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核桃是四大干果之一,不僅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還有防止動脈硬化、降低膽固醇的藥用價值,味美可口,老少皆宜,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同時種植核桃還能帶來較好的經濟效益,因此核桃要想實現豐產增收,必須對其種植技術和管理技術進行研究分析,通過科學合理地種植與管理,提高核桃的產量和質量,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核桃;種植;管理技術
核桃又稱胡桃,與扁桃、腰果、榛子并稱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核桃仁富含蛋白質及人體營養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具滋養腦細胞,增強腦功能等功效,經常食用核桃還可潤膚烏發,緩解疲勞。同時對癌癥患者還具有鎮痛,保護肝臟等作用。核桃在我國的栽培歷史悠久,品種眾多,由于其耐干旱、耐貧瘠,在石縫等惡劣環境中均能生存,在我國廣西河池市天峨縣得到大面積栽培種植,已成為當地精準扶貧的重要產業。本文以為廣西河池市天峨縣為例,探討分析核桃的種植與管理技術。
一、核桃的種植生長條件
核桃喜光喜暖,在海拔600~3800m、年平均溫度9~16℃,極端最低溫度-25℃,極端最高溫度38℃,全年日照量不得少于1800小時,全年無霜期180天以上的地區均可生存。最佳海拔1500~2400m、最佳溫度8~15℃,對土壤要求不太高、肥沃或瘠薄均能生長。土層厚度1m以上,若土壤肥沃,則根條發達、生長健壯、產量高;若土壤瘠薄,則根條吸收養分少,長勢差,產量低。以pH值為5.5~8的中性至微酸土壤最佳。天峨縣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地處東經106°34′~107°19′,北緯24°36′~25°28′之間,傳說是美麗的天鵝飛升的地方而得名,境內物產豐富,自然資源得天獨厚,是廣西林業重點縣,素有“森林王國”“綠色寶庫”之稱。縣境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冬暖夏涼,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20℃,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281.9小時,年降水量1370mm,無霜期達330天,非常適宜核桃的種植栽培。
二、核桃種植栽培技術分析
(一)種植地的選擇與整地
核桃樹喜歡生長在山地緩坡、土層深厚、向陽背風的地帶,坡頂和積水地帶種植核桃易致核桃生長不良。山地建園最好選在陽坡的中、下部緩坡地帶。選好種植地后應適時進行整地,通常在11月底前完成整地,以保證土壤的熟化,提高核桃種植的成活率。整地過程中,表土和心土須分開放置,以便完成整地后添加肥料。在種植核桃前,將復合肥及農家肥加入表土并混合均勻后放入距塘面20cm處,兩種肥料應視種植地土壤的肥力程度酌情添加。通常情況下,肥料添加量為1kg復合肥與30kg農家肥/塘,以確保肥力充足,核桃苗健康成長。
(二)苗木選擇與移栽
核桃苗應首選優質穗條嫁接的I級苗木,從而確保核桃苗的質量,以便盡早進入速生豐產期。核桃苗的移栽以當年12月至來年1月為宜,移栽時,苗根充分伸展,扶正扶直苗身,填滿塘土并壓實,保證土壤與苗根接觸緊密,同時邊壓實土壤邊輕提苗木,力度和動作不可過大過猛。移栽完成后,在苗木四周距離樹干基底部40cm的位置筑一道環狀土埂,以防定根水擴散蔓延至四周,澆定根水10kg/株,再覆蓋上薄膜,以細土壓實薄膜的四周及樹干基部,以防透氣。
(三)核桃的種植密度
核桃因樹體高大,因此種植不宜過密。核桃的種植密度視品種不同,選取不同的間行距和株間距,如早實品種行間距控制在4~6m×3~4m間;晚實品種行間距控制在6~8m間。核桃屬雌雄同株類植物,多以異花授粉為主,因此種植時,可選擇不同的品種同時進行栽種,栽種完成后觀察其生長狀況,通常20天左右即可體現出生長狀況。雌花授粉的范圍通常在半徑50m左右,因此為保證栽種的核桃均能實現授粉,需在50m內安插一株授粉樹。
三、核桃管理技術分析
(一)灌水
前期定植過程中已澆足澆夠定根水且以薄膜覆蓋的,通常情況下在定植當年的頭幾個月內不用再澆水,若遇極端干旱天氣且持續干旱時間較長時,應及時澆水以防苗木枯萎,平時檢查薄膜,發現損壞應及時加以覆蓋。4~5月為核桃樹生長的旺盛期,應做好及時補水的工作。
(二)追肥
首次追肥選擇核桃果開花前,再次追肥選擇核桃果開花時,第三次追肥選擇結果有硬核時。追肥量為20g磷+20g鉀+40g氮/株,施肥方法穴狀或盤狀均可,也可在核桃樹根部澆清糞水1~2次,配合除草松土同時進行,以保障肥力充足核桃健康生長。
(三)松土除草
雨季是雜草生長的旺季,大量野草與核桃爭奪養分和水分,造成核桃生長不良,影響其質量。因此,應做好松土除草工作,保證核桃獲取充足的養分和水分,茁壯成長。當核桃尚處于幼齡期時,應增加除草的次數,通常每年不少于三次。同時配合松土,松土以向外40~50cm為宜,深度控制在30cm為宜,保證核桃樹根系得到良好的透氣效果,從而促進其養分和水分的吸收。
(四)間作
核桃結果較晚,晚實品種掛果一般在種植4~6年左右,為了合理有效的利用土壤,可在核桃樹間間種其他低矮的農作物,不僅提高了土壤的利用率,還能在核桃成熟前獲得其他途徑的經濟收入。由于核桃樹體高大,因此間作時不能選擇高大的植物,以免影響核桃苗的光照和日照,妨礙核桃苗木的光合作用,對核桃生長不利。因此,間作植物應選擇低矮的農作物,如瓜豆類、薯類等低稈作物,既可保持土壤肥力,增強核桃長勢,又能為農戶創收增收。
(五)整形修剪
整形和修剪也是管理核桃的一部分工作。整形修剪通常選擇秋冬季節為最佳時期,針對不同的品種應采取不同的整形修剪方式。核桃苗木尚處于幼齡期時,冬季定干,春季適當修剪多余萌發的枝芽,可保證其生長健康,促進其提前結果。苗木成長過程中,隨時修剪掉多余的枝條如過密枝、下垂枝、重疊枝等,不僅有助于核桃苗保持外觀的美觀性,還能讓精心保留的枝條吸取更加充足的營養。
(六)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也是對核桃進行管理,提高其整體質量的一項不容忽視的工作。病害防治工作主要包括,冬季做好清園工作,清除核桃樹的病枝,雨季檢查種植地有無積水,及時排除積水,防止發生根腐病。如已發生根腐病,可以福美胂涂抹加以防治。若核桃發生早期落葉,可將溴氰菊酯乳油、溴氰菊酯乳油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進行噴施,確保病害治理的有效性。對于蟲害可采取物理防治、藥物防治、生物防治等多種方法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方法,以提高蟲害治理的效果。
綜上所述,核桃種植栽培技術與管理技術對核桃的產量和質量均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應不斷研發和創新核桃種植與管理技術,尋找科學的方法和途徑,并對種植戶進行科學種植與管理的宣傳和培訓,使其產生科學種植的理念,并在這種理念下掌握核桃種植栽培管理的新技術、新方法,不僅實現產量產質的提高,達到豐產增收的目的,還能調動種植戶的積極性,促進當地農業經濟的良好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胡俊.山區核桃種植管理關鍵技術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9,39(02):93+95.
[2]陳海華,周品龍.提高核桃種植產量的技術要點分析[J].農家參謀,2018(12):74+43.
作者簡介:劉玲(1976-)女,漢,廣西武宣,本科,核桃種植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