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歐 冼理權 莫靈光
摘 要:豬養殖過程中會明顯發現春季的疫病滋生率有所升高,原因在于春季細菌與病毒更易盛行,進而會因為防治不當而出現大面積爆發。基于此,豬養殖場一定要重視且做好春季的疫病防治工作,文章便針對春季常見的豬疫病進行分析,并且提出具體的預防與治療措施,希望能為相關養殖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豬;疫病防治;春季;措施
在養豬過程中需要掌握必要的疫病預防與治療知識,才能夠有效控制疫病的傳染,從而減少因疫病需要額外付出的開支,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目標。從養殖實踐來看,由于春季是細菌與病毒滋生的旺盛時期,所以疫病發病概率較高,針對春季豬疫病的防治措施與廣大養殖戶交流,這對于提升養殖防疫水平,有重要現實意義。
一、春季豬疫病的常見類型
(一)豬瘟
主要由豬瘟病毒引起,在春季非常容易出現,根據豬瘟病毒的特征表現,可將豬瘟細分為急性與非典型性兩種。其中,急性豬瘟的特點是發病明顯,病情極為突然,臨床方面非常容易區分,同時有著極快傳播速度,因此如果發現豬感染急性豬瘟,則需要及時控制,預防病毒擴散;非典型性豬瘟的發病特征不明顯且病情發展緩慢,而且有著非常長的時間跨度,往往在發現時就已經到了晚期,極難治療。因此,對待豬瘟的重點在于預防,需要在病毒出現前進行扼制,注射豬瘟疫苗進行機體免疫。
(二)大腸桿菌病
大腸桿菌是人體與動物腸道內部的常見細菌,主要寄生于大腸內。其中,仔豬的抵抗力偏弱且免疫系統不夠完善,因此大腸桿菌病多發于幼齡仔豬身上。在疫病發生后,仔豬通常會表現出腹瀉、發燒等癥狀,而且該疫病極易傳播,一旦發現一定要及時隔離,避免病情擴散。
(三)口蹄疫
口蹄疫除了會在豬群體中傳播以外,還會因為人的接觸傳染給人類。口蹄疫的發病高峰期便在春季,因為其主要由病毒感染所導致,有著較高發病率及傳播速度。所以,在許多大規模的養豬場中,一旦感染上口蹄疫,必須撲殺,會直接影經濟效益。
(四)豬肺疫
感染豬肺疫的生豬體內很快會受到病菌侵入,要預防并發感染,嚴重情況下會直接干擾體內的細胞及組織結構,導致生豬抵抗力下降。豬肺疫通常會出現在飲水不潔、食腐敗變質的飼料引起發病,一旦感染治療不及時會引發燒、腹瀉、脫水等癥狀死亡。
(五)傳染性腸胃炎
生豬感染傳染性腸胃炎之后,會表現出腹瀉、嘔吐等癥狀,這種由于生豬體內病毒所導致的傳染性疫病,感染死亡率高甚至能夠100%。因此,一定要重視這類疫病的嚴重性,要調整飼料配方、防寒保暖、搞好清潔衛生等飼養管理。做好及時地預防與應對。
二、春季豬疫病防治的關鍵措施
(一)消毒措施
通過定期消毒防止疫病的傳播,而消毒工作一定要保證全面無死角,對生豬的圈舍以及周邊環境進行消毒,同時也要做好對養殖人員、工具及相關車輛的消毒工作,進而全面消除病原微生物,能夠有效預防大腸桿菌、口蹄疫等疫病。養殖人員在定期消毒工作當中需要重視以下幾點:全面提高養殖人員的消毒意識,在進入養殖區域或是圈舍之前,需要進入消毒室進行全身消毒;整個生豬養殖區需要定期進行消毒,一般每3~7天進行1次;暫時未養豬的空豬舍同樣需要定期消毒;針對豬產房及仔豬培育室要進行重點消毒,保證母豬與仔豬的健康。
(二)隔離措施
在春季的豬疫病預防工作開展中,倘若察覺到生豬已經感染疫病,養殖人員一定要將患病豬到隔離舍進行隔離,避免細菌病毒在生豬之間相互傳播擴散。而針對已經被隔離的豬,則要及時進行診治,通常很難通過肉眼觀測去準確判斷,需要專業畜牧獸醫工作者的抽樣經有資質檢測機構檢測才能確定。根據檢測結果采取對應治療手段防控;如果感染的疫病是一、二、三類動物疫病,則要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同時,在隔離的過程中,要對人員、物品等進行嚴格控制做好防疫,隔離場所也要盡量遠離垃圾處理場、人群密集區、交通要道等場所。
(三)免疫措施
為了有效控制疫病的傳播發展,減小養豬產業的損失,需要重視生豬的免疫工作。豬場針對生豬不同的生長階段免疫,主要集中在口蹄疫、豬瘟、豬偽狂犬病等疫病方面,種豬的免疫通常在每年春秋兩季進行;一年免疫兩次,而經產母豬則在產后進行免疫,仔豬出生后在15~35天之內免疫;豬偽狂犬病免疫的公豬需要每隔4~6個月進行1次或抗體水平免疫,母豬則要在配種前進行,仔豬需要在斷奶之后進行。要嚴格按照規范操作進行,對不同疫苗也要采取相應的接種方法,每種疫苗的注射間隔時間應七天以上。而作為專業養豬戶,一定要有專業知識,加強與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聯系溝通,密切監測豬群健康,結合實際病監測情況去選擇適用的疫苗,注意疫苗的保存和使用方法。
(四)防治措施
針對春季豬疫病不僅要做好預防工作,還要對已經感染疫病的生豬進行針對性治療。如果豬感染大腸桿菌,通常從生豬發病到死亡之間的時間非常短,所以更重要的是做好預防,但是一旦感染則需要及時進行藥物注射,利用氯化鈉等生理鹽水補液與肌肉注先鋒霉素Ⅴ、亞米卡星、菌必治等消炎藥防并發感染,連續注射3~5天、并用1~3%0維補-14混料喂輔助治療,可見效果;如果豬感染豬肺疫,在治療中需要采用喂生理鹽水補液,以肌內注射方式進行治療,較快見效,并且治療后能夠在豬體內生產抗體,有效抵抗同類病毒的侵害;如果豬感染大腸桿菌,需要認識到這類疫病的產生主要是因為環境受到污染,所以一定要在平日養殖中保證圈舍的清潔與通風,定期用消特靈等對圈舍進行消毒,消滅病源;如果豬感染傳染性腸胃炎,在治療過程中可往飼料中添加適量藥物,比如磺胺嚓嚨鈉等等,還可進行板藍根或慶大霉素的藥物注射,雙管齊下去保證治療效果。要預防豬只疾病要調整飼料配方有充足的營養,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提高缸體水平,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春季氣溫忽冷忽熱,容易滋生細菌與病毒,所以在豬養豬過程中要格外做飼養管理,加強疫病防治工作,不僅要重視外部環境的消毒與隔離,還需要做好豬的免疫工作,提高豬只的疫病抵抗力,從而提高生豬養殖經濟效益,也能保證食品安全。
參考文獻:
[1]黃新海.春季豬疫病防治的措施[J].吉林畜牧獸醫,2019,40(07):21-22.
[2]李廣天.春季豬幾種常見疫病防治的關鍵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19(14):54.
[3]萬磊.簡述春季豬疫病防治的關鍵策略[J].農民致富之友,2019(08):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