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晶
摘 要:由于具有食用價值、藥用價值以及保健價值,刺五加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青睞。想要提升刺五加的市場需求量,單純依靠野生挖掘已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因此,有必要加強刺五加人工栽培技術(shù)的推廣和運用,不斷提高刺五加的產(chǎn)量。基于此,本文就對刺五加人工栽培技術(shù)展開分析,可供參考。
關(guān)鍵詞:刺五加;人工栽培;技術(shù)策略
一、刺五加生態(tài)特征分析
刺五加具有較強的抗逆性,對氣候沒有過高要求,適合生長在溫帶地區(qū),溫度在10~35℃的環(huán)境下都可種植。選擇土壤肥沃、土質(zhì)疏松的地區(qū)進行種植,有利于促進刺五加的快速生長。同時,刺五加還具有不易發(fā)生病蟲害、成活率高的特性。
二、刺五加生長習性分析
刺五加適宜生長在土壤較為濕潤、腐殖質(zhì)層深厚、微酸性的雜木林下及林緣,生于山地林下及林緣,溝谷、河旁較常見。種植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夾沙土壤中最好。其對氣候要求不嚴,喜溫暖,也能耐寒;喜陽光,又能耐輕微蔭蔽,但是以夏季溫暖濕潤多雨、冬季嚴寒的大陸兼海洋性氣候最佳。刺五加生存能力很強,不需太多的管理且病蟲害發(fā)生也少,容易栽培成活。
三、刺五加人工栽培技術(shù)研究
(一)選種播種
1.選種。根據(jù)刺五加的生態(tài)特點進行科學合理的選種,可以為刺五加栽培效果提供重要保障。通常,刺五加果實的成熟期在九月份,此時,雖然果實已成熟,但種胚發(fā)育還不夠成熟,需要再經(jīng)過一個夏季、一個冬季之后才能萌發(fā)。采摘時,應(yīng)選擇成熟變黑的果實,采摘后,經(jīng)過及時地揉搓、水洗漂出種子。對于當年的種子,在處理時應(yīng)嚴格控制溫度,并運用隔年種子處理方法,提升種子出苗率。
2.種子處理。在種子處理的過程中,首先要將野生果實放在水中浸泡1~2d,通過對果實揉搓去掉皮肉后漂洗撈出。然后將濕細沙均勻拌入種子中,注意控制摻入細沙的重量,一般為種子重量的2~4倍,同時摻入細沙的濕度還應(yīng)滿足手握成團、松開即散的要求。接著將拌好的種子放在木箱中或者編織袋中,放置于溫度20℃的環(huán)境中進行催芽。催芽期間,要定期檢查濕度。90d后,當50%以上的種子出現(xiàn)裂口時改變溫度環(huán)境,將其放入0~3℃的環(huán)境中。
3.播種。在播種前,應(yīng)保證土層深厚且土質(zhì)肥沃,同時將腐熟的農(nóng)家肥施入到土壤當中。進行翻耕、耙細、平整、做床,完成之后澆足底水;采用條播進行播種,播種后及時覆土,覆土厚度控制在2cm,同時覆蓋稻草或松針,為了保持苗床濕潤還需要澆透水;注意在種子裂口率達到75%時再進行播種。
(二)繁殖
1.扦插繁殖。選擇土壤疏松肥沃、地勢平坦、用水方便的地塊扦插育苗。將地塊耙細整平,打好壟,在壟上用鎬或起溝犁蹬出深10~12cm、寬10cm的小溝,在溝內(nèi)灌滿水,待水滲下后平壟,蓋上地膜備用。選取當年發(fā)的幼莖或尚未開花、生長健壯的帶葉枝條,剪成長度約20cm的插條。插條帶回片復(fù)葉,摘去兩側(cè)小葉,只留中部3片小葉;如果中央小葉過大,可以剪去。再將斜面一端放人50mL/kgABT1號生根粉溶液中,藥液深2~3cm,浸泡4~6小時。處理好的插段,按株距10~15cm,斜插入地膜覆蓋的壟中間,頂芽露出地膜1cm左右,上部用土塊壓住,防止起風吹開地膜。扦插育苗最好在4月中下旬。作床扦插時苗床要扣塑料小棚,保水保溫,發(fā)芽早,出芽率高。插床上要覆蓋薄膜,為避免強光直射,可在苗床上再搭簾以遮陰,每天澆1~2次水,并適當通風,扦插后30~40天生根,去掉薄膜,到50~60天便可進行移栽;移栽應(yīng)選陰天或傍晚工作,以帶土移植好。8月以后氣溫降低,易生長不良,故移栽不宜過晚。移植成活的幼株當年不宜定植不方便管理的山地,最好精心培育1年,到第三年再移植于大田。
2.嫩枝扦插。嫩枝扦插應(yīng)選擇當年的半木質(zhì)化嫩枝,對枝條進行修剪,枝條長約為10cm,可留一片復(fù)葉,然后插入到苗床上,搭建遮陽網(wǎng)和適時澆水,以保持苗床的溫度和濕度。也可在大棚中按照合適的行距和株距進行扦插,并注意扦插的角度和深度,提高扦插的成活率。
3.分株繁殖。由于刺五加的根系較為發(fā)達向四周延伸,從而會在其周圍長出一些幼株??稍谠绱杭竟?jié)及時將這些分株挖出后進行挖穴定植,行距為1m×2m。分株繁殖方法的優(yōu)勢在于生長快及成活率高。
(三)田間管理
為保證刺五加栽培效果,還應(yīng)注重刺五加的田間管理。對于采用種子繁殖方法的刺五加,應(yīng)在種子出苗后做好間苗工作,并將田間的雜草清除干凈。在幼苗期間,注意對幼苗進行遮擋,直到小苗木質(zhì)化以后撤去遮擋。同時在移栽后,還要根據(jù)田間情況進行松土除草、澆水、追肥等田間管理,以滿足刺五加的生長需求。應(yīng)對每株生長2年的刺五加進行施肥,施入過磷酸鈣30kg。對霜霉病、葉斑病等刺五加常見病害,可以采用代森錳鋅、多菌靈等藥劑進行防治;對于蟲害可以采用的辛硫磷等進行防治,防治效果良好。
(四)栽培管理
1.地塊選擇。刺五加適應(yīng)性較強,山坡地、疏林地、林緣、陰陽坡、崗臺地、壤土、沙壤土均可栽植。
2.幼苗定植。培育好的幼苗,第二年春4月下旬移栽定植。平地定植,株行距50cm×120cm,每667m2保苗l110株。穴狀栽植,穴深25cm,栽時先埋一半土,澆足水后再把樹苗埋實。做到不傷根,不窩根。疏林地或荒山栽植密度可按lm×lm。
(五)撫育管
1.中耕除草。定植后的樹苗要適時除草松土,壟作園區(qū)要結(jié)合除草中耕2次,保持田間無雜草。
2.修剪整形。隨時剪除枯干枝、衰老枝、病枝、畸形枝,確保樹體長勢健壯,枝繁葉茂。
3.追肥。每年春追施1次腐熟有機肥或復(fù)合肥料,在根際采用放射狀溝施,施肥后蓋好表土。
(六)病蟲害防治
刺五加病蟲害有很少發(fā)生,偶有蚜蟲危害。僅有個別出現(xiàn)立枯病和葉銹病。防治方法:用40%樂果(2000)倍液噴灑,連續(xù)2~3次即可。
(七)采收
人工栽培的刺五加采收時間在3~4年后,對于實生苗,采收時間則會更長。一般8~9月為果實成熟期,采收后要去除其中的雜質(zhì)以及枝梗,然后用麻袋將果實裝起來,在合適的環(huán)境下儲存。如需保留種子,要對種子進行浸泡、揉搓、洗凈、晾干等處理。生長3年后,采取合理地方法將刺五加的根挖出進行售賣。一般情況下,于秋季在距主根20cm的兩個側(cè)面進行挖根,側(cè)根根莖應(yīng)在1cm以上,挖根以后進行洗凈、剝皮、曬干等處理,將根莖切斷為30~40cm進行晾曬,曬干后捆綁保存。
四、結(jié)束語
總之,刺五加具有較大的市場前景,隨著人們保健意識的增強,提高了刺五加的市場需求量,急需科學合理地應(yīng)用刺五加人工栽培技術(shù),不斷提高刺五加的產(chǎn)量。
參考文獻:
[1]王嬌,葛茂苑,孫麗娜.刺五加人工栽培技術(shù)[J].中國農(nóng)業(yè)信息,2016,(11):91-92.
[2]李海山.刺五加人工栽培技術(shù)[J].農(nóng)民致富之友,2015,(18):86.
[3]郎元興.興義市菜用刺五加的露地栽培技術(shù)[J].蔬菜,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