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勝聰
摘 要:南方地區一直是我國水稻的主要生產地區,這些年來,隨著農業科技的飛速發展,南方地區廣西玉林的水稻種植、管理技術也在不斷提升,水稻每年的產量和品質也在逐漸提升。但由于廣西玉林氣候偏熱,降水量多,給水稻種植和管理技術帶來一定的難題。因此,本文將對水稻的種植技術和中后期田間管理措施進行討論和研究。
關鍵詞:水稻種植;田間管理;措施
米飯是人們生活中的主要食物,而水稻作為主要的糧食作物,在種植的過程中要運用科學的種植技術,以及中后期有效的田間管理技術,去提升水稻的生產量,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特別是要提升我國南方水稻的種植技術,加強中后期田間管理,對促進我國南方糧食生產和農業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關于南方地區水稻相關的種植技術
(一)挑選適合南方地區的稻種
關于南方地區的水稻種植問題,挑選適合的稻種至關重要,一般水稻分為:抗鹽性水稻品種、抗寒性水稻品種、抗堿性水稻品種、抗病害性水稻品種等等。需要挑選適合南方地區氣候和地質特性的稻種,才能讓水稻的生存率更高。在挑選完合適的稻種以后,需要給稻種添加相關的防御病蟲害的藥物,通過攪拌讓藥物和稻種相融合,這樣可以提升水稻后期防御病蟲害的能力。在完成這種工作以后,還需要在陽光充足的天氣晾曬稻種,通過晾曬可以提高稻種的親水性,讓稻種的生命力更頑強。最后,稻種在種植之前,還需進行一次完整的消毒工作,把稻種放入事先準備的水稻浸泡專用液或者含有1%生石灰的冷水里浸泡消毒。
(二)翻整水稻種植地
在水稻種植之前,進行土地翻整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在農業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翻整土地已經走向機械化的形勢,翻整土地分為粗、細、蓋平這三大部分,是可以提升水稻種植地土質的松軟程度的。
(三)水稻的播種環節
在經過水稻種子的選擇以及土地翻整以后,就可以開始水稻的播種環節了,一些水稻種植規模小的農戶可以去進行人工種植,人工種植需要注意每平方米的播種數量,要控制好稻苗之間的距離,更不要出現稻苗之間數量差別較大的情況,要讓每株水稻之間的密度科學合理,這樣有利于水稻中有機物含量的增長,能最大化提升水稻光合作用的轉化率。
(四)澆灌水稻的時間
因為稻苗是一種喜歡在潮濕的環境下生長的植物,但同時它的生長環境也不宜有太多水,不然稻苗根部會透不過氣,因此,在種植以后不要澆灌過多的水。但是在水稻苗逐漸生長壯大的過程之中,它會變得越來越缺水,這時候就需要進行澆灌環節了,除此之外,在抽穗期也需大量的水進行灌注。
二、水稻種植中后期田間管理措施
(一)水層管理
在水稻種植中后期要增強水層管理,對水稻生長的各種特殊情況,比如氣候、地勢、澆灌水質不好等問題,可適量合理地去增加澆灌水量。另外,要對稻田里的水層進行合理地控制,水層需要維持在大約5cm的位置,可以讓稻田的地溫變高,并讓稻田的土質環境具有良好的通透性,改善水稻生長過程中的分蘗效果。除此之外,一些地勢較低的稻田,排水性和土壤環境較差的稻田,要對稻田的淺濕環境進行控制和管理,避免稻田積水嚴重。而在滿足水稻莖數要求以后,需要進行曬田環節;在水稻灌漿的后期,要定時定量的進行淺灌溉和濕灌溉。直到水稻完全成長成熟以后,需要促進水稻根葉的生長效果。
(二)南方水稻的病蟲害防治
在南方地區水稻生長的過程中有一些病蟲害的問題,最常見的有稻瘟病害、紋枯病害、黑條矮縮病害等,其中稻瘟病害存在于水稻生長的所有時期,下面我們來說一說它的防治措施:在選擇水稻品種的時候,需要選擇優質的、符合南方氣候土質、抗稻瘟病害強的雜交水稻品種。在水稻生長的中期,如果看到已經感染上稻瘟的水稻,要及時把感染的水稻苗移除掉,以免感染擴散開來。在后期的時候,農務人員可以用干濕混合的澆灌方式去增強水稻的抗病害防御力,同時也要使用專業的殺蟲藥物防治病蟲害,相關藥物有:多菌靈水溶液、三環唑粉劑等,可使用這類型的藥物對稻瘟水稻進行噴灑。接下來,是有關紋枯病害的治理方法,感染紋枯病害的稻葉子會有橢圓形狀的病斑,緊接著稻葉也會出現枯死現象,關于它的治理方法有:對水稻進行有效有規律的澆灌;中后期給水稻進行多種化肥配比施肥;多觀察水稻的情況,及時處理感染紋枯病害的稻苗,可使用5%的田安農藥混合400倍水對水稻進行噴灑。最后講述黑條矮縮病害的防治方法,這是一種出現在水稻生長的成苗期、分蘗前期、拔節期、成穗期的病毒,通過白背飛虱來傳播,具體防治措施:使用除草劑把水稻周邊的雜草除掉,讓白背飛虱的寄存點減少;使用防蟲網,杜絕白背飛虱靠近稻苗;定期進行土地翻新改種,清除掉已感染病毒的水稻,控制病蟲害的擴散。
(三)水稻后期倒伏、早衰、貪青的預防管理
1.倒伏。倒伏分為兩種:根倒和莖倒,根倒是因為水稻的生長環境在深水中,遇到扎根較淺,發育不良的水稻,遭到刮風下雨的天氣,就會發生倒伏現象。莖倒是因為水稻莖稈的細胞纖維素較少,水稻的莖稈不粗壯,難以承擔上部的重量,導致倒伏的情況發生。關于倒伏預防措施:科學合理地灌水,根據水稻每個生長期對水分的要求不同,實施淺水插秧和寸水分蘗。科學合理地密植,在有利于水稻通風透光的情況下。科學合理施肥,不可以偏施氮肥,增施磷鉀肥,要讓水稻的莖稈變得強壯,減少倒伏的情況。
2.早衰。一些水稻產生早衰的原因是因前期生長過快,加快了水稻根葉的衰亡時間,還有一個原因是后期給水稻斷水過早,氮、磷的施肥工作沒做好,另外土壤的通透性差,也可導致水稻早衰。具體的預防管理:有效進行灌水,可以提升水溫,從齊穗到灌漿期,可以進行淺水澆灌,多澆,給稻田增溫,促進生長。待到乳熟和黃熟之間,需要去間歇的灌水管理,來增強稻田的透氣性。在這期間還需進行合理施肥,使用穗粒肥讓稻葉的光合作用得到增強。
3.貪青。因為低溫、光照強度、光照時間短、氮肥使用不合理、土壤干旱等因素的影響,會讓水稻的生長受到阻礙和推遲,出現貪青的狀況。預防管理:合理地進行灌水工作,預防稻田干旱。科學密植,不要種植過密,影響到水稻的通風和透光狀況。氮肥要根據時間和用量合理地供給,不能過多使用。
三、結束語
水稻一直是我國居民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增強水稻種植技術和中后期田間管理是當下農業發展的重要研究內容。而在南方廣西玉林種植水稻時,農務人員一定要根據南方的天氣和土壤環境去研究種植和田間管理技術,讓南方水稻的產量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王德偉.淺析優化水稻種植技術增強水稻種植效益[J].農業與技術,2019,39(14):143-144.
[2]鐘孟春.優化水稻種植技術提升種植效益對策[J].南方農業,2019,13(12):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