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鳳和
摘 要:近些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對于森林管護方面的問題也越來越重視。森林管護和森林生態安全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制約關系,森林管護到位完善,生態安全就得到了提高,森林生態安全指數越高,森林管護工作就越容易開展。我國為了加強森林管護出臺了許多有關方面的政策并且積極落實就比如全面禁伐等,一系列的管護政策都為生態治理提供了很好地保障,我們要積極踐行生態文明建設思想,對自然資源做好合理開發的保護舉措。本文就森林管護對于生態安全的響應成效做出相關分析,同時對于影響的途徑做出簡要說明。
關鍵詞:森林管護;生態安全;響應成效
只有做好森林管護,才能維護好社會穩定發展、推進社會經濟進步以及早日實現相關可持續發展目標。森林管護具備保護生態平衡、保護自然環境的實際意義,森林植被區在我國的國土面積上所占比例不小,所以一定要明確森林管護的重要性。目前存在著很多破壞自然資源、污染生態環境的行為,因此森林管護意義重大,我國因為基數大所以森林面積較大,森林管護的難度也大,容易出現管護不充分的問題,難以實施各種管護措施,保護修復生態環境的工作就更難以在實際中被完全開展到。
一、森林管護對森林生態安全的響應成效的簡要概述
(一)森林管護對森林生態安全響應成效的總體概述
經過很多調查分析顯示,在計劃經濟背景之下的時期,為了推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對林區進行大規模開采,砍伐面積和頻率都非常大,遠在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之外。時間久了極易導致相關自然災害的發生,對周邊人們的生命造成危險隱患問題。所以,為了改變現有的林業發展景象,加強人們對于森林保護的重視程度,首先要先了解森林管護的響應成效,掌握相關森林管理體系的運行內容,我們經過對森林管護的分析了解到以下三點:第一點,近些年我國就目前的發展局勢不斷對林區管理進行改革,森林管護起到了關鍵性作用,森林的生態安全建設更加穩定,安全等級更加高,成為經濟建設的重要前提因素。第二點,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城市化相關工業建設的增多,所需林木資源量也在一直增大,所以林業區域的生態環境面對著很大的壓力,同時,人口激增對于現有的林木資源來說也是一種壓力,工業化的推進所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也在時刻威脅著森林生態環境。森林管護的實施可以有效緩解這些壓力,解決部分問題,為林業將來的良好發展提供保證。第三點,森林是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森林生態安全問題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做好森林管護工作,可以相對應地提高森林的生態效益,可以適當緩解資源匱乏問題。
(二)生態壓力對于森林安全情況產生的影響
根據有關調查說明,在森林的生態壓力過大,對安全狀態影響路徑系數為-0.431的前提下,相關的產業的發展也會受到大幅度的打擊。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市場經濟效益和森林生態資源有著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系,當生態的資源發展效益越高的時候,所面對的壓力也就越小,周邊相關的環境質量也就越高,對于社會生產也就越有利。生態資源發展效益越低,生態壓力越大時,環境質量也就越差,森林生態安全指數也就越低,與此同時,產生生態自然災害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給周邊人們的安全健康帶來了隱患。社會經濟發展、生產建設增多、人口數量激增以及不合理地生產結構這些都會給森林生態帶來巨大壓力,進一步引發出的問題,就是給森林的生態安全也帶來很多不良的影響。
(三)森林管護響應對森林安全情況的積極作用
根據有關調查說明,當森林管護響應對于安全情況的影響路徑系數為0.486時,會對當時的工業生產產生有利的促進作用,就現有情況來分析,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具有了很強的環保意識,提倡“環保低碳”意識,因而森林管護響應的相關指數也不斷提高,同時也保障了森林的生態安全,給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后勤保障。分析現有的發展局面可以了解到,在森林的生態管護過程中,林業相關單位會使用國家的林業投資資金來對天然林區或者人工林區的種植面積進行擴大,在不斷加強生態系統自我修復能力的同時,也給森林植被的增多提供了前提保障。同時,出臺相關政策控制過度砍伐過度放牧等行為也減小了森林生態的壓力,與此同時也能提高有關單位的生產利益,在經濟方面也做出了貢獻。
二、森林管護影響途徑的簡要分析
(一)具有合理的生態治理理念
我們要消除陳舊的生態治理理念,革舊迎新,發展新的治理理念,我國在森林生態治理方面,曾經堅持著“先污染再治理”的治理理念,雖然短期內有一定的經濟收益,但從長遠角度來看,會破壞周邊的一系列生態環境,增大森林生態壓力,降低森林生態安全指數,損害周邊百姓的生命財產,而且短期的經濟收益也會在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后大幅度減少,造成惡性循環,可以說是百害而無一利。所以為了生態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以及穩定上升,一定要積極建設生態安全相關的監督機制,采取正確地治理措施,拋棄陳舊錯誤的治理理念。
(二)落實“兩山論”生態文明建設理念
通過各種分析了解到,在經濟日新月異的當代環境下,隨著城市化建設項目大幅增多,對于林木資源的需要也一直加大,現有的林木資源數量和質量都很難滿足整體的需要,為了避免過度砍伐問題的重現,需要相關部門管理人員積極落實森林管護政策,堅持以保護生態環境為本進行合理開發利用,在經濟發展的同時,重視森林生態系統的修復以及保護。森林生態得到了保護的同時,對林木資源進行后續開發。“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過度濫用資源會使我們不能給后代子孫留下有價值的生態財產。
(三)加大對于森林管護的監督監查力度
要增強對于森林管護的監督力度,及時監督相關管理內容,比如森林巡視管護記錄、森林的管護人員、森林的管護章程等等,并且對于記錄以及工作內容做到按時檢查、不定時突擊抽查,這樣才能保證管護工作的全面落實實現。其次,要設立完善的獎罰制度,根據各種綜合測評進行獎懲分明,最好是能和工作人員的績效相互關聯,督促管護人員積極工作,確保各種要求都能精準落實完成。
三、結束語
整體來說,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能給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得以提升的同時,也在侵蝕著周邊的自然環境,給經濟發展造成很多惡劣的負面影響。因此,為了深化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響應國家的積極號召,提高森林生態環境質量,加強森林生態安全屬性。在林區的整改建設過程中,我們要始終堅持著以生態環境自身為本的治理理念,堅決不能舍本逐末,為了一時經濟效益破壞長久的發展平衡,生態安全得到了響應,社會以及個人的經濟收益也會提升。
參考文獻:
[1]崔玉梅.森林管護對森林生態安全的響應成效與影響路徑探究.
[2]洪加鳳,梅浩,戴前石.天然林保護工程中森林管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B].中南林業調查規劃,2011年第4期.
[3]呂潔華,孫喆,張濱.森林管護對森林生態安全的響應成效與影響路徑分析[A].林業經濟問題,201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