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

王長安老先生是我國籃球元老,曾于1956年被國家體委授予中國第一批國家級裁判稱號,并在1979年被國際籃聯正式授予籃球國際裁判稱號。1978年,王長安來到上海體育學院籃球專業授課并擔任副教授。退休后,他被國際籃聯授予終身榮譽國際裁判。
去年,王老先生90歲壽辰前夕,上海體院教職工一行數人前往老人家中探望。人們或許能從這次見面合影中管窺老先生在籃球道路上走過的傳奇一生。照片中,老先生端坐中間,懷抱鮮花,笑意盈盈;客廳一角,懸掛著一幅書法作品,上書“公正”二字,這是北京籃球協會前主席白金申多年前贈給他的禮物。老先生所穿的暗紅色西裝上衣,是為了這次見面特地換上的。他曾穿著它多次代表國家和學校出國訪問。西裝左胸別著國徽,右胸綴滿獎章。
熟悉王長安的人說,老先生嚴以律己,寬厚待人。據媒體報道,老先生有一次卻為姚明“紅了臉”。當時,年紀尚輕的姚明在國內打球,比賽中遭到不規范的判罰。為此,王長安“生了幾天悶氣”,最后忍不住給籃協寫信,有理有據地細說了判罰規則。籃協欣然采納了他的意見,姚明也為此向他道謝。
王長安把“公正”二字看得最重。他一生吹罰了4000多場比賽,是我國執裁場次數量最多的裁判員,其中包括200多場國際比賽。他曾多次擔任全國和亞洲籃球比賽裁判長,被譽為“天下第一哨”。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國際籃球比賽吹罰難度很大,王長安總是能夠準確、公正地吹罰,受到國內外人士一致好評。
熟悉王長安的人說,老先生嚴以律己,寬厚待人。
王長安曾透露自己有過一次“不公正”的執裁趣事。那次他吹罰的對象是相聲大師侯寶林。那是一場文藝界的籃球友誼賽,“侯老其實不太會打籃球,但他替補上場那一刻,全場3000多名觀眾一齊起立歡呼。”王長安回憶道,一次進攻中,侯寶林拿球后多走了一步,然后投籃入框。按照規則,這應判違例,但他轉念一想,觀眾不是來看打球的,而是來看侯寶林的,“于是我馬上示意,兩分有效,博得全場喝彩”。多年后,王老曾這樣給學生們解釋,“很多東西要根據實際情況決定,裁判需要學會這一點,靈活應對很重要。”
王長安的大兒子王崇東說,父親小時候,經常把母親給他的點心、雞蛋等藏起來,送給籃球場的管理員,為的就是能早一個小時進入球場訓練。對于裁判工作,王長安同樣熱愛,十分鉆研,并且苦練基本功,“裁判也講究手、眼、身、法、步”,腳步要跟得上運動員,眼睛要明察秋毫,判罰手勢要干凈利落。他將基本功的練習融入生活,有媒體曾報道,坐公交車時,王長安要求自己在行駛的車上,用眼神快速捕捉路上行人的動作。
王長安對一場比賽吹罰成功與否如何體現,有自己的鮮明見解。他曾說:“一名優秀的裁判不能自己想著當主角,最好能做‘隱形人,一場比賽下來,讓人感覺不到他的存在,那樣才算成功。”
上世紀70年代,王長安曾在上海彭浦機器廠當工人。在這期間,他被指派訓練上海工人隊。由于訓練方法得當,球隊實力大增。在上海市舉辦的比賽中,王長安的球隊“創造奇跡”,擊敗了那時的上海隊。正是這場比賽,他與上海體育學院結緣。
1978年,王長安來上海體育學院籃球專業教課,擔任副教授。此后,他為中國籃球運動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郁斌、吳敏華、夏春、趙軍等國際級裁判都是他的弟子。王長安經常對他的學生說:“一場比賽的好壞,裁判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我們要熱愛裁判工作,只有真心熱愛,才能成為真正優秀的籃球裁判員。”
走上教師崗位的王長安不僅言傳,更強調身教。他系統學習和研究了裁判理論,在學校開設裁判課,將課堂和球場上的教學相互結合起來,“和學生講課不僅要在課堂上說,也要在球場上講。一定要不斷練習,練習多了,什么情況都遇見了,比賽就基本上不會慌了”。王長安還介紹:“我很喜歡勤學好問的年輕人,吹得不好可能是經驗不夠,但只要想學,哪怕不是籃球專業的,我的裁判課都歡迎!”
王長安眾多弟子之一、《解放日報》體育記者嚴子健透露,自己在上海體育學院讀書時,籃球裁判法課程就是由王老先生教授,“王老師當時擔任學校籃球規則課程的老師,講課非常專業,思路清晰,游刀有余。他在課上告訴我們:學生不一定都要成為裁判,但需要懂得裁判的技巧,不一定要有尖端的籃球技術,但要會吹罰。”
老人家90歲壽辰時,曾對著前來祝壽的弟子、后輩們感慨:“我這一輩子,去過二十多個國家,最喜歡的還是學校。”

在王長安的抽屜里,珍藏著一張照片。照片上,周恩來接見中國男籃,王長安和總理親切握手。每每談起那一幕,他都非常激動。周總理對中國籃球的肯定一直激勵著他,“我是把發展中國籃球運動作為自己的畢生追求”。
王長安青年時期,家里曾想安排他學習財務知識,將來接父親的班,但是他不愿意離開籃球,為此一個人去了香港,為南華隊打球。王崇東回憶:“我父親說,他那時在南華打球是沒有薪水的,對方只提供免費食宿,但是他依然感覺很開心,因為終于能打籃球了。”后來,王長安去了新加坡,邊打球邊吹哨。
海外的籃球經歷順風順水,但在祖國的召喚下,王長安毅然決定于1951年歸國,參軍入伍,進入南京步兵學校當體育教員,后被第三野戰軍邀請任華東軍區籃球隊教練和裁判員,1953年開始擔任八一青年女籃教練和專職籃球裁判員,由此開啟了漫長的籃球裁判生涯。
1985年,王長安被授予新中國體育開拓榮譽獎章和新中國體育貢獻獎。我國首批國際級裁判郭玉佩獲知王長安千古的消息后說:“王先生為中國籃球運動奮斗了一生,奉獻了一生,是我們及后輩的榜樣。愿王先生在天堂安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