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李軍 郭萬軍 銀川英奧特自控股份有限公司
在工業過程控制中,傳統的三閥組是一種由閥體、二個截至閥及一個平衡閥組成,是一種針形閥。
傳統三閥組存在缺陷:差壓表的量程一般很小(0~6kPa),遠低于管道流體壓力,自身過載能力不強,很容易損壞,操作和維護需嚴格按照操作步驟進行,否則會造成設備損壞或大的人身傷害。
一體化組合閥設計,用于組合閥與差變送器配套使用,作用是將正、負壓測量室與引壓點導通或斷開;或將正負壓測量室斷開或導通。[一體化組合閥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專利號ZL2016 1 0725488.3]
組合閥設計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組合閥設計,完全替代傳統的三閥組,組合閥的功能在于兩閥桿連接一體構成三個密封面閥芯三個閥座;四氟墊、填料壓蓋密封結構。
組合閥設計。其特征結構如圖1 所示:
獨特的兩閥桿三個密封面設計:即連接一體閥芯設計:7 半環連接5 閥桿A 與12閥桿B,21 圓柱銷連接12 閥桿B 與13 閥桿C。12 閥桿加工成形閥芯面,13 閥桿C加工成形兩個閥芯面,即:

圖1
獨特的浮動閥座密封設計:此優點在用,裝配都為浮動式,靠加工精度,自找正達到可靠的密封。
11 上閥座本體設計氣孔,設計密封面,安裝在10 閥體內腔,使之與12 閥桿B 加工的密封面,密封可靠。當12 閥桿B 密封面遠離11 上閥座時,IN1 和OUT1 相通。反之當12 閥桿B 密封面接觸11 上閥座時,IN1 和OUT1 截至。
14 下閥座本體設計密封面,安裝在10閥體內腔,與11 上閥座時同軸配合,使之與13 閥桿C 加工的上密封面,密封可靠。當12 閥桿B 密封面遠離11 上閥座時,IN1和OUT1 相通時,帶動13 閥桿C 加工的上密封面與14 下閥座密封,IN2 和OUT2 也相通。反之當12 閥桿B 密封面接觸11 上閥座時,IN1 和OUT1 截至。帶動13 閥桿C 加工的上密封面遠離14 下閥座密封,IN2和OUT2 截至。
獨特的固定閥座調整密封設計:17 底座設計有密封面,與10 閥體通過螺紋連接,17 底座與10 閥體之間有20 密封墊,密封墊其作用通過材料性能的計算,有一定的彈性壓縮量既可靠密封又能調整17 底座與10 閥體尺寸,使13閥桿C 密封面與17底座的密封面密封可靠。
獨特的閥蓋防轉設計:7 閥蓋外形設計為外六方,7 閥蓋與10 閥體通過螺紋連接,7 閥蓋下端面與10 閥體腔之間增加23 密封墊,其密封作用,同時7 閥蓋與11 上閥座同軸浮動連接,7 閥蓋的作用是壓緊11 上閥座使之密封可靠。11上閥座、14 下閥座被7 閥 蓋 壓 入10 閥體內腔,具有一定浮動量,能自找正,在裝配完畢后壓力測試合格后,將25 銷鉚接與10 閥體,防止閥蓋轉動。
獨特的半環連接設計:5 閥桿A 與2 填料壓蓋通過螺紋連接,7 半環連接5 閥桿A與12 閥桿B。1 手柄通過旋轉5 閥桿A 上下移動,同時產生旋轉切向力,如果閥桿采用一體設計,有可能在旋緊過程中,閥桿隨之旋轉,閥座閥芯面就損壞。這種獨特的半環設計,將同一閥桿分為兩體式。7 半環連作用在于在5 閥桿A 旋轉產生軸向力的同時旋轉力予以消除。傳遞給12 閥桿B 只有軸向力,保證了閥座、閥芯密封面不被損壞。
(1)公稱壓力:32MPa;(2)環境溫度:-30℃~+93℃;(3)介質:液體、氣體或蒸汽;(4)介質溫度:-150~150℃;(5)通徑:5mm。
工作原理:
組合閥與差壓表、差壓變送器投入使用程序:
①檢查:檢查手柄能否順時針旋轉,若能順時針旋轉手柄至擰緊狀態,此時閥桿處于最低位置,IN1 →OUT1 和IN2 →OUT2通路切斷,(通常出廠時,工作人員會將組合閥調整至該狀態)。
②排污:打開組合閥上兩個排污閥(逆時針擰動排污閥芯,見圖1),而后逆時針緩慢旋轉手柄1.5~2 圈,聯通IN1 →OUT1和IN2 →OUT2,將導壓管內的空氣或污物從排污口排除掉,關閉二個排污閥。
注意:本操作不允許在高壓、高溫、低溫等危險狀況下操作,以免造成傷害。
③零點校驗:順時針轉動手柄,閥桿下移,聯通OUT1 ?OUT2,繼續順時針轉動手柄至擰緊狀態,閥桿分別與閥座上密封面和底座密封面接觸硬密封,同時切斷IN1 →OUT1 和IN2 →OUT2 通路,此時可進行差壓表和差壓變送器的零點校驗。
④運行:檢查兩個排污閥芯是否處于順時針擰緊狀態,若不是擰緊排污閥芯,逆時針旋轉手柄至擰緊狀態,IN1 →OUT1 和IN2 →OUT2 通 路 聯 通,OUT1 ?OUT2 通路切斷,組合閥與差壓表或差壓變送器投入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