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爾肯·艾合臺木
摘 要:高產創建是提高糧食產量的重要戰略,玉米的高產創建也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在玉米的高產創建中提高栽培技術是各項政策實施的關鍵之處。玉米的栽培技術提高,應做好詳細的規劃布局,對具體的技術關鍵點進行分析,完善發展中的不足之處,確保產量和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玉米;高產創建;栽培技術
玉米作為世界三大糧食作物之一,是國家糧食保障的關鍵,作為很多國家人民的主食,滿足著人們的溫飽需要。玉米在我國的農作物種植中也占有重大的比例,是我國主要的農作物之一,玉米的種植從引進我國后一直受到人們的廣泛重視。在如何提高玉米的產量方面的研究國家一直給予了很大的關注,特別是創建和提升玉米的栽培技術方面,國家有很大的投入,以期能更好地提高玉米的產量,保證國家的糧食生產需求,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
一、對玉米生產產生影響的因素
(一)自然地理環境因素
在自然地理環境中氣候條件的影響是比較重要的一點,因我國的氣候比較多變,受季風的影響比較顯著。播種時間的選擇很大程度要受到氣候的影響。其中降水的保障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播種前需要有充足的水分確保種子的萌發,在玉米成長各個階段中中期是需水量最多的時期,前期與后期需水量相對較少一些,降水量的充分均勻是玉米成長的關鍵。溫度的影響也是很大的,玉米成長中后期如果連續陰雨天陽光照射和溫度得不到保障,或者持續高溫,都將會影響玉米的質量。不同的地勢條件也是影響玉米生長的關鍵,我國總體地勢是西高東低,地貌比較復雜,山地比較多,山地條件有很多因素間接影響著玉米的生長,其中土壤的養分和水分保持是重點,不同的土質條件影響也是一個關鍵點。
(二)技術和政策因素
在農作物種植中,科技的進步也是影響產量的一個重要因素。首先農作物育種方面的科學研究是作物種植的基礎,育種方面的科技工作者應加強玉米品種的選育研究力度,確保滿足栽培技術的需要;其次加強玉米種植的農業機械化水平也是種植工作具體進行的基礎,它能夠提高栽培的效率;在具體的栽培種植中玉米成長所需的土壤條件保持和成長過程中的養護技術的創新研究也是不能或缺的,它直接決定了玉米的質量和最終的產量。除此之外政策扶植也是很重要的通過政策的扶持能增加農民的種植積極性,在技術方面的投入扶持與引進也能更好地促進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
(三)其他因素
農村人口越來越多地向城市轉移,加速了農村人口的老齡化,農村的青壯年勞動力越來越少,生產力大大降低,制約著栽培技術的發展。在栽培技術的宣傳教育科普工作中相關部門的重視程度存在偏差,導致農民的種植水平很難提高。玉米的收購價格很難保障農民的收入,導致農民在種植方面的投入也有限,比如病蟲害雜草相關的治理工作的經費投入、各種土壤肥料和營養成分的投入、農機方面的投入等都得不到保障,這些都制約著玉米高產項目的創建,影響栽培技術的發展。
二、玉米高產創建栽培技術要點
(一)選擇適宜土壤,改善種植環境
在玉米的高產創建中應選擇適宜的種植土壤,并對土壤進行科學的管理,這樣能提高玉米的豐產程度。通常情況下,選擇地勢比較好的平坦肥沃耐旱的土地為最優選擇,在這種土壤上能更好地發揮玉米種子的性能,更方便的實行種植技術,但這種優質的土地還是有限,更多的是中級和次級的地勢條件,但無論哪種地勢的土壤都需要進行科學的管理。在土地的管理上應盡可能保障三年以上的輪作期,以確保土壤的肥力,對害蟲和病菌的生產環境進行破壞,降低其發生率,為玉米的生長提供健康的環境。土壤每年要進行整地,通常選在秋天收獲后,對土地進行翻耕整地,此時應控制好好翻耕的深度,整地可以更好地為第二年的耕種提供更好地土壤條件,促進莊稼的豐收。
(二)選擇優良的玉米品種
在玉米種子的選種工作進行中,首先應確保玉米品種的優質保障,根據不同地區的地理條件選擇不同特性的品種,盡量選擇抗逆性相對較高、耐旱性比較強的品種。在種子的精選過程中應嚴格把控種子的質量,購買時確保種子的純化度,避免雜種和劣質品種的混入,種子的含水量也要進行嚴格地把控,含水量過高的種子應避免選擇,應選擇包衣處理的種子為防止病蟲害可進行二次包衣處理。在進行種植之前,應提前做好發芽率試驗,確保發芽率達標,及時將不合格的種子應及時剔除,種子在播種前可進行適度的晾曬從而促進種子的萌芽率,提高種子的質量。
(三)合理種植
在進行種子的種植時應挑選合適的氣候條件,確保環境的溫濕度和土壤的水分含量正常,以免影響種子的萌發。應對播種的土壤條件有一個充分了解,根據每片土地的詳情,規劃好播種順序,確定不同的播種標準,最好能確保每塊土地的一次性播種。在播種順序上可依據土地具體情況按土壤土質從沙質到黏質,地況從崗地到洼地的順序進行播種;應根據不同種子的品種特性和土壤的具體情況科學合理地確定玉米的栽種密度;播種的深淺度主要根據種子的拱土能力和土壤狀況進行把握。在提高栽種技術方面與傳統的人工播種方式相比,精準的玉米播種機能夠很好地實現播種中具體細節的控制,能夠一次性系統的完成播種各項工序。
(四)科學施肥,重視田間管理
播種之后的科學管理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應明確生長在不同土壤條件下的不同品種玉米的施肥需求,制定相應的施肥計劃,并適時添加玉米成長所需的營養元素,確保不同生長階段的營養補充。玉米的田間管理是比較繁重的工作,特別是雜草的清除,傳統方法通常都是人力進行,現在可應用適量的除草劑進行,玉米成長前期在清除雜草時進行土壤的翻動可促進玉米的生長;另一項重要工作是病蟲害的防治,病蟲害的防治前期應對成長的幼苗進行充分的間苗,清除掉病弱的苗株,避免病蟲害的相互感染,玉米成長中前期后階段和中期階段是防治的關鍵,這一時期應采取相應的手段及時做好病蟲害的綜合防治,目前應用的方法有化學消殺法和天敵生物防治法,其各有優缺點,防治技術應確保經濟安全有效。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玉米的栽培中,積極推行高產創建栽培技術的施行,能很好地保障栽培管理中各項工作的落實,加強栽培過程中的細節管理,促進各項栽培技術的進步發展,從而為玉米的質量提升和高產提供了保障,促進了玉米產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蔣建軍.玉米高產創建栽培技術探析[J].中國農業信息,2017(17):82-83.
[2]尚靜.探析玉米高產創建栽培技術要點[J].農民致富之友,2016(20):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