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力克孜·乃麥提
摘 要:玉米是我國當前的一種重要農作物,尤其是在我國的北方地區,玉米更是作為一種主要農作物得到了廣泛的種植。玉米產量的高低,會關系到種植戶的收益,同時,也會影響到我國農業的發展,為了提升玉米的產量,在玉米種植的過程中,需要使用相應的種植技術,同時,還需要做好玉米的病蟲害防治工作,避免病蟲害蔓延造成的玉米減產,提升玉米種植戶的經濟效益。本文對玉米栽培技術及常見病蟲害防治工作進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幾點相關性淺見。
關鍵詞:玉米栽培技術;農業發展;病蟲害防治
玉米具有很多的優點,這種農作物具有很強的適應性,這種適應性主要體現在土壤環境和氣候環境方面,同時,玉米的成活率很高,產量可以得到保證,是一種旱澇保收型的農作物,由于玉米的這些優點,在我國的農業生產中得到了廣泛的重視。在玉米種植的過程中,種植人員需要使用相應的技術,這些技術的落實程度改為使用和操作,會直接地關系到玉米的產量,同時,還需要做好玉米的病蟲害防治工作。下文對此進行簡要的闡述。
一、玉米栽培技術
(一)種子的選擇以及處理
玉米的種植是一項具有一定技術含量的工作,實際的種植過程中,通常有兩種種植方式,分別為直接播種和移栽,正常情況下,移栽的方式可以提升玉米種植的產量,而且,玉米植株的成活率也比較高。在育苗的過程中,要合理地選擇玉米種子,這項工作非常的重要,會直接地影響到玉米的產量。要選擇顆粒飽滿沒有明顯外觀缺陷的種子,種子在選擇完成以后,要做好預處理工作,如果當地的土壤環境比較干燥,可以使用溫水對玉米種子進行浸泡處理,這樣可以增加種子中的水分含量,提升出芽率。另外,還需要對種子進行藥物的浸泡,通過種子的處理,降低病蟲害發生的概率,提升玉米的長勢,對于玉米產量的提高具有非常明顯的幫助。
(二)玉米播種
播種工作需要選擇適宜的時間,不同的地區由于溫度和氣候情況都存在很大的差異,所以在播種的時候不能一概而論。在正常情況下,當地的溫度在二十五度以上的時候,就可以進行玉米播種,在我國的北方地區,播種時間通常在四月二十日到五月五日之間。玉米產量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其中玉米植株的密植工作也會對玉米的產量造成直接地影響,如果玉米植株過于密集,在植株生長的過程中會相互爭奪水分和陽光,彼此之間產生制約,如果玉米植株密度過低,會浪費土地資源。玉米植株密度的確定要根據玉米的品種,種植人員要遵循農業技術人員的指導,合理地確定玉米密植度。為了充分地發揮出土地的作用,提升農業種植的產量,還可以在玉米田地中種植一些大豆,開展配套種植,可以有效地提升農戶的收益。
(三)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也是玉米種植過程中的重要工作,田間管理的合理性會直接地影響到玉米的產量。在苗期的時候,要開展高效的間苗,把多余的玉米幼苗進行拔除,避免這些幼苗之間爭奪養分,造成玉米減產。種植人員要對一些缺苗的位置進行補全,保證玉米植株的均勻分布;另外,要做好施肥和除草工作,施肥工作要在苗期進行,除草工作要長期持續,避免雜草的生長對植物的長勢造成不良的影響。玉米的植株由于比較高大,受風力影響非常嚴重,在大風的天氣很容易造成倒伏的情況,這種情況的發生會嚴重地影響玉米的產量,所以,要在田間進行較深的中耕,提升玉米的抗倒伏能力。如果長時間沒有降雨,就需要及時地進行澆水,尤其是在玉米的授粉期和結粒期,必須要保證水源的充足。
二、玉米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病蟲害的發生會直接地影響到玉米的長勢,嚴重地會造成植株的死亡,是玉米產量降低的罪魁禍首,所以,加強玉米病蟲害防治工作非常有必要。
(一)苗期蟲害的防治
土蠶是玉米的一種主要蟲害,對玉米的影響非常大,尤其是在玉米的苗期,會造成嚴重地影響。如果不能對土蠶進行有效地治理,玉米幼苗很容易被啃食干凈。在玉米移栽之后,為了避免土蠶造成的影響,要及時地噴施農藥,可用50%辛硫磷乳油處理土壤,或用50%辛硫磷、50%對硫磷或20%異柳磷藥劑拌種,實現對土蠶的高效治理,藥物的噴灑要及時,在玉米移栽以后要馬上進行,這樣可以有效地滅殺土蠶,減少土蠶對玉米生長造成的不良影響。對于缺苗的地方要馬上進行補充,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玉米的產量。
(二)玉米大小斑病
玉米的大斑病與小斑病是玉米生長過程中的常見病害,這種病害主要侵蝕的位置是玉米植株的葉片,如果任其發展,也會影響到其他的位置,甚至直接地影響到玉米的果穗。在發病的初期,病理特征呈現在玉米的葉片,出現水浸狀的斑點,隨著時間的推移,葉片的顏色會變成青灰色,同時,顏色會逐漸的加深,最終形成褐色的斑點,嚴重地影響到玉米植株的健康態勢,降低玉米的光合作用,造成玉米的大量減產。在對這種病害進行防治的時候,需要在種植之前入手,選擇一些抗病性強的玉米品種,減少這種病害的發生概率,提升玉米制作的長勢。如果玉米植株已經出現病害,可以使用化學藥物對其進行防治,可在心葉末期到抽雄期或發病初期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25%苯菌靈乳油800倍液、40%克瘟散乳油800~1000倍液、農抗1:20水劑200倍液,可以有效地降低病害造成的影響。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玉米產量的提升對于我國農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是提升農民收入的一項重要手段。在玉米生長的過程中,有許多的因素都會影響到玉米的產量,種植人員要使用正確的玉米種植技術,同時,要做好玉米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減少各種病蟲害對玉米生長造成的影響,提升玉米的產量,為我國農業的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鄭毅,肖歡喜,胡堅礎,孫春,盛定建,胡金標.春馬鈴薯/春玉米-秋玉米-青菜生態高效種植模式及種植技術[J].上海農業科技,2020(02):128-129.
[2]姜海.玉米種植技術推廣的意義及策略[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03):114-115.
[3]南莉.淺析高產栽培技術在玉米種植中的運用[J].種子科技,2020,38(05):26-27.
[4]賈莉.探討玉米種植密度對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種子科技,2020,38(0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