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樂舜
摘 要:分析了設施農業發展對病蟲害防治的影響,介紹了種植前選種,種植中的科學田間管理、生物防治、藥物防治,調節設施農業種植環境等蔬菜病蟲害防治策略。
關鍵詞:設施農業;蔬菜病蟲害;防治措施
伴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在生活上的物質追求越來越高,尤其對蔬菜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設施農業成為農業發展中蔬菜的大面積種植的重要模式,也是必然趨勢。設施農業與現代化的工業和工程技術相結合,能夠控制蔬菜種植的環境、開發土地的潛能為蔬菜的種植和產能的提高提供有利的技術支持。但伴隨著蔬菜種植量的提高,蔬菜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有效性成為影響蔬菜的產能的重要因素,其策略影響著農業的發展及蔬菜種植業的經濟收益,因此值得深入探究。
一、設施農業發展促進了病蟲害滋生
設施農業實施容易造成蔬菜種植中病蟲的危害,病蟲害對蔬菜的品質造成不良影響,同時必然減少了農民的經濟收入。近幾年設施農業發展中積累的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行,設施農業改變了蔬菜種植過程的溫度和濕度,有助于需要過冬的病蟲卵提供好的生活條件,提高了來年這塊地所種蔬菜的患病率。比如潮濕且通風差的種植環境,造成蔬菜灰霉病擴大;還有溫室大棚面積的擴大,也對黃瓜、豆角、茄子等患灰霉病提供了適當的環境,對蔬菜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其次設施農業采用大規模的方式種植蔬菜,如果蔬菜出現病蟲害,就會是危害大面積蔬菜的病害,且很難在這一季中治愈。最后,農民一般都會選擇輪作的形式種植蔬菜,為能夠在一年中有更多的收益,但是這樣的方式造成蔬菜病蟲害種類交叉,不僅僅提高了蔬菜的患病率而,而且也增加了蔬菜病蟲害防治的難度。
二、設施農業背景下病蟲害防治的有效策略
(一)設施農業蔬菜種植前的準備
首先在設施農業的發展中,根本上降低病蟲害發生概率的關鍵一點就是正確選擇蔬菜的種植土地位置。最理想的位置是有充足光照的、靠近水源的環境,遠離水源和國土資源被污染的土地。其次選擇抗病蟲害能力強的蔬菜品種也是另一關鍵點,將直接決定能否降低病蟲害的發病概率。今年農業科技的穩步發展,為蔬菜的種植提供了許許多多優秀的品種,其中不乏對某些病蟲害有免疫作用的品種,因此精良選種也是降低病蟲害發生概率的重要環節。最后在設施農業的蔬菜種植中合理安排輪作也是影響病蟲害發生概率的重要因素。例如種植過程中發現有些病蟲害對某種蔬菜沒有危害,但是又有幾種蔬菜會產生同樣的病蟲害,因此通過合理安排輪作和倒茬,避免這幾種蔬菜連續種植,如此操作既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蟲害發生概率,還能避免土壤中營養成分的不均衡。由此可見,設施農業蔬菜種植前的準備工作是提高蔬菜產量和品質,有效防治病蟲害的重要策略。
(二)設施農業蔬菜種植的田間管理
設施農業蔬菜種植過程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合理地田間管理。通常理解的田間管理對象包含了水、肥料和田間雜草等。首先是水的管理,為了減少病蟲害的繁殖場,同時所避免土地水分不均勻,采取滴灌的形式為蔬菜提供水分。其次因不同種蔬菜,在不同的時期需求的養分也不同,所以在肥料的使用上也要采取符合蔬菜需求的科學的、合理地措施。同時還應注意的是所種蔬菜的肥水總需求量,肥水量過剩會為土壤內部病蟲的滋生提供有利條件,提高性病蟲危害概率;而肥水量不夠則會導致蔬菜不能正常生長。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蔬菜種植中的衛生問題,例如田間的爛葉、爛草等等殘留物應及時清理,不要為病蟲害提供有力的生存環境。最后田間管理還包括在設施農業的蔬菜周圍種植非寄生性植物,隔離不同種類蔬菜,降低病蟲害的蔓延風險。
(三)設施農業蔬菜種植的生物防治
設施農業蔬菜種植過程中的重要工作之二,是有效的生物防治。科學實踐證明,利用病蟲害的天敵來防治病蟲害不影響蔬菜品質,同時能有效的遏制病蟲害,解決蔬菜種植中如何綠色防治的困擾。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是設施農業蔬菜種植發展的必然趨勢,其受到人們重視的原因是該防治方法不會污染蔬菜種植區的水源和土地資源環境。常見的具體方法有:利用草蛉、瓢蟲、蜘蛛等捕殺類生物,抑制有害昆蟲繁殖。利用寄生類生物或病原微生物降低蟲卵、幼蟲、病原體的存活概率,提高生物防治有效效率。用房子的另一方面,是做好植物檢疫。在蔬菜的種植過程中,大部分病蟲害傳入都是在引種這一階段。因此要加強對蔬菜種子的檢疫和消毒工作。防止攜帶病蟲害的種子流入到市場中,避免病蟲害的擴散和傳播。
(四)設施農業蔬菜種植的藥物防治
設施農業蔬菜種植過程中的重要工作之三,是適當的藥物防治。雖然目前蔬菜種植中使用最多的病蟲害防治方式是藥物防治,但是在使用后不可避免地造成部分農藥殘留于蔬菜中,因此藥物種類、用量和使用環境還需要依照實際情況作必要調整。藥物的使用原則是依據蔬菜的生長規律選擇適當時機和適量的藥品,禁止使用帶有劇毒的藥物,不能在土壤中或蔬菜中殘存過多的化學元素。隨著病蟲害綠色防治方法的發展,有毒有害的藥物防治,必將被取代。
(五)有效調節設施農業內部環境
設施農業內部環境的調節也有助蔬菜病蟲害的防治。其一,在病害容易發生的季節,科學控制蔬菜生長所需的溫度和濕度,使環境更適宜蔬菜生長,不利于病蟲害產生。其二是區別控制蔬菜生長所需的根葉濕度,利用膜下暗灌或覆蓋地膜等方法,降低病蟲害的生存條件。其三是及時處理已發生的病蟲害,減少病蟲害向周邊蔬菜傳播和蔓延。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設施農業發展引發蔬菜種植中病蟲害的眾多問題,需要在適當的時機和適當的策略實現病蟲害防治。因此在科學的指導下,做好設施農業蔬菜種植前準備工作,過程中的田間管理工作和綠色防治工作,才能降低產生病蟲害的概率,保障蔬菜供應量和品質,提高蔬菜種植經濟效益,實現設施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仲蓮.設施農業發展與蔬菜病蟲害防治策略[J].農民致富之友,2019(7):108.
[2]丁文玲,郭敬華.設施農業發展與蔬菜病蟲害防治策略[J].農技服務,2017,34(16):45.
[3]成文華.淺談大棚蔬菜病蟲害發生特點及防治對策[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7(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