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也

東京夜景

3月24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與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通話后,宣布了東京奧運會延期的決定,并表示2021年舉辦的奧運會還會以“東京2020”命名,這算是在疫情肆虐之時對日本最好的交代。但是,一方面,東京奧運會延期后,還是會面對諸多的困難;另一方面,執著的日本人一定不會放棄舉辦奧運會。即使困難,需要面對一時的沮喪,日本各界仍會一起努力,實現安倍所說的“希望東京奧運會成為人類戰勝新型冠狀病毒的證明”。
在日本,舉辦2020年奧運會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首先,東京曾經在1964年舉辦過奧運會,再次贏得舉辦權,是日本綜合實力的再次彰顯。特別是在20世紀末金融風暴和2011年大地震之后,日本經歷了近30年的復興之路,期待向世界展示現今的實力。

其次,東京奧運會在日本國內被稱為“復興奧運”,承載著希望之光。尤其是在競爭奧運會舉辦權的過程中,日本代表講述體育的力量,強調體育運動為受到苦難的孩子帶來希望和夢想,是東京能夠戰勝其他城市獲得舉辦權的重要因素。申辦之時,2011年日本大地震和中東地區的戰爭陰霾不散,東京奧申委的“希望”和“力量”帶來感動,世界為之動容。通過舉辦奧運會鼓舞日本的復興,為世界帶來力量,也被理解為東京對世界的承諾。
第三,奧運會公平和平等的價值觀是東京奧運會的重要使命。原定的難民代表團將在雅典奧運會后第二次集結,這是東京奧運會想傳遞給世界的“奧運意義”和“日本態度”。
日本《朝日新聞》評論員增島針對奧運會延期的評論中多次強調了上述三點內容,希望日本社會各界全面和深刻評估奧運會本身的價值,為2021年奧運會的順利開辦而努力。
除了這些概念之外,東京奧運會對日本也有非常現實的意義,尤其是對“觀光立國”戰略下的日本經濟,奧運會帶來的旅游和關聯產業收入都是過去7年中最大的期待。隨著疫情在世界范圍的肆虐,東京奧運會能否順利舉辦成為日本各界討論的熱點。進入3月后,歐洲和美洲疫情加劇,日本日益感受到奧運會不能順利舉辦甚至可能停辦的壓力。
最先做出反應的就是經濟界。3月19日,日本《每日體育》采訪了關西大學名譽教授宮本勝浩。根據他的推算,如果東京奧運會停辦的話,日本的經濟損失將為4兆5151億日元,約合450億美元。這個數字震動極大,接近日本全國GDP的1%,是日本各界均不希望看到的。這也是在奧運會確定延期之前,日經指數持續下跌的原因之一。東京奧運會延期的消息傳出,從3月底起,日經指數開始平穩甚至穩中有升,從3月下旬低于17000點升至4月17日的19812點,迫近疫情肆虐前的日經指數,說明奧運會延期給日本經濟界注入的是信心。
此外,1964年奧運會切實將上面提到的精神和經濟層面的意義結合,使日本政治在國際的影響力、產品在世界市場的知名度、技術在全球的競爭力都得到有效提升。重溫這樣的效果,是安倍和日本政界夢寐以求的。通過奧運會形成持續刺激,讓日本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成為世界焦點,是日本政治和經濟界的追求,也被認為是疫情后日本經濟“V字反彈”的關鍵,各界對此有極高的期待。
日本《朝日新聞》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約73%的受訪民眾支持奧運會延期舉辦。在奧運會舉辦的觀點上,日本各界似乎已經形成了共同的認知,這是國家級的決意,更是日本社會共同的期待。
雖然東京奧運會延期舉辦時間已確定,部分項目的參賽人員或延期方案也已基本確定,但還是面臨著諸多問題。站在現在的時間點上說,這是一種危局,一旦處置不慎,延期的盛會可能再次面臨停辦或再延期的風險,也將造成日本社會的困惑。
首先是疫情的控制程度。4月16日晚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全國進入國家緊急狀態。截止到東京時間4月17日上午10點,根據厚生勞動省發布的數據,日本累計發現的患者共有9167人(不包含鉆石公主號),且人數還在上升。雖然日本已經擁有能夠迅速治愈輕癥患者的藥品“法匹拉韋”,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尚未全面推廣使用。這些問題使得日本的抗疫前景不明。
更嚴重的是一些醫療水平不發達、醫療資源嚴重缺乏的國家,尤其是非洲國家的情況。如果非洲國家因為疫情不能參加,那么完整形態的東京奧運會就無法呈現。根據《日本商務新聞》評論員臼北信行的評論,舉辦奧運會存在新一輪傳染的可能性,由此為日本帶來第二波甚至第三波疫情。疫情的未知性不僅考驗了國際合作抗擊疫情的協調程度,也為舉行東京奧運會出了難題。名城大學外語學部副教授鈴村裕輔先生認為:“對非洲的支援應是完整奧運會和殘奧會的保障。”
其次,疫情對與奧運會直接相關的觀光和運輸產業沖擊極大,甚至可能影響奧運會接待能力。《東京新聞》發表社論,闡述了疫情導致公交公司、酒店、旅行社等機構倒閉的現狀。據東京商工研究所發表的數據,截止到4月14日,日本全國已經有55家企業進入或完成破產清算流程,其中餐飲和酒店行業占據較大的比例,東京的企業又是其中占比最多的。這說明疫情已經開始動搖東京奧運會的保障能力。多家媒體報道,眾多運營包車的旅游公司開始變賣資產,以求延長生存。
上述情況對奧運會舉辦時的城市接待能力產生了嚴重影響。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2020年3月訪日游客數量同比下降93%,隨著4月日本實行國家緊急狀態,這樣的狀況會進一步加劇,加深對相關產業的負面影響。針對這樣的情況,香川縣旅館生活衛生同業組合理事長三矢昌洋在接受《日本經濟新聞》采訪時說:“現在能做的只有想辦法忍耐。”
第三,奧運會延期舉辦給贊助商帶來困擾。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現在日本國內諸多簽約贊助商均存在合作事宜的進展困惑,包括是否追加贊助經費、奧運會聯名產品的銷售、關聯旅游產品的售后處理等,問題很多。涉及的知名企業包括日本物流行業的龍頭企業大和控股株式會社、能源類頭部企業JXTG控股株式會社、世界知名的豐田汽車株式會社等。東京奧組委如果不能謹慎處理好和這些贊助商的關系,會由此產生其他經濟問題,甚至可能影響奧運會順利舉辦,這也是擺在奧組委面前非常嚴峻的難題。
日本國內也冷靜地認識到危局。“安全性”、“接待保障”和“舉辦支持”這三個極其敏感且重要的問題像三座大山一樣,擺在奧組委面前。再考慮到疫情對全球經貿產業帶來的嚴重負面影響,妥善解決這些問題的前提一定是世界應對病毒的技術提升,或許這些也是日本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解決的。
《東京新聞》評論員森合正范提到,由于奧運會延期,應當慎重考慮如何對待已經取得奧運會出場資格的選手。這涉及已經獲得資格的運動員保持競技狀態和是否有更合適的運動員。另一方面,一些項目預選賽因疫情無法繼續。這些可能影響東京奧運比賽質量的問題,東京奧組委、國際奧委會以及各單項運動聯合會尚未拿出可行的方案。
面對疫情肆虐,日本社會現在的注意力雖然集中在應對病毒和疫情擴散方面,但是奧運會籌備工作仍在持續進行。《日本經濟新聞》報道,從4月8日開始,東京奧組委的大半員工開始在自家辦公,通過視頻會議等方式繼續推進東京奧運會籌備工作。此外,日本政府對各種產業和個人的生存支援也將逐漸到位,這些措施在產業維持方面被寄予厚望。
2021年的東京奧運一定會如期舉辦。衷心希望奧運會作為人類戰勝新型冠狀病毒的證明,在全人類經歷失望和忍耐之后,在夏日的大都市東京再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