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晶凡 張華杰
摘 要:城市綠化是社會公益事業,城市里的每個市民都責無旁貸。植樹造林,綠化美化,是每個市民義不容辭的責任。本文就如何推進城市公園綠地冠名認建、認養工作長期有效進行提出幾點意見。
關鍵詞:城市綠化;冠名;認建、認養;意見
綠地冠名認建、認養活動是社會進步和文明向上的具體體現,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需要,也是豐富義務植樹內容和形式的有效途徑。既可以有效地緩解綠地建設養護費不足的矛盾,減輕政府財政負擔,又可以提高市民的綠化意識和環保意識。如何更好地依靠社會力量,推進城市公園綠地認建、認養工作長期有效,有聲有色地廣泛開展,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做大膽嘗試:
一、堅持自愿原則
開展公園綠地冠名認建、認養要通過各企事業單位、個人、社會團體與地方綠化主管部門協商,由自愿要求冠名認建、認養綠地的單位和個人向綠化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對已經建成或準備建設和正在建設的綠地、人文景觀采取冠名認建、認養,并簽訂冠名認建、認養協議,明確雙方責任和權力共同遵守。綠地冠名認建、認養堅持單位、個人自愿的原則,反對強迫命令,強行攤派和形式主義。認建、認養的綠地、樹木不改變綠地的產權性質和所有權關系。綠地和綠化樹木認建、認養是指單位、組織、家庭或個人,按照一定程序通過捐款、捐資或者其他方式進行城市綠地建設、養護的公益性行為。
二、堅持服從管理機制
公園綠地冠名認建、認養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循綠地作業設計及管理辦法,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其冠名認建、認養的綠地內增加建筑物,不得改變綠地性質和功能,并應接受綠化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冠名認建、認養分兩種,一是自行建設,即由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直接負責建設綠地來冠名認建、認養。二是委托建設,即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出資委托園林綠化單位建設,養護綠地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冠名。凡符合冠名認建、認養綠地面積或道路長度要求,綠地冠名,認養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可在綠地內設立標志牌。標志牌的規格、式樣由區園林主管單位統一設計。
三、堅持廣泛宣傳機制
通過電視、報刊、等各種有效形式和途徑,廣泛、深入、細致地開展宣傳工作,宣傳認建、認養活動的深遠意義及認養辦法,積極營造認建、認養綠地社會氛圍,及時報道認建、認養綠地的動態、建養情況、資金使用情況以及優秀典型事例,以典型引路,推動認建、認養綠地工作,提倡和鼓勵行政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個人參與綠地認養活動。公園綠地冠名認建、認養是推進公共參與,體現愛我家園,為發展社會公益事業自覺奉獻的時代新奉上。園林綠化管理部門要切實重視,并認真做好開展綠地認建、認養工作的宣傳發動、組織管理及各項服務工作,使綠地冠名認建、認養活動逐步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
四、認建、認養范圍
認建、認養范圍是北坡有義務植樹任務的單位可在北坡按公園總體規劃,開展冠名認建、認養,其他單位個人和社會團體可在全區范圍內的公園、公共綠地、道路、綠化隔離地區綠地和廣場綠地,重點是精品綠地、街道綠地和社區公共綠地,也可以按綠色陳倉人物開展冠名認建、認養活動。
五、堅持資金管理機制
按照“誰投入、誰受益”“誰建養誰有、合建養共有”的原則,使認養活動多元化籌資、市場化運作。認建、認養費用依據城市綠地養護管理核定標準進行收繳進入財政專項賬戶??顚S茫栏竦刎攧諏徟贫?,財政、審計、紀檢監察等相關部門把好資金使用關。同時要加強苗木價格指導、管理和監督,實行最高限價,確保認建綠化工程順利進行。認建、認養資金必須繳入專用賬戶采取收支兩條線,實行轉款專戶、統籌安排、合理使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擠占和挪用,資金使用情況要定期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六、認建、認養的責任、義務和權利
綠地認建、認養期限一般為1~3,到期后可申請續期,但是最少不得低于一年。單位、團體或個人可認建、認養一塊或多塊綠地,也可以多人認建、認養一塊綠地。提倡和鼓勵學校參與綠地認養認管活動,可以學校或班級、共青團或少先隊集體名義認管,主要以管護、保潔為主。采取委托方式的單位和個人具有相應的監督權力,同時可以獲得相關認建、認養綠地和樹木的資料、認養證書等。認建、認養者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其認養的綠地內擅自增加建筑物、構筑物,不得改變植物配置和園林景點,不得改變綠地性質及進行商業經營行為,不得在樹立的標志牌上標注有商業廣告性質的內容不得私自轉讓認養權。認建、認養者如因人力、財力或其他原因需解除認建、認養協議的,應提前30日向區園林部門提出解除協議申請。對無故不履行協議的,區園林部門可告知當事人終止協議,并另行安排認建、認養者。
總之、城市綠地冠名認建、認養活動是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新延伸、新發展、新內容。旨在提高全民愛綠護綠意識,營造全社會關注綠化、建設綠化、保護綠化的氛圍,共同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宜居環境。充分調動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綠化和生態建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全社會形成人人參與城市綠化、共建綠色家園的良好局面,使寶雞市綠地冠名認建、認養活動逐步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