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弊端問題逐漸得到顯露,所以為了改善和解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弊端問題,結合柔性管理的合理應用,有助于提高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效率和質量。柔性管理是現代化教育模式的一種,柔性管理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學應用和具體實踐,能夠起到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和完善人格的重要作用。本文對柔性管理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實踐應用進行了探究,旨在全面促進高校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關鍵詞】柔性管理;高校教育管理;具體應用
柔性管理主要特征是充分體現出了人性化,并且結合柔性管理的應用,能夠大力激發學生的內在潛力、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意識,從而有助于促進高校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實現高校教書育人的重要目標。傳統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更傾向于剛性管理,剛性管理模式已經不適合現代化高校教育的實際需求,現代教育明確強調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嚴格遵循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所以柔性管理的興起能夠彌補剛性管理的缺陷和弊端,并充分體現了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意義。
一、柔性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意義
在我國傳統教育中普遍運用的是剛性教育,也就是俗稱的:“棒棍底下出孝子”雖然剛性教育存在一定的弊端,但是也能夠起到震懾和教育學生的作用而柔性教育是在教育發展中逐漸形成和興起的管理方式,充分體現了以生為本的管理理念,人性化是柔性管理最顯著的特點。關于柔性管理的研究和認識主要從人的行為和心理兩個方面進行,然后結合現代化科學的管理方法,融合了人本主義和行為主義的理論知識。
在運用柔性管理的過程中不會帶有強迫性,也就是不會強迫學生進行學習和規范行為,從情感的角度理解和感化學生,并采取柔性管理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潛在能力,避免從行為上過度約束和限制學生,尤其很多學校在管理學生的時候總是這不能做那也不能做,這樣的管理方法并不能起到好的管理效果,結合柔性管理方法的科學運用,依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計劃,才能有效提升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水平。由于很多高校學生家庭條件比較好,而且很多還是獨生子女,對于生活條件優越且備受寵愛的學生,若是一味運用剛性教育,很容易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使學生會對學校教育管理產生不滿和排斥的情況。通過柔性教育的合理應用,運用以柔克剛和情感感化的方法,從而實現心理上的有效教育。
二、高效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柔性管理主要是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并全面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內在潛力,想要有效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首先就得需要徹底突破傳統教育制度,才能實現個性化發展教育目標。但是很多高校在開展教育管理工作的過程中一直沿用的是剛性管理模式,過于限制學生的行為和心理模式,嚴格要求學生根據學校相關管理制度和管理規定約束與規劃自身的行為。同時在教學的時候,教師一般會使用“填鴨式”和題海戰術等方式給學生灌輸大量的知識內容,卻忽視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的培養,并且沒有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師生關系越發緊張。
三、柔性管理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實踐
(一)柔性管理的運用于實踐
剛性教育的主要特征包括了規范化、制度化和剛性化,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結合剛性教育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實現學校教育管理目標,而且有效體現出剛性教育的時效性,也就是短時間內展現出教育效果,能夠有效改變校園風氣和行為風貌,并且有助于促進學校教育管理的發展。但是剛性教育的運用只能夠改變學校的外觀風貌,并不能起到提升學生素養和潛能的實際效果。接受剛性教育的學生通常會產生不同程度上的依賴性,當高校學生畢業之后參與工作的時候會出現各種不適應的情況,對學生的健康發展會形成不良影響。柔性管理具備以人為本的管理特點,不會完全依靠高校負責人和教師的命令對學生進行嚴格且強制的管理,而是依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心理上的情感教育,給學生提供充分發揮潛能和創造能力的空間與機會。從而有助于促進高校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由于很多時候,在高校教育管理過程中,管理者和教師都是處于主導地位,沒有完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而柔性管理體現出了民主性和平等性,也就是強調和要求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從被動學習的地位轉變為主動性地位,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
(二)柔性管理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應用
我國很多高校為了加強對學生行為等方面的管理,會構建一套系統的管理制度與條例規定,并根據其對學生進行嚴格管理,雖然結合鋼性管理的合理應用,能夠起到一定的約束和管理效果,但是并不能根本上解決教育管理中的問題,甚至學生更像是學習的奴隸,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形成了嚴重的限制和桎梏。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和前進,柔性教育的興起和發展更適應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實際需求,所以應當依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學習能力等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柔性管理。第一應當營造民主和平等的校園氛圍,充分發揮和利用柔性管理的重要作用;第二,嚴格遵循“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使教師和學生能夠學會從對方的角度上思考問題,從而滿足教師和學生的情感需求;第三,構建和諧的人際交往關系,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四、結語
綜上所示,柔性管理重點突出以人為本,使用情感關系和曉之以理的方法,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逐漸提升自身素養,并通過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從被動學習的狀況轉變為主動學習,從而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柔性管理也具有非常顯著的優勢,但是過于運用柔性管理模式,容易使學生無法認真執行學校相關規章制度和明文規定,所以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合理運用柔性管理,不斷增強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效果。
參考文獻:
[1]楊玉林.柔性管理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實踐[J].文學教育(下),2018(02):164.
[2]張琪.淺析柔性管理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7(11):36.
[3]左楊.淺談柔性管理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探討及其實踐[J].教育現代化,2016,3(31):267-269.
作者簡介:
赫鑫(1980-),男,滿族,遼寧沈陽人,碩士,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高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