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王瑞
摘 要: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對于農業生產來講具有重要意義,其可以節約農業生產中勞動力的輸出以及資金的浪費,有效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為此本文主要就當前農業工程中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針對農業機械化發展問題提出解決措施,希望可以為農業工程中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農業工程;農業機械化;發展不平衡;因地制宜
雖然相關部門在實施農業機械化發展戰略時已經制定了各項規章制度,但在當前農業機械化發展中卻存在著發展速度與發展方向發生偏差、地區間發展不平衡等問題,這無疑限制了農業機械化作用的發揮。因此在新的發展環境下,農業部門應當采取調整農業結構、明確發展方向、加強農業機械化基礎設施建設等措施來提高農業機械化發展質量,努力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一、農業工程中農業機械化發展的現狀
(一)地域發展不均衡
雖然當前我國的農業機械化已經處于成熟階段,但依舊有許多地區在農業機械化推廣中沒有嚴格落實機械化推廣措施,最終就導致了各個地域農業機械化發展不均衡。如就當前各地區農業機械化發展情況來看,沿海地區的農業經濟水平較高,機械化發展較為迅速,而西部地區由于各種原因的影響使得農業機械設備運用存在一定局限性,無法真正實現農業機械化發展方案的全面落實。
(二)補貼政策落實不到位
目前我國在落實農業機械化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小型農業機械的普及率較高,大型農業設備的普及率較低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大型農業機械的購置、維修、保養費用較高,農民無法支付高額的農機使用費用。而出現這種小型農業機械設備與大型農業機械設備比例失調的主要原因就是政府部門農機購置維修保養補貼政策落實不到位,打擊了農民購置大型農業設備的積極性。
二、推動農業工程中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措施
(一)完善農業機械化規章制度
規章制度是農業機械化方案順利落實的一個保障,如果政府在農業機械化方案落實過程中制定與方案相配套的規章制度,就可以有效提高農業機械化方案的落實質量。但是就當前各地農業機械化規章制度的落實情況來看,大部分地區政府所制定的農業機械化規章制度存在著一定漏洞,無法促進農業機械化的落實。因此在新的發展形勢下,各地應當及時完善農業機械化規章制度,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
例如,部分地區政府在機械化規章制度落實中僅注重了農民購置機械化設備時的補貼,而忽視了機械化設備維修的補貼,這就使得農民需要承擔機械化設備的維修費用,打擊了農民運用機械化設備進行農業生產的積極性。所以針對這種補貼問題,地區政府可以制定《農業工程中農業機械化設備運用補貼制度》,并在制度中規定“凡是符合政府制定農業機械補貼政策的農民在購置農業機械時都可以獲得一定的經濟補助,并且當農業機械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故障,經審查人員審查后符合補助要求的,政府也會對農業設備的維修給予補貼”,通過這種農業機械化設備購置、維修補貼政策的落實,可以有效提高農民購置農業機械設備的積極性,推動農業工程中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此外,針對農業機械化發展中所出現的技術問題,各地政府也應當制定《農業機械化設備技術支持制度》,并規定“各地農業科技站工作人員有義務為農民朋友講解其在農業機械化設備使用過程中所遇到的技術問題,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技術援助”。通過這種技術支援制度的規定,可以減少農民使用農業機械化設備的后顧之憂,進一步推動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二)加強農機優勢的宣傳,落實農業機械保障機制
在農業機械化發展過程中如果存在宣傳保障措施落實不到位的情況,就可能會造成機械化設備的閑置,出現農業機械化資源浪費的情況。所以在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過程中,相關部門應當加強宣傳,發揮農業機械的作用。
例如,就當前造成農業機械化設備閑置的主要原因就是農業機械化設備故障,因此針對這種情況,相關部門可以派遣專業的技術人員深入到農民家中進行技術故障問題的查詢,積極為農民解決機械設備的故障問題,避免因故障出現機械設備閑置現象。其次相關部門應當及時開展“農業機械設備下鄉村”的宣傳活動,組織專業宣傳人員到鄉村中宣傳農業機械化設備使用的好處,讓農民認識到農業機械化設備的使用對于提高農業生產效益的作用,這樣可以為農業工程中農業機械化發展奠定良好的人文基礎。而且相關部門在進行農業機械化設備使用優勢宣傳時,也應當落實對比原則,即在當地農村種植過程中同時使用機械化設備以及傳統種植設備,最后讓農民自己觀察兩者的收益差距,這樣以實際情況來增加農民對農機優勢的認識。
(三)加強農業機械化的基礎設施建設
任何一種活動的進行都需要相應配套設施的支持,而農業機械化發展作為當前農業工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同樣也需要相應配套措施的支持。而就當前農業機械化發展情況來看,部分地區出現了農機損壞無人維修、農機保養不到位等情況,這無疑限制了農業機械化發展。因此在新的發展形勢下,相關部門應當加強農業機械化基礎設施的建設,不斷推動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例如,針對當前農業機械化設備損壞無人維修的情況,相關部門可以將幾個村子聯合組成一個大的農業機械化發展群體,并以此群體為基礎進行農業維修站的建立,這可以為損壞農機提供維修場所,降低了農機維修成本。而且相關部門在農機維修站建立的過程中也應當及時調派精干維修人員參與到農業維修站的建設中,確保農機維修的質量。其次相關部門在進行農業機械化發展中也可以建立農機保養站,定期派遣專業技術人員到農戶家中查看農機保養情況以及傳授相應的農機保養技術,這可以減少農機故障的出現,保證農機運用可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益。通過上述農業機械化基礎設施的完善,可以有效提高農業機械化發展質量,保證農業工程措施的落實。
三、結束語
農業機械化對于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增加農民收入有著重要作用,雖然當前政府已經出臺了相關政策以保證農業機械化發展質量,但在農業機械化發展中卻存在著政策落實不到位、農機限制情況高等問題,這限制了農業機械化發展。因此在新的發展環境下,相關部門應當轉變發展思想,及時制定切實可行的保障政策,進一步推動農業機械化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艷萍.強化基層農業機械化推廣工作的措施[J].鄉村科技,2019,11(9):19-20.
[2]林浪.農業機械化推廣策略探析[J].河北農機,2019,34(11):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