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杰
摘 要:在國家大力倡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背景下,我國林業資源保護工作也在廣泛開展,該工作不僅關系到生態建設,也影響到社會經濟的發展。近年來我國對引領技術不斷加強研究,通過諸多措施對林木加強了保護,但是長期以來對林業病蟲害的防治效果不夠理想。本文從林業病蟲害的危害和防治問題入手,討論營林技術在林業病蟲害防治中的作用,最后分析如何利用營林技術進行病蟲害防治,希望對相關研究具有幫助。
關鍵詞:營林技術;林業;病蟲害防治
林業資源可以起到防風固沙、涵養水源、凈化空氣等作用,優質木材還可以用于經濟建設。目前我國每年有大量林業資源會受到病蟲害侵襲,造成了嚴重的林業資源損失,以往進行林業病蟲害防治主要采取化學防治手段,容易造成一定的生態破壞問題,通過對營林技術的有效利用,可以減少對林業生態環境的破壞,促進林業經濟的健康發展,以下對相關內容進行分析。
一、林業病蟲害的危害和防治問題
林業病蟲害主要是對林木的根莖葉造成破壞,進而導致林木長勢減緩,甚至死亡,其破壞性還具有一定的潛伏性、持續性特點。近年來,林業病蟲害的危害程度在不斷加劇,導致林業受害面積逐漸擴大,是我國林業建設的重大阻礙。
當前我國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依然存在諸多問題,導致病蟲害防治成效沒有達到預期,首先,根本原因在于林業管理人員進行病蟲害防治工作時思想觀念不足。病蟲害防治工作需要長久的開展,一旦存在思想放松或者防治不徹底的情況,將導致病蟲害工作開展時效性不足,造成嚴重的林業資源損失。其次,長期以來我國進行林業病蟲害防治,主要是采取化學藥物防治的方法,雖然可以對大量害蟲進行消滅,但是同時也導致諸多有益生物的死亡,甚至會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再次,從營林經濟的發展角度講,當前諸多林區木材主要為人造林,存在種植和培育品種單一的問題,導致部分苗木自身長勢不佳,遇到病蟲害問題后成活率不高。最后是進行林業病蟲害防治主要是采取治療的方法,缺乏有效的預警機制,預防觀念不足,使得病蟲害防治工作難以取得實質性進展。
二、營林技術在林業病蟲害防治中的作用
林業病蟲害主要對林木生長造成影響,甚至會對一定范圍內林區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隨著我國生物技術的不斷發展,當前對營林技術的有效利用,可以在不破壞林木資源的前提下對病蟲害進行科學防治,比如利用自然規律,通過生物相克關系抑制害蟲的繁殖,可以通過培育大量真菌,噴灑在林區中消滅病害,也可以利用激素進行病蟲害防治或者通過人工激素誘捕害蟲。此外,還可以進行優質育苗的繁育,大力培育混交林,通過諸多營林技術可以提供更多優質的木材,滿足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需要。
三、如何利用營林技術進行病蟲害防治
(一)病蟲害防治觀念的改變
轉變病蟲害防治的觀念是做好病蟲害防治的根本,營林管理人員需要對病蟲害防治技術進行學習,自身需要對病蟲害防治工作重視起來。與此同時,需要加強對營林管理人員的培養,使其樹立高度負責的態度。沿用傳統的防治方法會導致部分害蟲開始對藥物免疫,無法在根本上消滅害蟲,同時采取化學藥物防治的方法會造成藥物殘留,進而對鳥類和有益昆蟲造成破壞。所以要對林區常見蟲害的類型活動情況破壞性加強研究,發現病蟲害問題時要做到早發現、早防治。
(二)做好種植前預防工作
進行林業資源管理的過程中,林業管理人員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切實開展好病蟲害防治工作,這是由于當前諸多林場先對苗木進行種植,然后在林木生長期間出現諸多病害,導致后期的病蟲害防治難度加大,因此需要在林木種植前做好相關防護工作,借助營林理念采取切實的防治措施,提升林木自身的免疫力,為林木后期生長提供良好環境。做好林木選種工作也是有效的預防措施,對林木選種工作需要加以重視,需要在選種的過程中結合當地氣候條件、地質地貌等情況選擇樹種,然后根據樹種自身的抗病能力、環境適應能力進行苗木的種植,這樣就可以在林木生長初期起到良好的抗病能力。
(三)提升林木檢疫水平
當前我國諸多林區對病蟲害的檢疫能力還需要加強,為了減少病蟲害的侵害,降低病蟲害發生概率,需要切實加強林木檢疫能力,這樣不僅可以起到對病蟲害預防的作用,同時還可以對病蟲害的發生原因和習性進行分析,進而進一步提升防治效果。
(四)合理設置混交林
該方法滿足了生物多樣性的需求,通過合理配置樹種能夠實現林區生物的多樣性發展,并且提升林木自身的抗病害能力,以上降低病蟲害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相較于單一林分混交林的優勢十分明顯,比如混交林具有根系深、樹冠大、營養豐富等優勢,并且可以實現樹種與環境的相互依存,積累大量有機物,為林下植被的生長提供良好環境。對于混交林的營造可以采取喬木灌木相結合的盈利方法,并且根據當地氣候情況和林業發展需要做好科學規劃,不在平原地區要以豐產林喬木防護林為主或者種植地方經濟樹種促進林業經濟發展;對于沙質或荒漠地區要以灌草種植為主;在山區地區要大量種植灌木,比如種植常綠樹種以此豐富林區生態結構,提升植被抗病害能力。
(五)加強林區管理
首先,在對營林技術利用的過程中,需要根據當地土壤成分以及自然條件對樹種進行科學選擇,在林木生長期間需要根據及生長需要進行定期,修枝剪葉、清理枯木。其次,需要加強對病蟲害的監控力度,在此基礎上提升病蟲害防治水平。再次,開展營林管理的過程中,要及時對發生病蟲害侵害的木材進行治療或者采取隔離的手段,以此避免病害繼續擴大,對于嚴重受到病蟲害侵害的林木,必要時需要進行及時采伐和清理。最后,設立隔離帶,當前林業蟲害主要類型為飛蟲,該種害蟲具有遷移性強、活動范圍大等特點,所以林業管理人員需要對這一種害蟲的生活習性進行分析,在其不具備飛行能力之前有效設置林區隔離帶和防護帶,進而通過這種措施采取集中捕殺的方法控制害蟲數量。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營林技術的有效利用,可以有效防治林業病蟲害,相關部門今后需要對營林技術加以利用,有效通過多種途徑對病蟲害進行防治,對林業資源進行保護,使我國林業事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克勤.如何提高營林技術強化病蟲害防治技術[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7(3):46-46.
[2]于淑香,孫立平,王躍.提高營林技術對治理林業病蟲害的措施分析[J].新農業,2018(11).
[3]王海.營林技術在林木病蟲害防治工作中的基礎作用——以石臺縣為例[J].綠色科技,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