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博
摘 要 改革后,在我國社會高速發展的影響下,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不斷進步,其中,傳統的施工導流圍堰技術的透水率偏高,為此文章提出了在水電施工中的新式應用方法。該方法參考水域基本概況,根據洪峰期、退水期水文特征,分析洪水基本規律;通過施工導流技術設計明渠和管道渠,控制泄水量;計算圍堰軸線長度,根據參數聯合分布狀態建立圍堰,形成安全施工區域。實驗結果表明,與傳統技術應用相比,在新式研究技術應用下的透水率低于標準范圍。
關鍵詞 水文概況;施工導流;圍堰技術;透水率
引言
社會經濟發展離不開國家水電建設,通過這些水利水電設施,實現了集中發電、水源調配,保證城市平穩發展。由于項目臨近水域,當梅雨季節來臨,或產生大量降水時,對于水利水電施工的排水狀況要求極為嚴格。傳統的技術應用方法雖然可以有效排水泄洪,但當降水量極大時,施工場地透水率偏高。針對這一問題,著重分析影響參數的分布特征,研究新的技術應用方法。
1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導流以及圍堰技術概述
(1)施工導流技術。施工導流被應用在活水河道中,進行水利工程施工時,為了創造一個干地的施工條件,在前期需要使用圍堰維護基坑,使河道內的活水通過預定的方式避過施工場地,流向下游的施工工程。施工導流是修筑閘壩中不可缺少的工程措施,選定導流方案關系到整個工程的施工。其在應用過程中,大多適用于河床比較狹窄,即坑面積不大,河道水流速度比較大,覆蓋層面比較厚,而且難于修建縱向圍堰的施工場地。施工導流是水利施工過程中的核心環節,通過科學合理的施工導流,可以最大化地減少建筑工程對水利水電工程帶來的影響。同時,圍堰導流還涉及水利水電施工項目的工期以及施工質量等要素[1]。
(2)圍堰技術。在修建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的過程中,圍堰施工技術是核心技術之一,在項目施工之初,施工單位需要搭建臨時圍護工程,在此基礎上完成整體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的建設。根據圍堰技術在水利工程中的施工來看,其分為多個類型,不同的圍堰類型對應不同的施工條件。通常來說,圍堰類型主要包括鋼筋混凝土圍堰、鋼板樁圍堰、土石圍堰等。在施工過程中,水利工程施工技術人員需要根據施工環境中場地的水深、速度以及河床的滲水能力以及基坑的土質和河床的材料等判斷使用哪一種圍堰技術。
在水利水電工程中,鋼筋混凝土圍堰及鋼板樁圍堰使用較為廣泛。土石圍堰主要是借助其結構自身的重力維持圍堰的安全性,主要應用于水深不超過2m,水流速度不超過0.5m/s的淺灘區域。因為砂石土質強度不高,土石圍堰很可能發生塌方等事故。因此,選擇使用哪一種圍堰技術還應當針對工程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由許多互相連接的單體所構成,每個單體由許多鋼板樁組成,單體中間用土填實。圍堰所圍護的范圍很大,不能用支撐支持堰壁,因此,每個單體都能獨自抵抗傾覆、滑動和防止連鎖處的拉裂。鋼板樁圍堰主要應用與深水區域和一些水流速度比較大的黏性土和碎石土等河床比較堅硬的區域,其防水性較好,整體結構的硬度較強。
2施工導流及圍堰技術在水利水電施工中的應用
(1)水利工程施工導流技術應用。水利工程施工導流技術是為了解決因河流經過對工程帶來的影響,若不能及時的解決會導致施工停滯延誤工期,因此,這就需要合理制定導流方案,保證導流方案的科學、合理,從而保證水利工程建設質量和周期。但在施工中水利工程所面對的施工環境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這還需相關人員選擇針對性的技術方案,也就是導流方案,具體來說可以分為以下。
壩址對導流方案有著重要意義,因此,在選擇導流方案時,先要明確壩質,只有這樣才會保證導流施工工作的質量。那么這就需要相關人員進行實地勘察,了解掌握所建工程的實際條件、水文狀況、地形地勢等,再結合水能指標、施工難度、工期要求等進行導流的施工設計,為以后的工作夯實基礎。第二:科學編制導流施工計劃,在進行導流工作的施工時,很有可能會遇到一些突發事件,因此,這就需要在確定好設計方案時,再進行細致的研究分析,并結合實際的施工狀況將有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假設,提前做好應急方案[2]。
(2)圍堰平面布置。平面設置問題是水利水電導流圍堰施工的核心。施工管理人員在圍堰施工的平面布置中,應合理布置排水設施和交通運輸通道等設施,并與基坑的坡度和保持最小30m的距離。
(3)安全生產和安全度汛的保障措施。在水利工程施工的建設中除了通過引流和圍堰技術來保證水利工程的建設質量和后期的適用,還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科學合理的防汛組織結構和管理制度,以此來約束管理防汛工作的開展。如在實際的工作中可組建一批專業的防汛小組,由水利工程項目經理部為主導,以項目經理為主導帶領防汛工作的開展,同時還可以將項目經理為項目組組長,負責所有防汛工作的管理,并通過各種管理手段來提高工作人員對防汛工作的重視度,除此之外,還可以組織一批人員對防汛工作進行二十四小時的監督,并和氣象部門建立良好的協作,保證隨著天氣的變化而提前做好應對方案。同時,還要建立相關制度,保證在出現應急狀況時所有工作人員都能各司其職,聽從安排,以便發生汛情時積極搶險[3]。
3結束語
施工導流和圍堰技術,是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施工項目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此次提出的技術應用,著重分析了傳統應用方法中透水率過高的問題。利用關聯函數等數學理論,結合分析模型,量級劃分洪水各特征指標值,細致化研究影響水流的因素,制定合理的圍堰結構框架,實現明渠和管道渠的雙向泄洪。此次研究,解決了傳統技術應用中,圍堰結構的穩定狀況,提升了與土地接觸端面的契合完整度。但此次研究是在二維模式下展開的,在調整導流渠寬度、深度,調整圍堰結構方面,可能會產生重復操作,今后要向三維虛擬模式下改進。
參考文獻
[1] 程伊彪,都恩伯.用于文物老橋水中墩基礎維修加固的圍堰施工技術[J].橋梁建設,2019,49(3):102-107.
[2] 嚴俊,溫彥鋒,璩愛玉,等.深厚覆蓋層上高土石壩防滲墻裂縫滲流分析模型及應用研究[J].水力發電,2017,43(9):39-44.
[3] 賀躍賓,唐永福,張林,等.明挖地下隧道下穿河流施工技術[J].建筑技術,2017,48(6):65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