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輔導員對于學生的發展意義重大。師生之間良好的溝通和傳播對于師生關系的建立和維護都具有重要意義。傳播學中的符號注重對學生的精神影響,促進學生工作的開展,教育學生配合引導,而這正是教育工作者所忽視的地方。以傳播學為導向,加強多種學科間的交流和融合,即教育學可以借鑒傳播學中符號溝通原則來達到教育引導學生的目的。通過傳播學符號溝通思維的形成,為輔導員與學生在溝通中提供更多思考方向。
關鍵詞:人際傳播;語言符號;非語言符號
輔導員要學會用信息的傳播和溝通來維系良好的師生關系。信息傳播是以物質為基礎的符號表現。
一、傳播學中符號界定
郭慶光認為,凡是能夠指代或者表述某一事物標志的東西都可以稱為符號。符號學派把傳播視為“意義的表述”,并重視人對客觀事物進行闡釋時符號化的結果。社會符號的交流背后就是人的精神交流,即意義。人們日常使用的符號有語言符號和非語言符號。
二、輔導員借助語言符號達到溝通效果
輔導員在日常學生工作中,要優先發揮語言符號的教育作用。
(一)恰到好處地使用鼓勵性語言符號
教師對同學的期待或暗示會影響學生的態度和行為,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自我教育、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
1、大一新生的個人教育重點。輔導員可以多使用鼓勵性話語并點明對學生的期望,幫助他們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前景教育。為學生就業計,輔導員要鼓勵學生多參加社團活動,以豐富其業余生活,拓展其綜合能力。生活習慣。輔導員要鼓勵大家盡快調整狀態,適應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不虛度光陰,過好每一天。情感溝通。輔導員要及時發現學生的成長,真誠贊美,良好祝愿,讓學生感受到被關注,持續發展。若是學生拒絕成長,輔導員要曉之以理,鼓勵他們用毅力跳出舒適區,并激發學生更多的潛能。
2、大一新生的群體教育。主動辨別學生性格。進班、進寢時,輔導員要發現年級中的學生性格分布,如,輔導員要多鼓勵那些性格內向,不善言辭的孩子多多發聲,體會班集體溫情、激情和熱情。設置課前演講活動。輔導員可以觀察學生課前演講活動,必要時,輔導員可以親自示范,點明要求,提供指導。建立健康發展檔案。輔導員要對學生心理健康高度重視,應做盡做到一人一檔制度。用制度鞭策學生,用鼓勵性語言符號來肯定學生的進步,發現學生的變化就予以褒獎,并記錄到學生的健康檔案中,讓他們獲得源源不斷的動力。
3、大一新生的團隊活動重點,團體活動是大學生活的一部分。輔導員須重視的團隊活動有:一是運動會訓練項目,如,穿針引線、同舟共濟。二是學院開設的特長課,如,葫蘆絲、鋼琴、剪紙、衍紙等課程。輔導員通過文體活動的開展,幫助大一新生更快融人到集體中,主動成長。
(二)適時使用安慰肯定性語言符號
輔導員要將心比心,有效溝通,因材施教。如,年級中某位學生家庭突遭變故,父母相繼去世,還有年幼弟弟需要撫養。首先,要了解學生情況。輔導員應及時用安慰性語言符號來穩定學生的情緒。其次,要觀察學生的狀態。再次,等學生把悲傷的情緒發泄出來,輔導員要替學生擦擦眼淚。最后,輔導員要用鼓勵性語言來讓學生盡快恢復,如,“凡事都有兩面性,沒有絕對的好事,也不會有絕對的壞事。這個事情對你來說屬于晴天霹靂,但是也是考驗你的一個關鍵時期。應該學會化悲痛為力量。父母雖然不在了,但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你們姐弟倆能好好的生活,同時你父母也肯定希望你能夠照顧好弟弟,所以老師希望你能夠盡快調整狀態,過好當下每一天。這樣他們也能放心。生活上、學習上如果有困難,請你及時給老師說,千萬不要自己一個人扛。無論任何時候請你記得,你身邊還有愛你的老師同學。咱們是一個大家庭,是一家人,老師不希望任何一個人掉隊。自信、樂觀、陽光是我在你身上看到的,我希望你能將其發揚光大?!?/p>
霍桑效應源于美國工廠的一個實驗,經過研究,心理學家最終得出的結是:工人通過發牢騷,把心中不滿表達出來后,反而提升了工作的效率?;羯P獙τ趯W校同樣適用。輔導員遇事,要先讓學生把心中委屈悲傷釋放后,再對其進行教育,學生才能真正接收到你所傳播的符號,實現其教育意義。
(三)用好語言符號的能指與所指
索緒爾認為,任何語言符號都是由能指和所指構成的,能指即意符,一般指代的是表面內容,所指即意指,指代的是能指所表述的對象事物的概念。在對學生進行人際傳播時做好能指、所指的語言符號溝通。輔導員既要讓學生能讀懂字面意思,又要能引領學生理解引申含義。 在給學生強調“三筆字”之粉筆字基本功的訓練時,輔導員講:“師范生每天都要加強粉筆字的練習,是為了將來走上講臺練就過硬的基本功?!鼻安糠值膬热菔悄苤?,指學生要多練粉筆字,后部分的內容是所指,是對能指的引申。整句話目的在于傳遞給學生苦練粉筆字的必要性和價值。
在進行專業發展教育時,輔導員強調:“四年師范專業學習后要拿出競爭優勢,即語言流暢、文字工整、思維連貫、反應敏捷等素養。真正踐行好‘師范二字的深刻內涵,即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大家都要立志做教書育人的好教師?!鼻耙痪湓捠悄苤?,是為學生設計的大學四年的培養目標,也飽含了對學生們的期望。中間一句話是所指,是對‘師范二字的高度凝練。后面一句,把教育效果凝結到學生專業發展上去。
輔導員與學生在人際傳播信息時,一方面要注重語言專業內能指,啟示學生能讀懂字面意思,立足自身境遇,認清形勢;另一方面要注重語言專業外所指,引領學生基于專業局勢,調整發展方向。輔導員須善用師生之間這些語言符號溝通中的期待效應,啟發學生主動學習、創新實踐、持續發展。
(四)將學生的安全需求和肯定性語言符號相結合
馬斯洛曾提出需要層次理論,把人的需要按照初級到高級分為五個層次,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如,年級中有位“學習困難戶”補考后仍有掛科現象,結合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學生現階段想尋求的是安全感,即專業發展的安全。輔導員在與學生交談前就要預先設計好符號溝通的內容,盡量避免其不安的要素。首先,穩定學生情緒。語言符號溝通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情緒情感上放松,使其回歸日常生活中輕松安全的狀態,如,輔導員問他喜歡干什么,就找到學生喜歡的話題,讓學生深入講出來。其次,傾聽學生訴說。前期輔導員應充當聽眾,還要對學生進行肯定,讓學生自信心滿足,情緒高度共鳴,以產生情緒的教育價值。最后,及時因材施教。輔導員要在學生處于興奮狀態時,主動出擊,點石成金,如,“剛才你對于感興趣的東西,講得特別好。老師也希望你能對于下學期的學習有個規劃。你是一個很有發展潛力的男孩。只要你肯努力,就會有希望。我也會定期去班看望你的,你可不要讓我失望哦?!?/p>
輔導員在進行學生教育時,語言符號的運用有一定規律。首先,輔導員要注意氛圍營造。其次,輔導員談話盡量從學生感興趣且沒有難度的內容人手。再次,輔導員應在溝通中多贊美、多肯定,以激發孩子的自信心,強化學生的參與感,激發學生說話的欲望。又次,溝通中要觀察學生的情緒和面部表情變化,引導其穩而不亂的認識自身及其問題關鍵。最后,輔導員要抓住時機,對癥下藥。
三、輔導員巧用非語言符號
(一)把握好語音語調符號
輔導員在和學生進行非語言符號溝通時,說話聲音的大小、語音語速的快慢、語氣的和藹程度等非實質內容,也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溝通效果。針對活潑外向型學生,在對其批評時,輔導員可以適當提高音量、加快語速和嚴肅態度,以權威警示其重視失誤。針對內向喜靜型學生,在對其進行批評教育時,輔導員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語速放慢、語氣溫柔、語音略小,要做到點到為止。作為學生工作者,輔導員的工作要做到張弛有度、有的放矢。
(二)使用好肢體動作符號
非語言符號也包含肢體動作符號。第一,擁抱。輔導員所給予成長中長期缺乏關愛的學生一個信任的擁抱,就能使其感受到久違的愛和關注。第二,手勢。輔導員給予自卑內向學生一個“大拇指”的手勢,能使其信心百倍,斗志昂揚。第三,握手。輔導員給予情緒壓抑低落學生一個握手,可以使其感受到力量和關懷。第四,擊掌。輔導員給予自由散漫學生的一個響亮的擊掌,能使其發掘出自己潛在的契約精神。第五,拍肩。輔導員給予正在發呆走神的學生一個輕拍肩膀,既能委婉提醒,不傷學生的自尊心,又能夠能讓其盡快恢復學習狀態。
輔導員的一些微小動作,就能為學生前行路上帶來無法替代的動力。
(三)應用好面部表情符號
傳播學認為,人的面部表情是一個人喜怒哀樂的直接表現。第一,作為接受者。輔導員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的面部表情來判斷其情緒狀態,從而對其教育引導。第二,作為主動者。輔導員可以利用自己面部表情的變化,去對學生進行提示或暗示。第三,作為學生工作者。輔導員可以用微笑來對進行課前演講的學生表示肯定,也可以微笑來回應學生在課下的問候。即輔導員可以使用面部表情符號來助力學生成長。
(四)利用好眼神符號
傳播學認為,眼神就是一個人的內心世界。輔導員要充分利用自己與學生的眼神交流,讓學生感到被關注,加固師生間的情感基礎,使學生持續向好發展。
四、結語
輔導員在用其語言符號和非語言符號與學生互動時,要不斷完善自己的工作方法,不斷提升自身符號溝通技能,以人性化的方式,去啟發學生成長、成才、成人。
參考文獻:
[1]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2]胡正榮.傳播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3]李麗麗,“霍桑效應”在高校學生管理T作中的創新應用及啟示[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19(4).
[4]鄭清松,“期待效應”在高校學生干部管理中的應用[J]林區教學,2019(4).
[5]楊紅艷.高校輔導員與學生溝通的語言藝術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2019(4).
作者簡介:周楊(1989-),女,河南平頂山人,碩士,助教,專業:戲劇與影視學。
(責任編輯李赫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