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蓮
摘 要:大學校園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學習與休息的場所,好的校園環境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更有利于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文章通過對安徽工程大學校園景觀設計進行探討,分析大學校園景觀設計的發展趨勢,以期促進我國大學校園景觀設計的發展。
關鍵詞:大學校園;景觀設計;發展趨勢
大學校園景觀的設計,是人文環境與自然環境的相互融合,在環境上給師生一個良好的學習、工作的場所,在氛圍的營造上,讓師生可以受到校園景觀的熏陶,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大學校園景觀的設計在功能和審美上要同時滿足人們的需求,校園的景觀不僅讓師生可以欣賞四季之景,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善小范圍內的氣候和環境。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大學校園都進行改建和擴建。人們對校園景觀的設計越來越重視,因此,現如今的大學校園景觀的設計體系也需不斷完善,以期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需求。
一、安徽工程大學校園現狀
安徽工程大學坐落于安徽省蕪湖市,學校位于鳩江區北京中路,交通便利,距離火車站、萬達廣場、神山公園和蕪湖市博物館等都非常近,便于師生開展娛樂休閑活動。校園規劃總用地面積83.38公頃,校舍建筑總面積50余萬平方米,學校綜合容積率0.95,綠地率為42.4%。學校空間布局上以鳩江北路為界,分為東、西兩大區域,校園西北方向有一大面積水域,從該水域延伸一條水帶,連接學校的各個區域,使整個校園景觀在水的帶動下更具生動性。該校園景觀是由建筑、廣場、水體、雕塑、道路、公共設施等組合而成的,空間布局上分為教學區、生活區和休閑區,學校的景觀大致可以概括為“一心二湖三軸”。
二、安徽工程大學校園景觀概況與現存的問題
(一)校園景觀的概況
安徽工程大學校園景觀設計中“一心”指的是綜合實驗樓前的中心水景,此水景是該校園的核心景觀區,區域內有大面積的水域、景觀小品等。重點強調的是中心廣場的源泉雕塑,它的設計采用外圓內方的造型,以動靜相結合的表現手法,設計了泉水噴涌的景象。雕塑運用了三種不同的材質,分別是石材、紫銅和不銹鋼,這三種材質代表古代、現代和未來。校園東、西有兩個自然的湖泊,使學校景觀在水的帶動下成為一個整體連貫的校園環境。“三軸”分別指的是學校東、西、中三個大門為軸的景觀軸線,使整個校園的景觀層次分明,條理清晰。
(二)校園景觀現存的問題
1.建筑景觀缺少特色
建筑景觀在校園景觀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它是一個高校形象最為直觀的代表。建筑景觀是學校師生的活動場所,它的設計應以師生的需求為設計理念,好的建筑景觀可以給師生的活動帶來便利,也是高校歷史和文化內涵的又一體現。安徽工程大學校園內的學院建筑大多都是幾何造型,僅從學院建筑的外形上很難分辨出是什么學院,學院的建筑千篇一律,在視覺上讓人感到疲倦,也不利于該校開展特色辦學。該校的辦學特色是以工科為主,多學科發展,而該校的建筑景觀設計因缺少特色,無法體現出學校的特色和歷史感。
2.植物景觀缺少層次
植物在景觀的設計中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以生動的形態特征、絢麗多彩的色彩變化和區域內的其他自然景觀相互交織,形成了動態的植物景觀。安徽工程大學校園內的景觀植物在品種的栽種和設計上還有所欠缺,校園內的植物因品種過少,設計不合理,無法讓師生們很直觀地感受校園內四季的景觀之美。植物在校園景觀中不僅發揮了實用作用,可以有效地減少噪音、改善小范圍的氣候,凈化空氣、美化環境,營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意境等,同時,它更是一個高校歷史文化的延續。人們常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校園的植物景觀也記錄著每個學校的成長歷史,所以要重視校園植物景觀的設計,發揮好植物景觀在校園景觀中的作用。
3.廣場景觀缺乏安全性
校園廣場的設計是為了滿足師生們的戶外活動而設計的,它可以為師生們提供休閑的娛樂場,也可以為學生們提供戶外富有意境的學習場所,其表現形式多樣,是多功能的戶外活動空間,而安全性是它設計最基本的硬性要求。安徽工程大學內有一小型廣場景觀的設計存在安全性、美觀性、實用性等問題。廣場景觀內一些樹池和道路的鋪裝設計很不合理,樹池的造型是帶有尖角的多邊形,地面鋪裝也是不防滑的大理石,校園內的學生在經過該廣場時,如有打鬧又或者不小心摔倒在此,可能導致嚴重的后果,安全隱患沒有解決。而景觀的設計最基本的要求是安全性要得到保障,其次是它的審美性和功能性的需求等都不可忽視。
4.道路景觀設計不合理
道路是連接各個場所的紐帶,合理的道路景觀給人們帶來很大的便利。安徽工程大學校園內的道路系統設計存在一定的問題,致使校園內出現了亂停亂放的停車現象,每當上下課的高峰時期,校園道路異常擁擠。校園內的道路排水系統也需要改善,每當大雨或者連續的雨天,校內道路多處積水,學生們難以通行,因此學生們又稱安徽工程大學為“安徽海洋工程大學”。
5.景觀小品設置不實用
安徽工程大學校園內的景觀小品主要包括座椅、燈具、花架、亭榭、雕塑等。此次主要討論的是校園內的座椅設置。校內座椅材質的設計非常不合理,如中心湖水旁的一些供人休息的座椅,使用的材料是木質或水泥,木質的座椅經過風吹日曬,破損比較嚴重,不便于人們的休息,而水泥材質的座椅,質地太過堅硬,溫度過低也不適合使用。校園內的亭榭,如一食堂前面的花架亭,它的位置太過偏僻,設計沒有新意,很少有師生會來此處停留。
三、大學校園景觀的更新與提升
時代在不斷發展,人們的審美也在不斷提高,校園的景觀也需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更新與提升。一般而言,景觀設計的更新時間為5至10年,因此校園環境也需要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以創新性的發展,以期滿足人們不斷發展的需求。
大學校園景觀的更新與提升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的景觀設計來進行:植物、建筑、水體、廣場、道路、景觀小品和校門等。更為具體的設計方法如道路鋪裝的安全性與多樣化、綠植種植的層次化、學院建筑的特色化等。現如今,安徽工程大學校園的道路和廣場的鋪裝樣式太過單一,增加有創意的鋪裝也可自成為校園的一景,并且校園內的綠植層次化種植,可以發展成為校園的特色景觀,也是一種校園歷史文化的延續與傳承;而將趨同的學院建筑賦予特色化設計,可以讓人們在外觀上形成最直觀的感受,讓人們知道是什么學院,突顯高校的辦學特色,無形中起到一定的正面宣傳作用。
由以上分析可以歸納出:校園景觀設計首先應該是具有安全性的不危害人們安全的設計,滿足人們的功能性和審美性的需求。其次要考慮所做校園內景觀設計的周圍環境,如上文所提到小廣場的設計,它的左側有宿舍樓,在綠植的設計上要控制樹木的高度和密度以保證周圍所住學生的視野范圍,樹木不應過高或太過密集而阻擋學生們的視線,讓學生也可觀看遠處的風景。最后也要綜合考慮人們的心理因素和活動習慣,如供人休息的地方,可以利用樹木的遮擋來形成一個相對比較私密的半包圍空間,給人心理上的安全感等。
四、大學校園景觀設計的發展趨勢
(一)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在景觀設計中,始終要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好的景觀設計是為人們提供便利的同時帶來視覺藝術上的享受。校園景觀的設計要以師生們的需求為設計原則。當下,一些高校的景觀設計重點在它的實用性上,導致景觀設計往往缺乏生動性和內涵意義。隨著校園規模的不斷擴大,很多高校校園的景觀設計趨同。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是安全、生動而富有內涵的設計,該設計理念包含方方面面,要切實考慮到師生的需求,將地方特色文化,高校的歷史文化、校風、校訓和辦學特色相融合,無形中讓學生受到這種文化氛圍的熏陶,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達到校園景觀對學生們的教育功能。
(二)建造富有特色的建筑景觀
學院建筑是一個大學校園的物質文化的載體,近年來有很多高校都在改建、擴建,在同一個城市又或者是不同的城市建立了不同的新校區。這些新校區在建造之初,考慮其使用功能而審美功能上沒有達到很好的效果,校園內各個學院建筑大同小異,甚至一模一樣,各學院建筑沒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不利于整個校園歷史文化氛圍的營造。大學是人才培養的搖籃,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至關重要,它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背景、深厚的文化底蘊。建造富有特色的學院建筑,可以發揮校園景觀對學生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而富有特色的學院建筑不僅可以延緩建筑更新換代的時間,也可以成為經典而受到人們的喜愛,還有利于打造集人文與旅游為一體的校園景觀環境。現今,我國就有一些設計很成功的校園景觀已成為城市的著名旅游景區,其不僅可以為當地的旅游事業做出貢獻,也可以為該高校起到更加生動的宣傳作用,讓人們在游覽的同時,感受到高校悠久的歷史與延綿不絕的文化。
(三)發展生態環保的校園景觀
科技飛速發展,人類的文明也在快速進步,這一切進步的背后也帶來了諸多的環境問題。這些環境問題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不是哪一個國家的問題,而是全世界人民都要迫切解決的問題。在國家大力倡導生態文明建設和環保發展的背景下,如果將生態環保的校園景觀設計與各高校的辦學特色、辦學理念相結合,不僅讓廣大師生們可以在校園內就輕松地切實感受到生態環保的實際益處,也可以在一個積極向上的氛圍環境下,為社會培養并輸送更加優質的綜合性人才,為社會的建設添磚加瓦。
五、結語
現今,很多高校的校園景觀設計存在諸多問題,校園景觀設計中歷史文化與文化內涵的缺失,是很多高校校園設計中都存在的問題。一個好的校園景觀設計,往往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打造富有特色的建筑景觀和生態環保的校園環境,它會對學生綜合素質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學生受到校園景觀的各種熏陶,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參考文獻:
[1]黃習偉.藝術景觀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設計研究[D].重慶大學,2018.
[2]李陽.綠色生態設計理念對高校環境設計的影響分析[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8(4).
[3]劉稷.景觀植物在校園設計中的運用探析[J].戲劇之家,2020(7).
[4]張瑋,蘇靜,王慧.植物景觀意境在高校校園中的應用[J].吉林農業,2019(22).
作者單位:
安徽工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