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洪波 李占勇 劉賀麗
[摘要] 當前醫療體制改革持續深入,醫院在向社會公眾提供醫療衛生公共服務的同時,還要向市場看齊,通過市場競爭,增強醫院的整體水平和競爭力。在上述背景下,該院將改革理念貫穿醫療工作當中,通過質量管理常態化、貫徹執行規范化、路徑分析效益化、缺陷管理流程化、指標運行正態化、完善機制創新化、專家服務便捷化和持續改進品管化的“八化”改革舉措,加強醫院的內涵型建設和質量效益型建設,提升醫院整體的競爭力和集約化管理水平。
[關鍵詞] 醫院質量管理;“八化”舉措;醫療質量
[Abstract] The current reform of the medical system continues to deepen. While providing medical and public health services to the public, hospitals must also align with the market. Through market competition, the overall level and competitiveness of the hospital can be enhanced. Under the above background, the hospital has integrated the reform concept into the medical work, through the normalization of quality management,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andardization, the benefit of path analysis, the defect management process, the normalization of index operation, the improvement of mechanism innovation, and the convenience of expert services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measures for the "Eight Transformations" of quality control, strengthen the hospital's intensive construction and quality and efficiency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hospital's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and intensive management level.
[Key words] Hospital quality management; "Eight" measures; medical quality
醫療質量是醫院管理的重點和關鍵內容,直接影響醫院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甚至可以說醫院的戰略管理其實就是醫療質量的管理?;颊叩结t院“消費”不計成本,醫療質量是患者的核心利益所在。因此,無論從供給角度,還是從需求角度來看,醫院都需要提升醫療質量。但是從目前醫院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盲目擴張,浪費醫療資源,重規模而不重內涵;過分關注收治患者的數量,而對于救治患者的質量有所忽視,醫療能力和水準停滯不前;忽視公共服務職責,過分追求經濟效益,主體責任感缺失;管理方式粗放,缺乏集約化管理水平低。因此,醫院管理者要清醒地認識到: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加強醫院內涵質量建設,關系到醫院生死存亡,是新時期醫院管理者的歷史使命。
1? 實現“四個轉變”,促進醫院質量管理的策略轉型
1.1? 由規模擴張型轉變為內涵建設型
醫院不在于大而全,要將醫療資源進行集約安排和使用,集中醫療技術力量,緩解醫務人員的工作負荷,從而更加專心地投身在患者疾病,尤其是重大疾病的診治當中來。不能使醫院在老百姓中的口碑形象是“樓蓋的挺高,但大病瞧不了”。
1.2? 由提升數量轉變為提升效益
醫院質量管理的關鍵在于治療疑難雜癥的能力,而這種能力的養成要有疑難雜癥的患者作為支撐。因此要提高收治的患者的水準?!胺N得梧桐樹,飛來金鳳凰”。醫院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將醫療質量作為發展的重中之重,提升治療疑難雜癥的能力和水平,將慢病管理規范與國內先進醫院同質化,通過疑難雜癥患者的錘煉,打造出一支醫療技術精湛的專家團隊。
1.3? 由過分注重經濟效益向增強競爭能力轉變
醫院是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重要執行部門,其擔負著保障老百姓身體健康的重任。因此無論就其承擔的使命和服務的對象,都具有特殊性,不能完全市場化。而有的醫院片面追求經濟利益,而忽視了自身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這最終將使其失去醫院發展的動力和后勁。因此要從人才建設、學科建設、品牌建設等方面著手,提升集約化管理能力,增強醫院競爭能力。
1.4? 由經營粗放向集約化轉變
在市場化條件下,醫院發展要選擇集約化經營的方式,積極控制醫療成本,避免不必要的醫療費用支出。同時要在醫院管理中融入市場化經營的理念,根據自身的優勢和特色拓展業務范圍,開展多元化經營。同時,從服務的深度和廣度入手,拓展延伸服務。
2? 實施“八化”,有效提升醫療質量
2.1? 健全質控體系,質量管理常態化
在積極借鑒醫療質量先進管理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該院實際情況,針對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建立四級醫療質控體系(其由醫院、職能科室、科室、質控專干組成)。質控體系建立要針對性的制定目標,細化各項質控工作的責任,對人員進行分工,并規定例如量化考核、檢查的標準,本著物化、量化、考核的最小原則,打造出一整套醫療質量標準評估體系。在質量控制內容方面,要強化對質量問題的監管,查看是否有改進的措施,以及是否及時,從而形成質量控制的持續改進循環,使質量管理常態化運轉。目前已形成了每月各職能部門通報檢查結果,追蹤整改落實情況,結果與績效考核掛鉤。每月召開質量安全管理會議,通報考核中主要問題,醫院指標運行情況,重點指標各科室排名,末位表態發言等常態化的質量管理局面。
2.2? 完善制度,貫徹執行規范化
以醫院等級評審為契機,以創建三級醫院為切入點,院辦、醫療、護理、院感、藥劑、設備、財務、后勤等多部門積極完善管理制度700余個,通過遠程培訓、邀請專家培訓及現場指導、院科兩級培訓等多渠道、多層級開展規范化培訓,尤其是法律法規、醫德醫風教育、醫療質量管理辦法、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病歷書寫規范、醫患溝通等,全院上下形成了“制度在我心,處處要規范”的良好局面。四級質控部門采取定期與隨機督導檢查相結合,對執行中存在問題的制度,及時反饋及整改。對特殊案例開展全院大討論,以期重點關注,杜絕類似問題出現。對執行中容易反復出現問題的制度,細化執行流程和專項整改措施,如首診負責制,實施了“雙首診負責制”等。
2.3? 管理創新,路徑分析效益化
應用DRG思維,對醫院的績效和醫療服務質量進行妥善的管理。對納入路徑管理的病例,要進行耗材、藥品、檢查檢驗費、手術費、治療費、床位費等綜合核算,降低藥占比、耗材比等可控醫療費用支出,同時避免醫療不足、推諉患者的狀況。以期真正實現政府滿意(節約醫保資金)、患者滿意(節約治療費用)、醫院滿意(提升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的目標。
2.4? 發現問題深剖析,缺陷管理流程化
針對工作中發現問題,進行深度的剖析并制定整改流程,醫務科匯總分析各科室制訂流程情況,好的經驗全院推廣,各科室新增及優化流程圖數量和質量作為科室評先評優的依據。同時將醫療糾紛、患者投訴、非計劃二次手術、輸血不良反應、院內感染、職業暴露等納入不良事件管理,通過不良事件追蹤、討論,制訂或修改流程,不斷優化服務提高質量。解決問題流程化已在全院形成良好的工作習慣。
2.5? 定期分析通報,指標運行正態化
醫院黨委班子成員、醫院行政班子成員、醫院中層干部、團委、婦聯等全員參加,每月召開醫院質量安全委員會會議。在會上,由各職能科室負責人通報監管指標運行情況,針對發現的問題,提出解決的工作思路及整改措施;對運行異常指標,責任到人,嚴查風險因素。在嚴管的同時,加強獎優舉措,通過建立獎懲制度,充分發揮全院干部職工的積極能動性,使醫療工作人員和其他職能人員全身心投入到醫院建設當中來,多措并舉,加大管控力度,確保各項指標運行呈正向發展。
2.6? 補短板,完善機制創新化
針對該院科研能力不足,科研氛圍不濃的情況,該院成立一把手牽頭的管理組織并制定專項管理辦法。加大科研和新技術新項目規范管理和投入力度,設立院長獎勵基金,重點支持各專業開展科研工作;修訂完善科研、新技術新項目及論文管理辦法;邀請上級醫院專家和市科技局領導來院培訓和指導科研工作,為該院開展科技創新提供有力的支持。通過獎勵機制建立,全院形成了科科有項目、人人有創新的良好的科研氛圍。科研能力的提升,促進了醫療人員專業素養的提高,實現了醫療理論與實務的緊密結合,從而更好地促進了醫院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的提高。
2.7? 上聯下通,專家服務便捷化
例如該院與河南省人民醫院等十余家三甲醫院簽訂醫療合作協議,通過現代技術手段實現異地遠程會診、培訓等,并且選派醫務人員外出接受學習,通過上述種種方式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術能力;在2017年6月,該院成功引進國際歐亞科學院“胡大一院士工作站”這樣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頂尖醫療專家,為該地區的患者創造了極好的醫療條件。與此同時,該院醫療技術團隊積極到鄉鎮衛生院進行幫扶,通過開展學術講座、現場指導、大型義診等活動,提高基層診療水平,惠及一方百姓。通過上聯下通,有效提升了群眾的就醫體驗。
2.8? 全員參與,持續改進品管化
廣泛應用PDCA質量管理,將醫院的質量管理工作分為計劃、執行、檢查和處理四個環節,對各項工作進行嚴格把控,在此基礎上,邀請質量管理專家來院培訓指導品管圈工作。以解決問題為出發點,以持續改進為目標,遵循全面質量管理所應遵循的程序步驟,在全院各科室建立數十個品管圈,解決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管理工具在該院廣泛應用,有效提高了全員質量的參與意識,有效提高了應用運行效率、提高了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使醫療質量得到持續改進。
3? 措施得當、成效顯著
通過轉變醫院質量策略,切實落實“八化”措施,使該院整體質量水平顯著提高。在高標準通過“二甲”的基礎上,該院被河南省確定為縣域醫療中心和三級醫院建設項目。在原來普外科、兒科、神經內科、骨科、產科等省市級重點專科基礎上,該院正培育呼吸內科、心血管內科、ICU、麻醉科等為院內重點專科。在創建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創傷中心、危重新生兒和危重孕產婦基礎上,該院已建成MMC,PCCM高標準通過國家驗收,已經完成中毒中心、大出血中心的籌建工作。據統計,醫療糾紛同比下降70%,非計劃再手術率同比下降37%,院內感染率0.26%,平均住院日為8.34 d,次均費用5 473元,病床周轉次數52.4次,基藥比為61.11%,抗菌藥物使用強度27.75DDD,大型檢查陽性率75.9%,危重患者搶救成功率96.6%。
[參考文獻]
[1]? 段然,周青云,王欣怡,等.持續質量改進在醫療質量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醫療裝備,2017,30(18):69-70.
[2]? 蔣良芝,李春燕,于德華.持續提升醫院感染防控工作質量的探索與實踐—以上海市楊浦區中心醫院為例[J].衛生軟科學,2019,33(4):49-54.
[3]? 蘇仁娜.強化病案質量管理助推新醫改政策有效實施[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9,19(22):42-43.
[4]? 葉靜波,王寧.醫療質量管理現狀分析及對策探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4):25-26.
[5]? 盧小環.中醫醫院醫療質量管理現狀及改進策略[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4(3):200-201.
[6]? 郭建民.綜合性醫院醫療質量管理的現狀與應對策略[J].醫療裝備,2017,30(5):52-53.
[7]? 杜風萍.醫療質量管控水平提升策略探析[J].科技資訊,2017,7(36):45-46.
[8]? 于樹軍.關于醫療質量精細化管理的問題及措施探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18):93-94.
[9]? 唐偉革,張家雄,楊陽,等.醫療質量管理工作實踐及發展啟示[J].西南國防醫藥,2017,27(1):91-92.
(收稿日期:2020-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