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國保
摘 要:近年來,對于生豬的養殖,由于受到外界因素影響較大,很容易就會產生疾病,疾病防控工作迫在眉睫。本文旨在研究豬常見的幾種病毒性疾病,通過對病因的調查以及表現出來的癥狀,通過疫苗注射、防疫監控、定期消毒等措施,控制傳染源,減少大面積的傳播,將防控措施落到實處。
關鍵詞:病毒性疾病;豬;防控措施
當前,豬的病毒性疾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呈現出不斷增長的趨勢,嚴重影響著豬的健康生長以及養豬產業的發展。所以,相關技術人員要重視此類問題,采取科學有效地手段進行防治,避免更多的豬群出現疾病問題,推動我國養殖產業的健康發展。
一、豬常見病毒性疾病的分類
豬常見的病毒性疾病可以分為豬瘟、口蹄疫、豬流感、豬藍耳病等四種情況。第一種,豬瘟。豬瘟是威脅生豬養殖行業的頭號殺手,其特點為身體表面溫度升高,且伴隨著較高的死亡率。潛伏期為5~7天,初期表現為腹瀉,排泄物中帶有少量的血液,急性的豬伴有高燒,4天后死亡。懷孕的母豬還會導致流產,哪怕豬仔生下來大多數也是死胎。病豬與易感染豬通過直接接觸的方式進行傳染,傳染速度快,影響面廣。第二種,口蹄疫。口蹄疫是急性、傳染率高的一種疾病。患病后,蹄部會出現大量水泡,嚴重者會出現跛行。仔豬如果患上口蹄疫,易誘發心肌炎,死亡率高達60%。發病的時節多為冬天和春天,所以,在這兩個季節應該多注意口蹄疫的傳播。第三種是豬流感。豬流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疾病,該病發病率極高,相比較于成年豬,仔豬的死亡率在50%左右,患病初期會產生咽喉發炎以及呼吸道等問題。豬流感一年四季均可以傳播,并不受季節的限制。第四種為豬藍耳病。該病主要是由于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所引發的,傳播速度快,有較強的致命性,足以給養殖戶帶來巨大的財產損失。主要臨床癥狀為結膜炎、流鼻涕以及有清晰可見的出血點。
二、豬常見病毒性疾病的免疫與防控
(一)豬瘟的防控措施
豬瘟是由豬瘟病毒引起的一種流行范圍廣、傳染性強的疾病,隨著近年來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病情基本得到緩和,但仔豬的發病以慢性和無癥狀為主,提醒人們要更加關注仔豬的身體健康狀況,避免傳染病大面積的擴散。
對豬瘟的防控應采取以下幾種措施。第一,診斷。現在無癥狀感染豬瘟的豬只還仍存在,但由于癥狀不明顯,很容易就錯過診斷的最佳時間與機會。要改變傳統的診治手段,抽樣檢測發病的豬群,結合臨床表現進行確診。第二,選擇優質、穩定的豬瘟疫苗。現階段,豬瘟的防控措施仍然以接種免疫疫苗為主,但不同的廠家抗原性及藥效都不同,因此要想快速的治療好這種疾病,就要選擇有較高的抗原含量、較強耐熱保護劑的疫苗進行治療,從而達到理想的免疫效果。第三,定期檢測,建立適合本地區的防治系統。第四,淘汰帶病豬,把好防控關。豬瘟的傳染率極強,一旦有一頭豬患病,可能就會殃及更多的豬。所以,應將病豬淘汰,在全養豬場進行大范圍的消毒,減少傳染的概率。第五,自產自養,分批次飼養。自產自養可以減少病毒的傳入,減少母豬與仔豬之間的傳染率,從根源處控制疾病的傳播。
(二)口蹄疫的防控措施
口蹄疫是急性傳染型疾病,至今還仍然有70多個國家受此病的困擾。對于口蹄疫的防治,首先需要做好預防工作,增強預防意識,定期檢查豬的健康情況,將防治手段與基本措施相結合,加強對口蹄疫的檢測工作。其次,加強衛生防疫檢查制度,在交通要道中設立動物防疫站,對來往的動物進行健康檢查,并對載有動物的車輛進行消毒。再次,接種疫苗。現階段還以疫苗為主,包括滅活疫苗、滅活基因疫苗以及合成肽疫苗,嚴格按照流程接種疫苗,第一次接種間隔15天,確保疫苗的質量,降低疾病的發生率。最后定期使用安多福萬金水對生活環境以及水源進行消毒,生活環境中細菌的減少,會降低口蹄疫疾病的傳播速度。如果病情已經擴散,要采取封鎖疫區的方式進行重點消毒,捕殺病畜,從根去除傳染源。
(三)豬流感的防控措施
豬流感是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發病率高,傳播速度快,但死亡率較低,對患病豬以后的日常生活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對待豬流感,就要從以下幾種方法入手。第一,加強飼養管理,做好保溫工作。確保養殖場的環境溫度均衡,寒冬季節加強保溫工作。第二,加強保養,預防病毒。在流行病易爆發的季節,將新瘟康-荊防敗毒散混入到豬飼料中,增強豬的抵抗力,減少疾病的傳播與流行。第三,對已經患病的豬進行隔離監管并提供加入電解多維的飲用水,對發高燒的豬使用退燒的藥物進行注射,緩解病情。
(四)豬藍耳病的防控措施
豬藍耳病易發生在氣溫炎熱的季節,所以,應時刻監控病情的趨勢,監控豬群的健康情況,做好各項應對防疫工作,采取“預防為主”的方針。首先,需要做好養殖場的預防工作,加強監督,將防疫工作落實到實處。其次,全方位地對養殖場進行消毒,做好安全措施。監控易感動物,使用合理地藥物進行保健。最后,在飼料和飲水中加入葡萄糖等營養物質,減少感染。而對于那些抗體為陰性的豬群,不需要接種疫苗。但需要結合藍耳病的癥狀進行定期檢查,如發現患病,及時地進行救治。對病豬使用過的草墊、豬舍等進行全方位的消毒,并將病豬與健康的豬進行隔離,減少幼豬從外面引進,盡量自產自養,確保外來病源的無效傳播,時刻對防疫站進行監控,避免大面積的擴散與傳播,減少養殖場的損失。
三、結束語
在對豬進行日常飼養中,要加強監管力度,做好相應的應急措施,在豬發病時明確發病時間與發病原因,進行合理有效地防治。養殖場還要增強對豬群的保健意識,減少對豬群的藥物的治療,使用抗生素等增強其體魄。在豬群得到營養的同時,養殖人員還要保證養殖場的每日通風與消毒,減少病毒的傳染。
參考文獻:
[1]李劍平.豬常見病毒性疾病防治的幾點思考[J].中國畜禽種業,2019,15(02):109.
[2]王洪兵,王洪明.豬常見病毒性疾病防治[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19(0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