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偉華
摘 要:農業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為增加經濟效益提高產量,我國正在完成由傳統農業方式到現代化農業方式的轉變。在轉變的過程中機械化設備作業就顯得尤為重要,機械化水平的高低影響著現代化農業的進程。因此,本文以農村機械化在鄉村經濟發展中的應用進行探究。
關鍵詞:農村;機械化;經濟發展
農村機械化的發展程度,決定著現代化農業轉型的進度。有效地推動農村機械設備的應用和普及,從而帶動農村經濟發展,是可以為全面小康社會提供動力的。所以,如何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合理地使用機械設備進行作業,就成為其中的重點。
一、優化機械設備結構,提高生產效率
當前我國的農村機械設備結構不合理,機械設備配備率低的狀況,讓農村機械化種植的發展,受到了嚴重地阻礙。傳統的農業方式,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還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來進行作業。這樣的作業方式,大大地降低了生產效率,不僅耗費了大量的資源,還可能延誤最佳的種植時機降低產量。而使用機械化的現代種植模式,可以對土地進行統一耕種優化土地結構,還可以解放時間加快種植速度。通過機械化的現代化農業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生產效率增強經濟效益,加快鄉村經濟的發展速度。
例如在進行耕地、播種、秋收等一系列作業中,加入先進的農村機械設備。在耕地方面:傳統的牲畜拉力耕地模式,由于速度慢、輻射面積小、缺乏連續性的特點,導致在耕地的過程中花費時間過長,大大地降低了生產效率。因此在耕地中,可以選擇拖拉機搭配旋耕機的方式來進行耕種。可以選擇鏵式犁或圓盤犁等機械,搭配大型拖拉機頭的方式進行犁地。在面積較大的土地可以選擇鏵式犁這種輻射面積較大的機械,加快耕地速度,提高生產效率。對于雜草較多、土質堅硬的土地,可以選擇圓盤犁進行耕種。通過這種拖拉機頭搭配旋耕機的方式,對速度、輻射面積、連續性上進行改進,加快生產效率,提高經濟效益;在播種方面:傳統的人工點種鋪設薄膜的方式,因為工序復雜的特點,需要大量的人工參與,從而降低了生產效率。因此在播種中。可以選擇拖拉機搭配播種機的方式進行播種。選擇谷物條狀播種機或中耕作物播種機,搭配大型拖拉機頭的方式進行播種。在種植小麥、玉米這類需要設置溝渠的作物時,可以選擇谷物條狀播種機進行播種。這種播種機械可以完成開溝、播種、覆土、鎮壓等多道播種工序,從而簡化工序解放人力,大大地提高生產效率;在秋收方面:可以使用大型收割機的方式,在農作物成熟時,統一對作物進行收割。這樣的方式大大地降低收割時間,提高生產效率,達到加快鄉村經濟發展速度的目的。通過在這一系列的作業中,加入先進的農村機械設備,加快生產速度,提高生產效率,以獲取規模經濟效益的目的。
二、降低成本,促進農村經濟轉型
在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中,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如牲畜飼養、人工、時間等方面的投入。而正因為如此多的成本投入,也大大地降低了經濟效益。這樣的結果,導致大量的農業從事人員流失,反倒限制了鄉村經濟的發展。而現代化的農業生產模式,因為方式全面和機械作業的特點,可以降低前期成本投入、解放人力。從而提高鄉村人均收入水平,加快全面小康社會的進程。因此在農業生產時,完善農村機械化生產體系,通過機械化的現代農業生產方式。降低時間、人力的投入,從而促進農村經濟轉型,加快農村經濟發展。
例如通過推動機械化生產普及的方式,降低成本,促進經濟轉型。第一是對學習和從事農村機械人員進行鼓勵,給農村機械生產提供人員基礎。如可以通過補貼和獎勵的方式,增加農村機械操作人員的數量。從而加快農村機械化作業的普及速度,解放人力和時間,促進經濟轉型;第二是根據村級單位分布,建立完善的農業機械化生產體系。具體流程:以村級單位為基礎,兩三個村為一組,配備一支全套的農村機械生產隊伍。隊伍中配備兩到三套農村機械設備,其中包括旋耕機、播種機、收割機等設備。每一套設備配備兩名操作人員,輪番作業。在耕地、播種、收割三個時段,對這一組的村級單位土地進行作業。通過這樣完善的農業機械化生產體系,在解放人力的基礎上合理優化資源配置。降低時間和人力的投入,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加快全面小康社會進程;第三是在保證成本的情況下,降低農村機械作業費用,加快機械種植的普及速度。可以通過政府對農村機械從業者進行專款補貼的方式,讓從業者降低收費標準,從而提高機械作業的吸引力,加快農村機械化種植普及速度。達到降低人員和時間投入的目的,促進農村經濟轉型和經濟發展;通過建立完善的農村機械生產體系,推動機械化普及的方式。降低投入,促進農村經濟轉型,加快農村經濟發展。
三、增強土地利用率,提高農業經濟效益
我國的耕地具有地形復雜、分布散亂的特點,一些耕地處于山地和丘陵地區。如果是人工的方式進行種植,耕種設備、種子、水等物品只能通過人工搬運的方式運輸到山上。這樣的情況使一部分土地的種植難度增加,導致農業從事人員放棄種植。大大地降低了土地的使用率。而機械設備的動力充足,對于一些惡劣條件也能輕松克服。可以大大地提高土地的使用率,避免土地浪費,提高農業經濟總產值。而且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技術水平低,所種植的農產品合格率不高,嚴重地影響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在同等的生產條件下,使用農業機械化種植,可以大大地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最大限度地開發土地利率,提高農業產值和經濟效益。
例如在出現嚴重干旱的情況,可以通過先進的農田水泵系統。對種植的土地進行統一大面積灌溉,有效地降低干旱情況,降低損失。從而增強土地利用率,提高經濟效率;在對一些惡劣地形土地進行病蟲害預防時,可以使用智能無人機的方式,對土地進行農藥潑灑。有效對病蟲害進行預防,保證農業平穩發展,提高經濟效益。在對惡劣地形土地進行種植時,可以根據道路顛簸、土地面積小的特點,選擇比較小型的耕種機械。如四驅微耕柴油耕地機,這種機械可以對土地進行開墾、開溝、覆土等多道程序的作業。而且機械的體積小、重量輕便于攜帶,可以很好地克服地形復雜的難點,還可以有效地對土地進行耕種。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農業產值,從而達到農業經濟發展的目的。
四、結束語
通過對農村機械的普及和使用,讓農業生產盡早地進入現代化農業方式。從而解放勞動力,加快農村經濟轉型,實現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加快全面小康社會的進程。
參考文獻:
[1]李娜,魏銘,蔡曉穎.農業機械化對農村勞動力轉移貢獻的量化研究[J].農村科學實驗,2019,14(21):120-121.
[2]曲會朋,馬巍,李昳.吉林省農業機械化發展戰略研究[J].現代交際,2019,27(18):112-114.
[3]曾笑君.低碳經濟背景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有效路徑探究[J].南方農機,2019,050(0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