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策 王銀山



摘 要:行動導向教學法是職業學校不斷探索的教學模式,本文以新能源汽車定損課程為例,根據實際工作需求,創設相對應的學習情境,融合多種教學方法,探索行動導向在汽車保險與理賠教學中的應用,使學生所學知識更符合汽車保險崗位實際工作需求。
關鍵詞:行動導向;汽車保險與理賠;新能源汽車定損
1 前言
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持續增長,汽車保險市場發展迅速。汽車保險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存在著大量的人才缺口,迫切需要職業學校培養新型人才加入,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加強,新能源汽車在我國得到廣泛應用,新能源汽車保險與理賠實際應用人才出現空缺。然而傳統教學模式下,職業學校在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的教學內容脫離了實際工作需求,培養出的學生不能勝任汽車保險工作崗位。行動導向在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中的應用,解決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問題,使學生滿足工作崗位需求。
2 汽車保險與理賠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汽車保險與理賠是職業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主干課程,實踐應用廣。但是,汽車保險與理賠教學中仍面臨著一些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2.1 新能源汽車保險與理賠教學上存在盲區
隨著新能源汽車進入人們的生活,各大汽車生產廠商和造車新勢力紛紛把企業發展重點轉向新能源汽車。職業學校也相繼開設了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但在汽車保險與理賠教學中卻很少有學校開設相關課程。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汽車保險行業急需懂得新能源汽車保險與理賠知識的新型人才,這要求職業學校增加新能源汽車保險與理賠教學內容,研究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
2.2 教學內容脫離實際工作需求
目前職業學校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主要是以教師講授的傳統教學模式為主。傳統模式下,教師往往只顧強調理論知識,忽視工作需要,學生即便學習了理論知識卻很難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學生進入到工作崗位后再接受崗位培訓,增加了企業用工成本。采用新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學習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中掌握車險崗位工作技能,所學知識滿足崗位需求,是對職業學校的新要求。
3 行動導向教學法的特點
行動導向教學法是根據實際工作需求設計教學情境,以學生為主體,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完成教學活動。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優勢是使教學情境和崗位需求相統一,學生在學習課程內容中掌握相應的崗位技能。
3.1 以實際工作情境為教學內容
行動導向在“雙元制”教學中應用最廣,雙元是指學校和企業。學校傳授理論的知識,企業培養實踐技能。企業教師了解實際工作情境,與學校教師共同設計教學任務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按照實際工作要求檢查評價學習活動,使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基于此,行動導向教學法能更好的將教學內容與實際工作需求相結合。
3.2 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行動導向教學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用教學情境模擬實際工作情境。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是工作中的典型任務,引導學生完成任務。學生自主收集信息,設計工作計劃,實施工作計劃,并以實際工作要求檢查任務完成情況。在整個學習情境中,學生是學習的中心,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引導者。
3.3 融合多種教學方法
行動導向教學法以實際工作情境為依據,衍生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在不同的學習情境下,采用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如需要學生積極參與的學習情境采用角色扮演法;需要學生實際操作的學習情境采用項目教學法等。
4 行動導向在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中的應用
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實踐性強,應用行動導向教學法,能更好的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根據汽車保險行業需求,學校教師和企業教師把教學內容和實際工作情境相結合。將汽車保險公司的實際工作情境分為出單崗、核保崗、查勘崗、定損崗和繕制崗五個典型崗位,每個典型崗位對應若干個典型任務,提煉出每個典型任務的技能點。在汽車保險與理賠教學中,學習情境對應實際工作情境,將汽車保險與理賠設計成出單承保、驗標核保、事故查勘、車輛定損和賠案繕制五個學習情境。每個學習情境下也對應若干個學習任務,根據典型任務的技能點提煉學習任務的知識點,使實際工作和教學內容相統一,如圖1。再依據新能源汽車的結構特點,在學習情境下,增加新能源汽車保險與理賠知識點,彌補新能源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的不足,滿足實際工作需求。
在汽車保險與理賠教學中,教師根據典型任務的特點,設計學習任務中的教學情境,選擇教學方法,向學生布置學習任務,提供資源和指導。學生接受任務,自主收集任務信息,學生分小組制定工作計劃,并按照工作計劃實施任務。任務完成后做好檢查工作,養成良好工作習慣,最后由教師指導評價,如圖2。學習任務與典型工作任務一致,使教學內容和實際工作需求相結合。
5 行動導向下新能源汽車定損課程實現形式
新能源汽車與傳統能源汽車既有相同,又有差異。基于新能源汽車損傷特點,以“求同存異”為原則,在傳統能源汽車定損教學基礎上,增加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電機控制器及高壓線束等定損內容,如表1。按照任務-信息-計劃-實施-檢查-評價的流程,用項目教學法開展新能源汽車定損教學。
5.1 教師布置典型任務
教師根據新能源汽車結構特點,在傳統能源汽車定損任務基礎上,增加以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電機控制器等為典型任務的新能源汽車定損項目。依據實際工作情境,向學生布置新能源汽車定損任務。
5.2 學生自主收集信息
學生在原有知識基礎上,通過學習資料包、圖書室、多媒體教室和精友定損系統等各種收集信息手段,了解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電機控制器及高壓線束等常見損傷,維修標準,配件價格,工時消耗,殘值價值等相關信息,為制定的工作計劃和任務的實施做好準備。
5.3 小組制定工作計劃
根據班級學生特點,合理劃分4人學習小組。在收集完新能源汽車定損相關信息后,小組成員相互交流信息,通過小組討論、頭腦風暴等方式,討論新能源汽車定損流程、方法和注意事項。教師適時的加以引導,最終以小組為單位制定出新能源汽車定損工作計劃。
5.4 新能源汽車定損任務實施
按小組逐一對模擬事故車輛進行定損,確定事故類型,損傷部分,配件損傷程度,修理項目。拍攝定損照片并確定修理項目,根據換修原則確定需要更換的配件,確認殘值價值,填寫新能源事故車輛定損單,完成新能源汽車定損任務。
5.5 新能源汽車定損任務檢查
完成新能源汽車定損任務后,檢查任務完成情況,維修項目及工時確定是否合理,配件名稱及編號是否錄入正確、殘值處理是否合理等。檢查無誤后提交該新能源汽車定損任務。
5.6 全方面評價任務完成情況
學校教師和企業指導教師共同對各小組任務表現和成果進行評閱。教師指出各小組的優勢和不足,填寫教學評價表,對學生遇到的問題講解演示,學生根據教師的指導完善該新能源汽車定損任務和分享經驗,為接受新任務做好準備。
6 結束語
汽車保險市場的蓬勃發展和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增長,要求職業學校培養符合崗位需求的新型人才。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應用,解決了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學內容與實際工作情境相脫離的問題。教師根據新能源汽車結構特點,通過行動導向設計新能源汽車保險與理賠學習任務。學生自主完成任務,既學會了理論知識,又掌握了工作技能,將成為符合行業需求的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劉邦祥,吳全全.德國職業教育行動導向的教學組織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5):51-53+55.
[2] 朱明杰.探討行動導向教學在汽車電控發動機教學中的應用[J].時代汽車,2017(06):45+47.
[3] 陳超.工作過程導向的《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改革與實施[J].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3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