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延貴
摘 要:大櫻桃作為山東省重要的經濟作物,通常在早春、夏季時期產出,屬于季節性的水果,是北方重要的果樹種植產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山東省作為北方櫻桃種植的主要地區,由于地理環境、氣候與種植技術等方面的優勢,已經形成相關的產業鏈。現階段,大櫻桃的果樹設施種植主要采用大棚管理的形式,品種包括紅燈、美早、先鋒等,市場發展逐步成熟,設施的鋪設范圍擴大,經過多年的種植發展,不斷優化栽培設施技術。新時期,為保證大櫻桃果樹種植的產量與品質,應規范果樹的栽培管理,推廣先進的種植技術,為水果市場的供應提供保障。
關鍵詞:櫻桃栽培;豐產技術;環境控制
經過設施栽培的果樹坐果率高、品質較高、能夠提升上市時間,具備較高的經濟價值。同時,通過大棚管理技術,能夠克服低溫凍害對果樹生長的不利影響。基于此,本文從當前階段影響盛果期果樹坐果率的主要問題出發,通過對設施種植、管理技術的研究,對果樹豐產技術進行系統的探究,以期為大櫻桃種植相關技術研究提供幾點實踐參考。
一、影響大櫻桃產量與品質的主要原因
(一)授粉技術問題
多數大櫻桃果樹無法自花結果,種植結構較為單一,需要通過授粉技術進行處理。目前,部分種植單位、個人由于授粉樹缺乏、配置不當、授粉流程不規范等影響,使得果樹大量落花落果。與此同時,硼對植物生殖器官的形成和發育起著重要作用,能夠促進花粉的萌發和花粉管的伸長,保證作物正常授粉受精,因此,如果果樹盛果期缺硼,授粉過程就會受到影響,使得果實產量、品質下降。
(二)土壤成分問題
土壤如果透氣性差、成分配置不合理、黏度較高,則果樹的根系生長就會受到影響,落花與落果率提升。同時,如果在盛果期土壤施肥不足,將會導致有機質的比例低于營養供給標準,樹木長勢弱,樹體營養不足,果樹生產率大幅度降低。
(三)果樹生長狀況不佳
大櫻桃出現花芽分化情況通常是在完成采摘后的1~2個月內,分化速度快且時間集中,營養需求較高。一些種植人員由于技術應用與管理不規范,沒有及時追加施肥,導致樹體養分貯備不足,影響了花芽分化的質量,造成來年花器發育受阻,出現畸形花或不完全花等,使得果樹的落花率提升。如果大櫻桃果樹扣棚時間過早,也會引發長勢不好、發芽率不高、畸形果比例上升等問題,坐果率下降。
(四)花期管理問題
大櫻桃的花果期管理也是影響坐果率的重要因素,如果溫度、濕度等條件不適宜。溫度較高,枝梢容易出現干枯的情況,授粉時間就會受到影響;溫度如果過低,昆蟲的授粉效率就會下降。除此之外,花粉在低溫或吸水條件下易失活,致使授粉不良,影響坐果和發育,新梢易旺長,加劇落花落果的發生。
二、大櫻桃種植的主要栽培與管理技術
(一)設施栽培技術控制要點
1.溫度控制。一是注意防凍防寒。種植人員可以在大棚外覆蓋草簾,在寒流來臨期間,在大棚內部采用加熱水、煙熏等方式,避免溫度過低對果樹成長造成的不利影響;二是提升棚內溫度。在大棚內裝設暖氣設備,促使棚內的氣溫升高;三是降溫技術。當天氣晴朗、氣溫回升、光照充足時,棚內的溫度會有所提升,當溫度條件超過果樹適宜生長區間時,應采用自然通風、人工降溫等手段,控制溫度。
2.濕度控制。在控制環境濕度時,主要采用兩種方法,一是灌水。在棚內采用穴灌的形式,保持土壤、空氣中濕度條件適宜,需要注意的是,每次灌溉的水量不宜過高,避免濕度過高、土溫降低等問題的發生;二是進行換氣,通過調節溫度的方式對濕度進行控制,要注意適當降低空氣濕度,可升高氣溫。棚內相對濕度為100%時,溫度每升高1℃,相對濕度降低5%;當溫度處于在5~10℃范圍內,溫度每上升1℃,空氣中濕度就會下降3%~4%。當棚內濕度超過適宜范圍時,應采用通風的方法降低濕度條件,在這一過程中,還應注意溫度控制。
3.花果控制。首先,應適當疏除長勢不佳、密度過高的花蕾與果實。其中,疏蕾處理通常在果樹開花前,對于細弱樹枝上的畸形、弱小花蕾進行找出,一般花束狀枝條上留下2~3個花蕾。而疏果通常在落果后期,應將弱小、畸形、著色差的果實疏除。每個花束狀樹枝保留3~4個果實,最多不能超過5個;其次,果實著色管理。在對樹枝進行整形修剪、調整樹冠通風采光條件的同時,在果實著色期將遮擋果實浴光的葉片摘除。果枝上的葉片對花芽分化具有重要作用,切忌摘葉過重。同時,可以通過裝設特定的反光裝置控制果實著色。如,在果實采摘前10~15d,在樹冠下布置反光膜,提高果實采光度,增強著色;第三,控制裂果情況。土壤環境、肥料與水分等條件是影響裂果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技術管理的過程中,應加強土壤水分含量的控制,在硬核期到二次速長期階段,保持10~30cm土壤層的水分含量不低于12%,此外,還應在摘果前噴灑鈣鹽。采果前每周噴布1次0.299%氯化鈣液,共噴3次,能增加果實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裂果率。
(二)田間管理
在果實全部采摘完成后,應及時拆除棚膜,清理土地,進行除草并追加肥料。降雨量較大時,注意園內排水,防止澇災。要切實做好采果后的夏季管理,盡量疏除直立、旺長枝。具體可以采用摘除部分葉心的方式,控制樹梢的生長情況,使壯枝保持良好的長勢。與此同時,還應注重后期病蟲害的預防與控制,做好基肥管理,增強樹體營養貯藏的能力。
1.病蟲害預防與控制技術。在花芽生長時期,主要防治的蟲害與病害包括天牛、紅蜘蛛、流膠病以及葉部病害等,通常在六月中旬。六月下旬到八月期間防治葉部病害與黃刺蛾、食心蟲等。具體的防治方法包括化學防治、物理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等手段,需要結合實際的病害與蟲害種類、危害等選擇單一或綜合防治技術。
2.采摘后的養護工作。九月到十月份屬于果樹新樹梢的生長時期,應該依照樹體的生長需求進行擴穴、施肥。這一階段主要是以農家肥作為基肥,幼樹應保持25~30kg的施肥量,大樹的施肥量應控制在每株60kg左右,結合樹木成長情況,適當添加微量元素或復合肥。在施肥后,應及時灌溉、覆草。在進入11月份,果樹進入營養貯藏階段時,保護好葉片是此時最重要、最關鍵的工作。要注意防治早期落葉病,適時、適量澆水,防止干旱,注意天氣的變化,通過及時觀察確定落葉期,在果樹開始大規模落葉前的一周噴灑尿素溶液,為枝干的健康成長提供養分。由于果實被采收后,果樹的營養供給相對匱乏,因此,需要適當噴灑復合肥。
三、結束語
櫻桃作為春夏季常見的水果,經濟生產效益較高,市場發展前景好。為有效提升果樹的坐果率與生產品質,種植人員應加強設施栽培種植技術的規范與指導,在保證果樹健康生長的基礎上,盡量延長盛果期,為果樹生產的效益最大化提供基礎支持。政府部門應注重政策引導,積極宣傳、普及先進的種植技術,完善果樹生產、銷售的產業鏈,為地區農業種植產業的優化升級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文沛.大櫻桃設施栽培技術初步研究[J].現代農業,2016(4):6-7.
[2]杜加銀,陳海寧.大櫻桃適宜生長環境與肥水管理要點[J].現代農村科技,2018(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