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太洪 程尚祿 余汝國
摘 要:生豬養殖場規模越來越大,除了帶來更高的經濟收益外也帶來了更多的疾病風險。本文通過分析豬的常見病癥及其形成原因,研究其病癥的相關治療方法及預防措施,為養豬行業相關人員提供生豬疾病治療及預防的技術,也可以為家禽業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豬疾病;癥狀分析;通風消毒
在生豬養殖過程中,細菌性感染及病毒性感染是比較常見的兩種疾病感染方式。其中病毒性感染是相對細菌性感染更為嚴重地,治療不及時或治療方式不當很有可能造成生豬的死亡,影響經濟收益,嚴重地話還可能進一步侵害到人體自身的健康。因此,生豬疾病治療及預防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一、豬的常見病癥及原因分析
(一)腹瀉
生豬的腹瀉種類很多,主要是病毒性腹瀉,包括流行性腹瀉、莫妮卡病毒,傳染性胃炎等,多發生在冬季較寒冷時,飼料寒性較大也會導致生豬腹瀉。
腹瀉最主要的癥狀就是腹瀉嚴重并伴隨著嘔吐,后因身體虛弱導致生豬站立不穩。若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基本3后生豬就會脫水而死,其中仔豬因為抗體能力較弱,死亡率要遠高于成豬。
(二)呼吸道傳染病
引起生豬呼吸道傳染病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仔豬身體較瘦弱或是豬舍溫度較低都有可能造成呼吸道問題,還可能因為支原體病菌、副嗜血桿菌,胸膜肺炎、藍耳病、飼料中含有霉菌等導致。
其癥狀多表現為粗喘氣和咳嗽,一般呼吸道感染癥狀較輕時生豬不會有生命危險,但會導致生豬的后期生長速度減慢,伴隨著生產力下降,飼料轉化率下降,造成成本損失,影響后續收益。
(三)水腫病毒
水腫病毒多發生在仔豬之中,一般由大腸桿菌引起,在仔豬斷奶后很容易產生,肥胖者易先發病。
該病癥狀表現為眼下水腫、神經并發癥、角弓反張、食欲減退,發病較為嚴重地生豬還可能出現全身水腫的情況。水腫表皮部分會呈現出紅色斑點,步態僵硬,肌肉群失衡,繼而抽搐。部分生豬患病可能沒有上述癥狀,但很快就會死亡。
(四)鏈球菌病
鏈球菌病癥主要分三種類型,鏈球菌并發的腦膜炎,病程1~2天,病原多為C群和R群兩種鏈球菌,多發于1月左右的仔豬中,表現為呼吸困難,也會出現一定的神經疾病癥狀,例如磨牙、不斷后退等;鏈球菌引發的淋巴關節病程2~4周,主要由E群鏈球菌引起,病癥表現為關節腫大、瘸腿、淋巴腫大破損流膿等;鏈球菌引發的敗血癥,這一疾病一般會損壞母豬的繁殖系統,嚴重導致母豬喪失生產能力,癥狀表現為體溫上升到41~43℃,表皮發紫,皮下出血等。
(五)豬瘟
豬瘟是對養殖戶危害最大的傳染病,一旦爆發會導致大量生豬死亡,不僅會對養殖戶的利益造成影響,還可能損害人體自身健康。在豬瘟面前,要采取綜合防治的手段,避免其產生。
二、豬的常見病癥治療方法及預防
(一)服用藥劑配合益生菌
腹瀉治療可注射恩諾沙星藥劑加以干擾素;亦可在飼料里拌上益生菌加白頭翁散。對于有腹瀉情況的仔豬,可以用干凈的0.9%的NaCL或3.5%的NaHCO3進行補液喂養,出生超過10天的豬仔,可以直接注射。
腹瀉的防疫從疫苗開始,例如可給有妊娠反應的母豬注射疫苗,以母體的方式提高仔豬的抵抗力,每年10月、12月各注射一次,在產前一個月可以強化注射一次。仔豬在斷奶后可進行同樣的免疫注射;產房要及時通風消毒,消毒方面可采用1%的NaOH溶液,消毒后,自然風干5~8天;保證豬舍溫度,最好控制在20~25℃,新生豬仔保溫箱維持在34℃為最佳,同時避免CO中毒。
(二)保持溫度及注射氟苯尼考
治療呼吸道疾病的生豬可以注射氟苯尼考以及支原凈,同時可以適當地在豬飼料里拌一些替米考星;也可以通過注射林可大觀霉素或林可霉素進行治療。
一般情況下,年齡在6~10周之間的仔豬更容易感染到呼吸道疾病,其死亡率最高可達90%,越小的豬,死亡率也就越高。豬場環境不善,會導致60%的生豬發病,發病期間,當生豬體溫升高到42℃時,可能會突然死亡。因此呼吸道疾病預防要加強豬舍的管理,例如貴州偏濕潤氣候,就要定期檢查消毒,適當通風,對豬飼料,飲用水等也要進行消毒處理。磺胺輔以多西環素可以有效地預防呼吸道疾病。
(三)減少飼料蛋白質含量
生豬水腫可減少蛋白質供給配以藥物注射,注射選擇上可采用磺胺類藥物,結合VE針劑、多西環素、地米、呋塞米等,增加飼料中亞硒酸鈉VE的含量。
經實驗室檢驗,將病豬淋巴結等制作涂片,加入培養基放置在37℃恒溫環境下24h后進行后續研究,得出VP實驗呈陰性,MR呈陽性。因此可判斷出患水腫的豬均淋巴病變伴隨著神經細胞壞死。病程歷時基本一周,死亡率可達60%。可加強仔豬在斷奶方面的管理,例如加強仔豬斷奶的適應性訓練,不能突然斷奶,要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適當補充維生素,增加仔豬抗體,減少其應激反應。
(四)注射磺胺輔以地塞米松
腦膜炎注射磺胺輔以地塞米露,第1次可以注射雙倍藥量;關節并發癥可以注射安痛定及頭孢,如果伴有嚴重地關節腫大問題,就要進行手術將發膿的部分割開擠出膿水再進行消毒處理;敗血癥需要注射磺胺類藥物,也可在飼料里拌入一些加多西環素。
磺胺輔以加多西環素能夠有效地預防鏈球菌感染,同時用3%的甲酚皂進行消毒,保持室內溫度,在豬舍旁避免放置尖銳物體,以免傷到生豬引發感染。
(五)做好免疫工作,定期檢查消毒
豬瘟防治首先要進行生豬的疫苗接種,提高群豬的免疫能力,對病豬及時進行隔離治療,病豬死亡后所用物要及時銷毀,豬舍要日常清理消毒;定期對生豬疥螨問題進行檢測,檢測方式如下:觀察豬群,在10min內蹭癢的次數對比生豬頭數,指數小于0.2屬輕度感染;在0.2~0.6之間屬中度感染;大于0.6屬重度感染。
三、結束語
開展畜牧業是獲利的重要手段,養殖人員需要對生豬進行防疫育苗的接種,養殖過程中注意豬舍衛生問題,飼料飲用水安全,對待病豬要及時隔離治療。不斷豐富自己的養殖知識和完善養殖體系,學習先進的養殖技術及防治手段,以確保生豬的健康。
參考文獻:
[1]楊朋年.豬場常見疾病癥狀與治療[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20(04):36-37.
[2]魏椿萱.生豬飼養管理與疾病防治措施[J].今日畜牧獸醫,2019,35(10):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