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芷豪

摘 要:農產品一直以來都是社會發展中最重要的一類產品,其質量安全管理越來越重要。農產品供應鏈的快速發展,給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重點選擇農產品供應鏈管理與質量安全作為實證研究,提出假設模型,采取問卷調查的形式,獲取吉林省農產品企業的相關供應鏈以及質量安全管理數據,作出有效地評估,確定供應鏈管理與質量安全的關系。
關鍵詞:供應鏈管理;質量安全;農產品合作關系
如今正處于我國工業化快速發展時期,人類的生活方式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使得我國的資源嚴重短缺,食品安全問題突出,對農產品供應鏈管理與質量安全關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對供應鏈管理與質量安全的大量研究上發現,對于兩者的關系實證研究很少,大部分只針對供應鏈管理與質量安全進行定性的描述和分析。本文從農產品供應鏈管理與質量安全關系的實證研究出發,提出有效地假設模型,通過研究方法和數據得出促進農產品供應鏈管理行為與質量安全的一種關系。
一、理論背景
(一)農產品的供應鏈合作關系與質量管理
企業在尋求發展的過程中,關鍵是要提升企業的競爭力,最終目標要做好企業的產品或者服務質量。企業的產品以及服務質量是與多方面因素有關的,需要各企業之間相互合作,才能保證產品從生產到消費過程中的質量,滿足顧客的要求。企業之間的良好相互合作就顯得極為重要,加強供應鏈管理是企業良好合作關系的前提。企業之間的相互合作,必須要做到溝通、交流與信任等,才能保證供應鏈成員企業互利共贏,使得最終的產品質量得到提高;這也是與供應鏈合作關系的多維性是相應的,
(二)供應鏈管理行為與質量管理
供應鏈成員之間要想達到目標一致,就要互相之間信息共享、整合資源、緊密合作,該行為也稱為供應鏈管理行為。戴化勇等都提到了供應鏈管理行為對產品質量的影響,只有將供應鏈管理與質量管理緊密聯系,將兩者的行為進行結合,才能有效促進企業之間的管理效率。
(三)質量控制行為與質量管理效率
質量管理是一項長期、復雜、耗費的工作,主要做好產品質量計劃、質量控制行為、產品質量報告等,這與質量管理效率都有著之間或間接的關系,任何一項都能夠對質量管理效率造成影響,所以必須加強質量控制行為。張敏等在對實證進行研究中發現,質量控制行為與質量管理效率存在很大的關系。
二、假設模型
針對以上研究背景,我們得出農產品供應鏈管理與質量安全之間的假設模型。質量安全管理效率受到供應鏈的合作關系正向影響;受到供應鏈管理行為的正向影響;受到質量安全控制行為的正向影響。供應鏈合作關系對供應鏈管理行為以及質量安全控制行為有正向影響作用;供應鏈管理行為對質量安全控制行為有著正向的影響作用。見圖1,整個模型框架代表了供應鏈管理行為、供應鏈合作關系、質量安全控制行為以及質量安全管理效率之間的關系,箭頭表示合作具有正向影響作用。該假設模型框架是在大量的實證研究基礎上搭建的,這些關系具有可靠的價值。
三、研究方法以及樣本采集
(一)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方法采用的是結構方程模型(StructuralEquationModeling,SEM),相對于社會科學研究中傳統的多元回歸模型而言,這是一種非常好的處理方法。該種方法在處理經濟、市場以及管理等領域具有非常突出的優勢,可以同時處理多個原因與結果之間的關系。而在研究質量安全控制行為和供應鏈管理行為中往往會有誤差,只用單一變量進行測量并不準確,SEM研究法自變量和因變量可以被允許存在誤差。研究中所提出的理論模型涉及潛變量以及外項指標,而SEM研究方法可以有效地界定潛變量,并有效評估外項指標的信度。
(二)樣本采集
本研究采取的樣本采集是問卷調查的形式,主要依托政府部門向農產品等企業發放調查問卷。首先進行國內外的文獻分析,得出相應的結論;再與專業的農產品研究人員進行探討,確定調查問卷的可行性,最終形成設計好的調查問卷。問卷調查對象為吉林省豬肉以及蔬菜加工企業,對吉林省豬肉以及蔬菜加工企業的供應鏈管理和質量控制關系進行分析。所有被調查的對象企業均符合研究要求,營業時間均超過2年。樣品采集采取評分標準制,滿分為5分制,1分表示根本不同意,2分表示基本不同意,3分表示中等,4分表示基本同意,5分表示非常同意。
(三)模型擬合結果分析
(GFI)擬合優度指數:其樣本中有5個及以上指標值在0.8~0.9則表明擬合度是可以接受;指標值高于0.9則表明擬合度高。
(RMSEA)擬合優度指數:其指標在為0~1,樣本指標低于0.05則表明擬合效果好;若樣本指標越接近0則表明擬合效果越好。
本研究假設模型擬合優度:GFI=0.9,RMSEA=0.045。
四、結論和建議
農產品企業之間的良好合作關系,將會有效促進農產品供應鏈管理行為以及供應鏈管理效率,這是一種信任關系,同時也是一種需求關系。只有很好地將農產品企業之間互相建立更好地合作關系,才能保證供應鏈管理的績效。企業之間的信息溝通,資源整合以及客戶需求等都建立于企業的良好合作基礎之上。農產品屬于一種成本較大的產品,農產品企業之間不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必然導致產品質量的錯誤評價,增加了農產品企業的風險。一種可信任的產品,是農產品企業良好合作的前提,各企業之間應注重農產品的質量,才能保證相互之間的利益,通過利益使得企業之間進行更好地合作。
農產品供應鏈管理是多維的,有效地將企業的信息、資源、價值進行整合和管理,做好農產品供應鏈的管理,是保證農產品質量控制的關鍵,具有正向的指導性作用。合作的農產品企業,可在農產品供應鏈上進行信息共享、整合流程,及時與客戶進行響應,有效地把握產品的質量安全。農產品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農產品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將會替代產品與產品之間的競爭,農產品企業要想謀發展,就需要把控農產品質量,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將農產品的上游產品以及下游產品進行聯系,搭建一個完整的供應鏈關系,確保農產品從生產到消費的質量安全。
參考文獻:
[1]戴化勇.農產品供應鏈管理與質量安全關系的實證研究[C]//中國中部商業經濟論壇.2007.
[2]張敏,房鑫海,董敏,etal.供應鏈關系質量、供應鏈管理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影響——基于廣東省樣本企業的實證分析[J].農業經濟與管理,2013(01):31-43.
[3]徐靜,姚冠新,周正嵩,等.質量承諾對農產品供應鏈企業財務績效影響的實證研究[J].工業工程與管理,2015,v.20;No.113(04):127-133.
[4]劉全喜.基于供應鏈管理的湖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策略研究[J].企業家天地(下旬刊),2013(1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