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面臨自主發展權不足、發展受限,行政執法權缺乏、監管乏力,機構設置過度專業化、行政效率難提升,人事管理權分離、工作積極性待提高等現實困境。探究推進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筆者通過對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對改革的目標任務、具體措施、成效及存在問題進行了歸納總結,并結合當前實際,提出了深化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具體發展策略,以期對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行進一步探索。
【關鍵詞】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一、緒論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鎮化步伐的不斷加快,部分鄉鎮呈現良好發展態勢,綜合實力不斷增強。但目前經濟發達的鄉鎮卻仍實行傳統的鄉鎮行政管理體制,“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矛盾越來越突出。為了有效破解經濟發達鎮面臨的權責不一致、運行不順暢等問題,中央作出了開展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的決策部署。中國共產黨十九大報告明確要求“賦予省級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權。”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面臨自主發展權不足、發展受限,行政執法權缺乏、監管乏力,機構設置過度專業化、行政效率難提升,人事管理權分離、工作積極性待提高等現實困境。探究推進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二、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存在問題
(一)職能轉變“滯后”
一是服務理念不強,公共產品供給能力依然薄弱。提供公共服務是地方政府的首要職責。如長江鎮原本公共服務能力就不強,本應通過改革試點,強化公共服務職能,從而滿足村民轉變為市民后的公共服務需求。但目前,長江鎮正處于經濟發展和社會轉型的過程中,在“以GDP為主導的考核體系”這一指揮棒的作用下,長江鎮黨委、政府把戈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資、經濟發展等工作上,將更多的財政支出投入到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等領域,而在轉變職能、改善民生、優化服務環境等方面的舉措顯得乏力、滯后,在民生和公共服務領域方面投入不足。很多經濟發達鎮實際用于公共服務的財力相當有限。
二是治理能力較弱,社會管理的手段依然落后。隨著試點鎮經濟社會的加速發展、人口的快速集聚、利益格局的深入調整、人們意識形態的復雜變化,使得社會管理與經濟社會的發展不相適應的問題日益凸顯。
(二)縱向關系“沖突”
一是財權與事權不匹配。由于權力下放并沒有真正遵循財權與事權相匹配的原則,財政稅收在各級政府之間的分配明顯不夠合理,我國大部分經濟發達鎮現有的財力依然不足,要想充分履行好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的功能、承擔好下放的權力事項,顯得捉襟見肘。二是縣鎮關系不順。如皋市政府按照“能放即放、應放即放”的原則,分批下放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對于條件尚不成熟、暫時不具備承接能力的權力事項,暫緩下放。
(三)組織管理“同構化”
政府承擔的職能決定組織機構的設置。在縱向層級政府之間職權分工不清晰、職能轉變不到位的情況下,“職責同構”是政府間關系的顯著特征,不同層級的政府在職能、職責和機構設置上表現出高度統一、一致,職能趨同化、“上下一般粗”的問題始終得不到很好的解決。
三、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對策建議
(一)重新審視職能定位
1.理清政府與市場、社會的邊界,推動職能歸位
一要強化“有限政府”的理念。把一些不宜由政府直接承擔的社會事務和經濟行為,逐步交由以企業、社會組織為主要載體的社會力量承擔。二要強化“依法執政”的理念。政府權力是一把“雙刃劍”,政府部門法無授權不可為”的要求,牢固樹立“公民至上,法律至上”的法治思想。
2.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一要強化“為民服務”的理念。試點鎮政府要切實轉變“官本位”思想,樹立“為民服務”理念,改變以指令、指示為手段的行政管制行為,改為推動以滿足人民群眾需要為目標的服務型政府建設。二要創新公共服務供給方式。建立“市場化運作、政府委托、合同管理、事后評估”的購買服務體系。
(二)理順縣鎮職權關系
1.明確縣、鎮兩級事權關系
要科學劃定縣、鎮兩級政府的職責邊界,重點理順在市場監管、城鎮規劃、城市建設和管理、安全生產、公共衛生、食品安全、環保監管、水政水務、土地使用、勞動保障、人口和計劃生育等方面的職責關系。縣級政府及部門要繼續加大權力下放力度,杜絕“明放暗不放、放實不放虛”等問題,真正放權于試點鎮。
2.加強縣、鎮政府協商合作
在越來越多的領域,縣鎮兩級共同協商、優勢互補的合作關系將逐步加強。縣級政府在制定相關政策時,應當通過利益引導,尋求試點鎮的支持;在尚未界定明確的跨區域公共事務領域,應當建立縣鎮政府間的協作機制。
(三)科學設置組織結構
1.組建多元化的服務“前臺”
“多元前臺”是指公民與政府具有多種交互的渠道,如政府網站、信息亭、呼叫中心、固定電話、移動電話和一站式服務大廳等。根據經濟發達鎮的實際,要突出抓好便民服務、綜合執法、社會管理“三個平臺”的建設和規范化運行,使其成為服務群眾的直接“窗口”。
2.組建扁平化的管理“后臺”
要按照扁平化管理要求,對試點鎮現有行政事業機構進行整合歸并,設立精干高效的綜合管理機構,作為試點鎮黨委、政府履行職責任務、執行上級決策部署、促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部門。
(四)健全內部運行機制
一是決策機制,變內部運作為公開透明。試點鎮政府與公眾的關系要由“單向”向“互動”轉變,與公眾保持合作管理、雙向互動的關系。同時,要健全行政決策規則。二是責任機制,變權責分離為權責一致。對于涉及多個部門管理的,要確定牽頭部門,建立協作配合機制,分清主要責任和次要責任,防止產生多頭管理、推諉扯皮的現象。
參考文獻:
[1]赫爾穆特·沃爾曼.德國地方政府[M].陳偉、段德敏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37-55.
[2]文森特·奧斯特.美國地方政府[M].井敏、陳幽亂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65-73.
作者簡介:
關昕悅(1983-),河北井陘人,碩士研究生,高級經濟師,石家莊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研究方向: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