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紹平
摘 要:林業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科學、合理地林業造林方法與營林生產管理措施的應用,有利于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本文介紹了幾種現代林業造林技術,分析了目前營林生產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同時提出了加強營林生產管理的措施,以期提高林業營林管理水平,獲得更多的效益。
關鍵詞:林業;造林技術;措施
一、現代林業造林技術
(一)穴植法造林
穴植法造林的應用較為廣泛,適用于對土地環境要求低、易成活的苗木。主要是指對局部土地進行平整后,在地上挖穴后移栽樹苗,坑穴的大小應確保苗木主根系被完全覆蓋。由于在苗木移植后四周土壤會有所下沉,因此移植深度應超出苗木根莖原有土印的2~4cm,如若栽植深度較淺,則會使部分根部暴露在外,使水分加速流失;如若栽植深度較深,則不利于苗木呼吸,影響枝葉生長。在種植之前需要先育苗,確保幼苗水分充足,保持苗木根須健壯,不會在植苗時因缺水而死亡,當苗木的根須較為充足時便可移植到目標土地中。為了提高苗木成活率,在移植時應注意根須完整,不可出現斷裂或損壞,且要采用成熟可靠的移植技術,才可確保苗木成活,造林成功。
(二)播種造林
播種造林的應用較為簡便,主要是將樹種以穴播、條播或者撒播的方式播撒在地上即可。為了提高苗木成活率,可事先進行催芽,待到春季到來時進行播種,且要確保根系土壤與水分充足。該方法的操作十分簡單方便,可節約育苗時間,且適用于大規模種植,但在育苗期應加強管理。
(三)分植造林
分植造林主要用于樹木根部、枝干等營養豐富處的種,可事先挖出40~60m2深的地穴,確保地穴底部平坦,在栽種過程中苗木應端正,密度適中。該方法種植下的苗木成活率相比較高,如若母本品質優良,則成活率即可得到保障。該方法在操作時簡單方便,適用于松樹、柳樹等繁殖類樹種使用。
二、目前營林生產管理上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些年來,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對林木資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國家與社會也逐漸重視營林建設,并加強了對此的投入,以此來促進營林建設的成效。然而,現階段經濟水平、生態環境等在不斷變化的背景下,影響營林建設的因素也比較多,導致在營林生產管理中出現了許多問題,使得營林生產的整體效益降低,所以為了能夠促進我國營林事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并基于對此的分析來采取有效地管理措施,從而使危害可以降到最低。結合目前營林生產管理的現狀,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種植苗木中所遇到的問題,如種子培育的園地面積不足、母體樹林之間存在一定區別、良種基地獲得投入資金較少、種子培育的數量不夠多等,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營林生產管理的效率;二是在管理方面,由于在過去營林生產管理上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在管理水平不足,其體現在管理人員的個人綜合素質能力與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營林生產效益的降低;三是,在對苗圃進行培育的時候,沒有提前對市場進行調查與研究,使得營林生產管理出現與社會發展不相符的問題,加上很多苗木在種植與培育的過程中存在管理不到位、方法不科學等問題,也使得營林生產的效益偏低;四是營林生產管理不夠現代化,體現在運行機制的不健全、管理的落后等方面。
三、加強營林生產管理的措施
(一)加大種苗基地建設的力度
在林業企業經營過程中,要想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目標,應注重苗木基地建設,確保幼苗的品質良好,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抗蟲害與自然災害能力,只有這樣,才可提高種植的成活率,為后續管理工作提供諸多便利。對此,林業企業應將苗木基地建設納入造林重點工作中,在基地中研究優良種樹和提高成活率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苗木基地并非單純的育種,不但要擴大育種規模,還應提高苗木質量,培育物美價廉、成活率高的幼苗,這也是苗木基地作用和價值的充分體現。
(二)構建苗圃市場運營機制
在林業營林管理過程中,相關部門可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私人經營或者承包的方式,加快苗圃市場化速度。在經營過程中,采取多樣化經營機制,適當地引入競爭機制,使苗圃經營更加靈活多變。在經營時還可與承包方簽訂回收協議,明確獎懲內容,根據等級確定苗木價格,激發承包商的熱情,提高整個苗圃的經濟效益。對林業營林重新定位,明確營林工作在林業發展中的地位,轉變思路,深刻而清楚地認識到營林工作的重要性與積極作用;立足于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滿足營林生產的基本要求,使造林品質得到保障。
(三)優化種苗,提高營林生產效益
為了可以有效提升營林生產的效益,就需要對營林生產的質量與能力進行優化,其目的是確保在有限的營林土地中提升樹苗的存活率。根據以往的營林生產管理情況來看,蟲災以及自然災害是阻礙林業生產發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優化樹苗,提升樹苗的存活率是營林生產效益提高的重要方式。因此,就需要相關的工作人員可以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選擇合適的樹苗,并在后續的培育和養護中加強病蟲害的防御,以此來促進林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四)強化森林撫育管理
撫育管理對森林可持續發展的意義重大。近年來,我國對森林撫育工作加強重視,并將其納入森林管理的重點工作之中,要求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強化森林撫育管理,將撫育工作落到實處。對此,應聘請專家學者進行技術指導,提高工作者的專業技能水平,還要構建科學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各項工作能夠按流程開展;加大撫育管理的資金投入,派遣專人負責資金管理,嚴禁亂用、挪用、占用等現象發生,務必確保??顚S?,做到公平公正;進行合理地施肥管理,氮、磷、鉀相互配合,并與澆水同步進行;在修剪管理方面,以楊樹為例,根據其生長特點與習性進行修剪,通常樹齡為4年時,修剪高度到1/3處,樹齡為6年時,修剪高度在1/2或者2/3處。
(五)集中化管理營林生產,力爭經濟效益最大化
營林生產管理涉及很多的工作內容,可以通過集中化管理營林生產,來促進其經濟效益的提升,具體措施有:一是根據相關政策制度以及標準對樹苗進行優化;二是以市場為導向,在樹種更新培育過程中,特別是在豐產林的經營中,應加強對市場選取的重視程度,通過對市場需求與價值的綜合分析,選擇最佳的林木品種進行種植與經營;三是利用先進的技術,如信息化、飛機噴灑等方式來提升營林生產管理的質量與效率。
四、結束語
林業造林工作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程,應根據實際情況科學選擇造林方法。在營林過程中,通過注重苗木基地建設、構建苗圃市場運營機制、優化種苗、強化森林撫育管理等方式,培育出更多優質林木,促進我國林業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川.淺談營林技術管理的措施研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9,(20):189.
[2]周楊,高敏.論林業工程營林質量與技術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19,(23):179.
[3]劉鵬亮.關于營林技術的分析與改進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19,(2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