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永呂 謝福生
摘 要:病蟲害防治是造林過程中的關鍵工作之一,在營林造林工作中,森林病蟲害的防治,決定著造林的最終效果。同時營林的措施也會影響病蟲害的防治,根據營林措施的不同,病蟲害防治的效果可能受到正面影響,也可能受到負面影響。造林是一個環環相扣的復雜過程,一旦病蟲害工作出現問題,營林工作的質量也會隨之下降,很難達成造林目標。因我們需要考慮到營林措施對于病蟲害防治的作用,同時分析病蟲害防治的原則,找到病蟲害防治的重點。
關鍵詞:營林措施;森林病蟲害防治;作用分析
森林病蟲害的防治,是造林的主要工作之一,而營林措施也對森林病蟲害的防治效果有著直接影響,決定著營林的實際效果。在實際的病蟲害防治過程當中,為了達成工作目標,首先應當對可能發生的各種病蟲害做好預測,并且依據不同病蟲害去采取針對性處理措施,最終排除病蟲害,保證森林植物的健康生長。這也是環境優化的基本需求,因此相關部門與人員必須要給予充分關注,明確防治原則,并且落實針對性的防治措施。
一、森林病蟲害防治的原則分析
營林工作的需求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轉變,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工造林的規模不斷擴大,營林工作的要求也與以往不同,病蟲害防治工作也自然面臨著更高的要求。隨著林區生態愈發復雜,外來品種的不斷引入,綜合性的治理愈發重要,在實際的病蟲害防治過程中,相關人員必須要嚴格遵照國家的相關法規制度去完成治理工作,要結合現今的林區生態,針對現有的防治手段去進行創新。為了得到理想的處理效果,必須要遵照以下幾點原則去開展防治工作。其一是防患于未然的預防原則,要對病蟲害的特征進行分析,對于可能出現的各種病蟲害問題綜合分析,并且針對性采取對應防治措施,才能做好防范,降低發病概率。其二是合理性原則,一旦林區出現了病蟲害問題,應當在第一時間對于病情展開分析,結合多方面要素去規劃出多個處理方案,并且選出最為合理地處理方案,保證處理效果。其三是合法原則,要遵循相應法規去完成病蟲害防治工作,針對相關人員要落實個人責任制,避免出現責任糾紛,這樣才能夠保證病蟲害防治工作真正落實到位,真正起到防治效果。
二、營林措施的森林病蟲害防治作用分析
(一)建立起科學健全的病蟲害檢測預警制度
營林措施是病蟲害防治的基礎,因為只有做好營林的整體規劃,才能保證病蟲害的防治效果。在實際營林過程中,要確保得到理想的病蟲害防治效果,首先應當建立起科學的檢測預警制度,做到防患于未然,將病蟲害風險消滅在萌芽中。特別是在不斷引入新品種的情況下,更要結合新品種的發源地、以往的病蟲害防治措施進行明確,針對性制定防治方案,利用先進的技術做好林區狀態監管,針對林區信息進行實時收集、傳輸,出現信息異常要及時預警,方便相關管理人員進行分析,并且采取針對性的處理措施去解決問題。
(二)實現營林和病蟲害防治工作相融合
設計方案的合理性決定著實際營林的效果,也決定著病蟲害防治的效果。為了有效防范病蟲害問題,必須要遵照因地制宜的原則,將營林規劃與病蟲害防治規劃結合起來。要利用多種植株品種相結合的造林手段去避免純林面積過大的問題出現,進而因造出盡可能接近原始森林環境的優質森林環境,如果是新開發的林區,在缺乏了解的情況下,必須要首先針對地區環境特點做好調查,根據當地地質信息等,營造出不同樹種相互混合的混交林,在引入新品種時,更要首先了解新樹種發源地以及其原本的生存環境,并且要重視對于抗性樹種的引進,此外為了提升林區植株的適應能力,應當盡可能選擇本土種類,并且要嚴格遵循優選的原則,在所有樹種的繁育過程當中,都要以生長狀態良好、枝干健壯的種苗為第一選擇。要保證樹苗在栽種過程當中有充分的資源供其存活生長,包括充足的養分、水分,并且要盡可能保證根系的完整性,避免苗木受到損傷。為了保證繁育效果,要合理利用林農間作以及以耕代撫的技術手段,在不同的時節,要選擇應季的植株種類,保證植株能夠盡快適應環境。在完成蹭了幼苗的種植之后,還要做好對于外來動物的防范,特別是嚙齒類以及病蟲,要做好幼苗生長期間的種苗保護,并且利用施肥及澆水等方式對生長環境進行定期調整。
(三)積極發揮害蟲天敵的作用
利用天敵抵御害蟲,是最為有效而且對環境影響最小的方式之一,利用這樣的方式,不但能夠有效減少相關人員的工作量,同時能夠有效減少化學成分對于環境的影響。這是符合綠色防治理念的處理方式,因此在森林病蟲害防治過程中理應得到充分的重視。為了達成防治目標,管理部門以及相關人員必須要嚴格遵循生態學的基本原則去體現預防措施的實效性。此外因森林系統的構成復雜,并不是由單一植物物種構成的體系,所以通過不同樹種之間的相互影響,林區能夠具備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但是前提是不同樹種之間要維持動態平衡,即是說要以確保整個林區生態系統平衡為前提,適當增加或是引入害蟲天敵,不宜過多也不宜過少,過多會影響原本的生態,過少則起不到理想的治理效果。這樣的治理手段不但能夠達成治理目標,同時也能夠避免生態環境受到影響。
(四)合理利用藥物防治法
藥物防治一直以來都是病蟲害防治的主要手段,在森林病蟲害問題已經開始蔓延的情況下,藥物治理方法是起效最快而且效果最為明顯的治理方法。所以為了排除病蟲害,必須要合理利用化學藥物去達成治理目標,但是為了避免對周遭環境產生影響,避免無法降解的化學藥物滲透到水與土壤中,必須要對化學藥劑的用量以及使用范圍進行嚴格控制。實質上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有許多對環境影響極小并且能夠達成理想治理效果的化學藥物以及生物藥劑開始投入市場,在選用藥物去防治病蟲害時,必須要這種藥劑作為首選。此外如果出現了迅速擴散的,影響嚴重地病蟲害,則需要適當增加藥物的使用量,并且針對不同樹種、不同問題要使用不同藥劑。
三、結束語
營林措施與森林病蟲害防治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存在,二者相互影響,都影響著造林的效果。雖然森林本身是具有自我調節能力的生態系統,但是在環境污染嚴重地情況下,我們依然要利用合理的營林措施去保證森林治理的效果,包括病蟲害防治的效果。我們需要針對病蟲害的防治原則以及營林措施對于病蟲害防治的影響,進而降低病蟲害的影響程度,保證森林植物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吐地古麗·買提卡斯木.營林措施對森林病蟲害防治的作用[J].種子科技,2019,37(11):97+100.
[2]葉佳俊.營林措施對森林病蟲害防治的作用[J].農家參謀,2019(13):101.
[3]陳旻.淺析營林措施對森林病蟲害防治的作用[J].南方農業,2018,12(18):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