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麗
摘 要:水資源是人們生存發展的重要基礎,同時也是人類各項生產和經濟活動的保障。而我國地域廣闊,水資源較為豐富,不過受到地域的限制,水資源呈現分布不均的現狀,而且整體利用效率較低,造成了較為嚴重的資源浪費。尤其是在北方地區,必須要重視水資源利用和水環境保護。因此本文通過闡述水資源利用現狀,分析水資源短缺以及水污染的原因,最后提出相關措施,旨在提高我國水資源利用效率和保護成效。
關鍵詞:水資源;利用;水環境保護
我國人口數量眾多,在日常的生產生活中需要大量的水資源,然而由于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建設項目開發等活動,導致水環境污染等現象較為嚴重,可用水資源大量減少。因此我國普遍面臨著水資源短缺的問題,需要采取有效治理和保護措施,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實現社會、經濟、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一、當前我國水資源利用現狀
我國整體的水資源利用現狀呈現出人均水資源較少、利用效率低、污染情況嚴重的形勢。當前我國人均水資源僅為2300m3,屬于嚴重缺水國家。雖然我國地域遼闊,水資源豐富,但因為人口眾多、需水量較多,同時水資源的分布失衡,造成了我國水資源整體短缺,而且缺水問題相對嚴峻。比如我國北方城市人均水資源僅為200m3,不能夠完全滿足用水需求。并且由于農業灌溉技術的落后,導致農業用水量占總用水量比例較大,水資源利用效率不高。另外一方面在我國工業用水中,由于監管問題以及技術問題等,大量污水排入到自然水體中,造成了較為嚴重的水環境污染現象,造成可利用水資源減少,因此我國亟待改善水資源利用現狀。
二、我國水資源短缺及水環境污染的原因
水資源短缺的很大原因即是水環境污染現象較為嚴重,以遼寧省為例,其在傳統工業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工業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和重金屬物質,是當地水環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在遼寧省農村地區,以往大量使用農藥、化肥等,導致附近流經的河流中硝酸鹽含量增加,檢測后發現水資源質量已經不滿足飲用標準,并對當地地下水和土壤造成了較大的危害。具體劃分可以分為四個方面:我國水資源用水戰略總體上呈現粗放型,浪費現象較為普遍;我國法律法規對污水排放的控制和限制力度較小;技術開發以及產業轉化程度不夠,節水技術落后;我國水工業衍生的高耗低效生產方式以規模較小的企業結構,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總體供水能力。從而導致水資源利用不合理、水污染問題嚴重。并且我國水資源短缺與水環境污染大多與人類活動具有較大的關聯,而要保障水資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科學治理水環境污染,則必須要控制人類的各項活動,形成良好的水資源循環系統,緩解水資源短缺問題。
三、加強水資源利用與水環境保護的措施
(一)水資源合理利用措施
首先,加強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必須要遵循邊開發、邊保護的原則。以遼寧省為例,在振興老東北工業基地的倡議下,當地工業用水量大量增加,而且存在較為嚴重的浪費現象。所以必須要采取邊開發、邊保護的發展措施。即是要根據當地發展情況和水資源利用現狀,進行水資源統一規劃,進一步完善當地水資源利用管理條例,通過法規制度等措施規范水資源利用活動。同時要限制企業用水,宣傳節水意識和觀念,重點整治水污染嚴重的工業企業,必要可以采用行政處罰,提高企業的環保意識。其次,要對區域水資源進行重點保護,當地政府要聯合環境監測部門,對工業廢水以及生活廢水排放進行監督和管控。尤其是對工業生產排放廢水,要盡量減少廢水排放占比,則可以通過加強工業排放監管力度,扶持先進凈化技術、制定排污指標等,限制廢水排放量。政府部門與環境監測部門要與企業進行積極配合,大力研發和發展污水處理技術,建設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從而構建完善的廢水、污水處理系統和體系,高效處理水污染,創新水資源循環利用機制,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最后,要加強宣傳教育,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實現水資源循環有效利用。因此必須要完善工業用水機制,提倡節約用水,具體措施是可以制定節約用水宣傳片、公益片等,在社會范圍內形成節水、高效用水的文化氛圍,進而提高人民群眾以及企業的節水意識和觀念。比如提倡生活廢水重復利用、工業廢水循環處理等。同時要深入探索污水處理技術、循環利用技術等,盡量避免廢水排放到江河中,避免出現嚴重的江河污染。
(二)水環境科學保護措施
對水環境保護即是要樹立水資源節約意識,加強污水處理技術研發等,所以當地相關管理部門需要加強對水資源的管理和控制,基于開源節流的原則,通過教育學習、新媒體宣傳等提倡水環境保護,既要節約用水,又要避免水污染,確保水資源的合理利用;要綜合規劃水環境保護,在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根據水資源規劃理論和自然發展規律,加強對水體環境的保護,如建立水資源保護區、水污染重點治理區、水資源開發限制制度等,切實保障水資源的持續性和可利用性,減少污染范圍;要進行多樣化的教育宣傳,通過深入校園、企業、工程現場等,發放水環境保護宣傳手冊,與新媒體宣傳形成完善的社會教育網絡,提高人們的節水意識和保護水資源的正確觀念;四要強化水政執法力度,以《環境法》等為法律依據,對惡意破壞水體環境、造成水資源浪費的個人或企業采取嚴厲的處罰手段,規范企業的經營生產活動,保護水資源免受人為污染;最后要實行水資源統一管理,政府相關部門以及環境監測機構要加強聯系和協作,針對水資源進行統一監督和管理??梢詫⑺Y源區域合理分區,落實監管責任。同時要借助信息技術準確計算河流等承受限度,制定水資源合理利用計劃以及污水排放指標,充分保障水資源的有效利用。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水資源對于人類的生存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則必須要針對當前的水資源利用現狀以及短缺、污染原因,進行綜合治理。即是通過水資源合理開發中的邊開發邊保護、建立重點保護區域、倡導循環利用以及水污染保護中的協調節約與保護關系、綜合規劃水資源管理、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強化水政執法和統一管控等措施,充分保障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和污染防治,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代新年.中國水資源利用與水環境保護探析[J].現代農業科技,2020(07):174.
[2]吐爾洪·馬木提.中國水資源利用與水環境保護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9(08):57-58.
[3]張艷軍.中國水資源利用與水環境保護研究的若干問題[J].農家參謀,2018(1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