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婷
最近突然get到一個詞:社交卑微型人格。簡單來說就是:別人稍微對你好一點兒你就被感動了,對于他人給的不公平待遇或傷害極易選擇原諒,總是犧牲自己來挽救所有事情,很難去拒絕別人,用委曲求全、艱難討好來維系關系,心里明明知道這樣做不好受卻屢試不爽。本期我們就一起來吐槽這個扎心的話題——社交卑微型人格,是你嗎?
元氣少女:我就是這種卑微型人格,深受此困擾已久,永遠不長記性,別人稍微對我好一點兒就被感動了,然后就會十倍地還回去。當然要是對方惹到了我,即使我已經在心里和她絕交上百次,只要她一開口我就敗了。
西瓜不夠甜:我就沒肚量咯,內心戲也很多,對于任何人,對待任何事情,本寶寶的態度是——決不妥協,決不心軟,決不做個忽略自己感受的憨憨,就是這么霸氣!
乳酸菌是甜的:有次我點外賣,送外賣的小哥超時很久,餓到兩眼發黑的我就暗自決定:等會兒外賣到了一定給五星差評。但外賣小哥送餐到我面前很抱歉地和我一通解釋之后我立馬就心軟了:“沒事兒,沒事兒,晚點兒吃也沒事兒!”突然就成了墻頭草,“真的沒事兒,你送外賣也挺不容易的!”
穿校服的路人甲:我同桌是個特別強勢的女生,和她相處我總是小心翼翼的。有時我倆鬧別扭了讓步的也是我,情緒委屈到變形還是要放下感受去迎合她……其實我也想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又怕她不高興,自我矛盾無限死循環。
大魚海棠:我就是這樣的,如果別人請求我幫忙做一件事,我因為自身原因拒絕了,反而會內疚很久甚至會反思自己“是不是我做錯了”?要不就是對方做了讓我糟心的事,本來氣勢洶洶準備去吵架的,但只要Ta像什么都沒發生一樣和我相處,我的心立馬就軟下來了,對于發生的一切大度地既往不咎,so,每次下定決心狠心一點兒都只是想想而已。
花粥唱民謠:是我本人!心里明明有一肚子氣,可嘴上卻說著“對不起”。總是反復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覺得自己不值得被關心——卑微如我,從來都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要求。
CC同學:我就很容易被感動啊!但或許別人壓根兒沒放在心里。很多時候掏心掏肺對別人好,但在別人心里你就是個可有可無的存在。
海婷的急救包:心理學上,這種人格其實是心理上的一種缺陷:極易感到羞恥感與低價值。這種自卑心理也是一種社交障礙,同時不斷討好別人的狀態其實也是一種低自尊的表現。我們要學會聽從內心的意愿來生活,不愿意時學會理智拒絕。
海婷老師可傳授兩個小技巧給同學們:1. 當你面對做不到的事,可以選擇折中方案;2. 克服討好。如果你覺得直接說“不”會傷害到別人,可以不要立刻答復,給自己時間謹慎思考。3. 別把什么事都怪在自己身上,其實你很好,學會克服自卑心理,不要否定自己的價值,好好愛自己。你要活在你的生活里,而不是別人的期待里,做你喜歡的自己!
編輯/王語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