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貴斌
摘 要:水體資源是否充足以及水質是否達標,都是影響農作物健康生長狀態的關鍵性因素。基于我國農業發展迅速,但農業水資源的利用卻存在著效率低下,區域差異大,水污染嚴重等一些問題。本文從目前農業水資源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出發,分析引發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研究相應的優化解決對策,以便于推動新時期農業生產經營工作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農田水利;水資源;利用
農業生產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就是水資源,這也是中國農業發展的保障。在中國農業生產發展過程中,用水量連年增加,但是,大部分地區都存在有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因此,如何在合理節約水資源使用量的基礎上,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滿足農作物生長對水源的需求,就是目前農業種植人員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農業水資源保護力度不夠
從企業角度看,有些企業社會責任感不強,為了節省生產成本,非法排放不符合要求的污水。農民的環境保護意識也很弱,他們不懂水資源保護的知識,他們主要考慮如何使自己的收入最大化,他們使用大量農藥和化肥以確保最大的農作物產量和收入。但是,隨著農民生產和收入的增加,化學農藥以及無機肥污染了農業水資源,導致水質降低。
(二)節水灌溉技術有待提高
中國目前的大多數節水灌溉技術都是在20世紀七十年代從以色列和其他發達國家引進的,主要包括渠道防滲、微灌、滴灌和噴灌。在應用節水灌溉技術時,由于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加上耕地分割,效果不理想。一方面,在廣闊的北方地區,當地農民的收入相對較低,而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有限,技術推廣經常停止因為缺乏資金。另一方面,中國現行的土地制度使土地呈現條塊分割的現狀。有些農民愿意接受新的節水技術,有些農民不愿意接受它,往往由于少數農民的阻撓,無法得到充分推廣。此外,盡管有些地方使用了節水技術,但大多數都是相對簡單和低成本的技術,難以避免人類浪費水資源的現象。
(三)農耕基礎設施的建設問題
在農業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的過程中,種植人員開始意識到使用水利基礎設施對農田進行灑水灌溉工作的重要作用。然而,引進設施需要在農耕工作前期投入大量的資金成本,容易出現資金周轉不通的情況。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雖然GDP總量較高,但人均就很低了,各地區的財政收入有限,就造成了農耕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的問題,無法提高工作質量及效率。而且,目前還存在著許多水資源的浪費問題。不符合國家新時期發展的基本需求,再有我國地域遼闊,水資源總量雖然很豐富,但地域分布極其不均衡,可利用的農業水資源就更少了,可農田水利需要投入的資金卻相當大,從而導致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供給不夠。
(四)管理不到位
管理是有效利用農業水資源和促進節水灌溉的最重要環節,目前在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無論耕地面積如何,均不考慮地下水資源,不良采礦的使用,寶貴水資源的浪費以及各種地質災害的誘發,導致水資源管理與供水矛盾。國家規定,灌溉區由集水費維持。賣給運營單位的水越多,收入就越高。但是,采取節水措施后,售水少的經濟收入將得不到補償。縣和鄉村水利機構通常無法自主工作,并受其主管的控制。專業技術干部經常被調派到第三級政府進行中心工作,他們的專業工作經常被擠出。
(五)缺乏評價農業水資源高效利用的技術指標體系與決策手段
中國是一個自然條件復雜國家,人口眾多,地域遼闊。社會經濟,科學技術和農業生產的發展水平因地而異。目前,在中國,還沒有統一的科學和地方標準來評估農業水資源的有效利用。有效利用農業水資源的內涵非常豐富,當前,如何確定一個地區農業水資源的有效利用是一個非常重要和緊迫的問題。
二、高效利用農業水資源的可行對策
(一)對自然雨水的合理使用
對于一些夏季降雨量比較多的地區來說,在進行農業種植工作時,應當充分結合天氣變化情況,研究如何通過合理存儲雨水,并引雨水灌溉農田的方式,解決農作物生長對水資源的需求。這還涉及對雨水的過濾問題,對技術人員的工作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
(二)因地制宜及時決策
滴灌、噴灌、滲灌、膜下灌溉等都是節約用水的有效技術。農業種植人員在日常開展農田灌溉工作時,都必須根據當地情況,結合土壤干濕度情況、氣候條件及技術水平進行選擇,并且不能盲目跟進和相互比較。
(三)多種技術的綜合利用
農業種植人員想要實現節水增產、優質高效的目標,要具備創新意識,總結以往的水資源高效利用經驗,根據實際情況采取農業技術措施、生物技術和管理技術有機結合的方式,從而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系統。
(四)健全內部監管
農業水資源管理不僅需要保護價格機制,還需要許多方面的參與。農業水資源管理與水資源的豐富和利用程度聯系起來。在農業水資源相對匱乏的地區,應適當提高價格以反映水資源的價值。同時,根據農民的耕地面積分配用水量,多余部分的使用價格應高于當前價格。其次,可以在政府,企業,農民和社會媒體的參與下,建立協調管理機制。結合當地的水資源使用情況以及國家對水資源保護的相關規定,明確管理工作的目標和方向,合理設定管理工作的內容。采取及時有效的溝通方式,加強農業水資源管理。區域聯合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整個區域的水資源問題,消除行政邊界的管理真空。它可以打破行政區劃的限制,建立區域水流管理組織,協調不同區域水資源的利用和保護,解決水資源浪費的問題。
(五)科學開展統籌規劃工作
農田水利和水資源的有效利用屬于基本建設,應該有一個長期的總體規劃,且應該分階段進行,而不是隨形勢的變化和領導小組或領導的變化而變化。首先,應該有一個長期的總體規劃。其次要設立一個短期發展計劃,因地制宜地選擇應當種植的農作物,在這個環節還需要結合市場需求進行合理地選擇。必須具有實驗類型選擇,選擇適合當地實際情況,為群眾所接受的最合適的技術。通常,每種技術都應經過至少兩年的測試。好的理論都需要實踐的進行,不斷實踐以確定合適的推廣技術,從而進行精心設計,合理組織施工,確保工程質量。
三、結束語
現代節水理念為節水問題提供了思路,指明了方向。針對我國水資源短缺局面,要切實做好節水效率和全面提高效益,建設新型海綿城市,節水型企業和節水型社會,發展綠色經濟,加強水資源管理,特別是建設現代水利強國,明確現代節水理念與明確節水思想與方向的統一,將為進一步開展節水工作,提高節水效率和效益打下思想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程曉彬.小型農田水利灌溉節水中存在的問題及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17,(5):239.
[2]王佩佩,李睿,段鵬.基于節水相關技術以及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研究與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8(07).
[3]鄒宇亮,楊少林,萬芳,陳雷.施工現場節水及水資源利用研究[J].建筑節能.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