技服務,2017,34(12):198.
[3]羅必良.明確發展思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J].南方經濟,2017(10).
[4]呂小軍.脫貧攻堅貧困村集體經濟發展研究——以南寧市良慶區大塘鎮為例[J].農業研究與應用,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