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動物實驗是生物化學實驗教程中一個必不可少的實訓過程。通過動物實驗教學不僅驗證和鞏固理論知識,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并能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嚴謹求實的科學工作態度。文章從護生在動物實驗中的困境、進行心理調適的必要性和面對學生實驗心理問題如何調適等進行探討,從而使學生持有良好的心理狀態,教學中不斷提高質量,以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護理專業? 動物實驗? 心理障礙? 對策
生物化學是基礎醫學中重要的必修課程之一,與醫學各科密切相關。實驗教學是生物化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護理專業學生學習掌握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重要學習方法、學好專業課基礎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而動物實驗是護理專業生化實驗教學的內容之一,為后續的基礎醫學以及護理基本知識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學中,動物實驗以其獨特的直觀性加深了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通過動物實驗,對學生的職業素養形成起到極大的作用。但在實驗教學中,由于缺乏相應的生活經驗,學生的動手能力普遍較差,使得學生在接觸動物實驗的初期存在明顯的焦慮和心理壓抑,導致學生對動物實驗有抵觸心理而無法順利開展實驗教學,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因此,教師對學生心理困境的關注和如何進行相應的心理疏導顯得很重要。
1.護生在動物實驗中的困境
受條件的限制,我校生物化學實驗動物主要以家兔為主,開展一些基本的操作訓練。如家兔耳緣靜脈注射,家兔心臟抽血制備血清,家兔的解剖等,通過動物實驗,讓學生在沒有學習基本的護理操作,提前做一些與護理有關的操作(如靜脈注射、無菌操作、手術刀等),動物靜脈注射是臨床上靜脈穿刺的基礎,這也是臨床上對患者護理的基本操作。教學中大多數同學能以健康心態面對實驗任務,有少部分的學生常常害怕動物,具有恐懼心理,堅決不動手,怕被動物咬傷或抓傷等。另外有極少數同學對動物又愛不釋手,不忍心動手的情況常常出現,嚴重影響了整個實驗的進程。
2.對學生進行心理調節的必要性
生物化學實驗課需要用家兔的血液和組織進行實驗,學生在實驗中經常會出現一些特殊的心理問題。比如剛剛接觸家兔感到新鮮好奇,抱著家兔舍不得,同時又膽怯害怕,動手操作起來縮手縮腳的,不敢操作,動物稍一掙扎,有的學生就嚇的大叫,甚至將固定家兔的手松開,很難控制緊張的心理等。致使學生無法正常的實驗操作,影響學生的動手能力獲得受到限制,理論與實踐不能有機的結合。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問題,對學生的心理障礙進行分析疏導,以提高實驗課的教學效果。
3.重視學生的實驗心理問題,做好心理疏導
在實驗教學中,實驗教師必須正確了解學生的心理問題,隨時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做好必要的心理疏導和調節。
3.1 疏導學生的心理,使學生克服恐懼
我校護理專業生物化學實驗課程安排在入學第一學期,學生在入學前從未接觸過實驗動物。由于護理專業的學生女生占比大,男生占比少,所以她們對實驗動物存在著一種恐懼心理。這樣就導致大多數學生自己不動手操作,而是在旁邊看著其他同學或者男生進行動物實驗的基本操作。甚至在課堂上還出現個別學生抱著家兔哭泣、害怕別人傷害它,不忍心動手等現象,不能完全達到教學目的和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鑒于以上情況,實驗教師在上實驗課前,做好充分準備工作,對學生進行必要心理疏導,培養學生正確的實驗動物觀。實驗課前收集好動物實驗操作的視頻讓學生觀看,如家兔的捉拿和固定,家兔耳緣靜脈注射等,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消除學生對動物的恐懼心理。另外要求學生在進行實驗操作時必需穿白大褂和戴橡膠手套,做好防護,避免被動物抓傷,增強學生的安全感。實驗教師還要準備好酒精和棉簽等消毒藥品,一旦學生被家兔抓傷,能夠及時消毒處理,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
3.2規范實驗操作,幫助學生克服緊張心理
在實驗教學中,教師在巡視時發現有的學生從來不主動自己動手做實驗,只是在一邊看著其他同學操作,完全充當著旁觀者的角色。有的學生即使親自動手操作,也是畏首畏尾,特別是當實驗教師在旁邊觀看時,會更加緊張,手還不自覺的抖起來,使得正常的操作變為不正常,甚至出現一些錯誤;還有的學生操作結果出來不管成功與否,對結果不做記錄分析,常常導致實驗過程不規范。針對這樣的心理障礙,實驗教師應發揮主導作用,認真做好操作示范,耐心做好指導工作,詳細講解,讓學生多練習操作,及時糾正錯誤,手把手教會學生正確的操作,使他們掌握要求的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項[3]。多鼓勵學生,消除顧慮,逐漸增強自信心,從而消除緊張心理影響。因此,作為一名護理醫學生除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外,還應具有健康的個性和良好的心理調適能力,將來走上臨床工作崗位才能夠正確處理好護醫、護患關系。
3.3嚴謹作風與人文關懷
在生物化學實驗中,涉及到儀器的使用、試劑的精確量取及很多對照實驗,需要學生具有嚴謹的工作態度去操作,才能提高實驗成功率。如進行肝中酮體的生成和琥珀酸脫氫酶的作用及其抑制實驗,需要用家兔的肝臟和肌肉制作肝勻漿和肌勻漿液,學生用注射空氣栓塞法處死兔子,由于學生第一次使用注射器,操作起來很不規范,手一把的握在針筒上,或者手指任意搭在針尖上,沒有一點無菌觀念;針頭打進血管也不固定針頭,致使針頭脫落血管流出很多血。針對以上情況,教師應及時給予糾正,示范正確的注射器握持方法,要求學生托住針頭部分,注意手指不能碰到針尖,要有無菌的觀念,注意使針尖斜面朝上,并且與針筒的刻度在一條線上,保持兩點一線,以便在操作中能及時看到注射量。注射時以45度角進針,進入血管后盡量與皮膚保持水平,并用手指夾住注射器針尖與兔耳部,防止滑脫,逐步培養學生的無菌觀念和嚴謹科學作風。另外空氣栓塞處死家兔后學生看到動物痛苦的模樣,讓同學們認識到在護理輸液時,不能將空氣打入病人血管中,否則會導致嚴重后果。通過本次實驗課使同學們認識到今后在工作中關愛病人、嚴格執行護理操作規范是非常重要的。在生物化學動物實驗中培養學生要正確、溫和的對待動物,杜絕虐待行為,如抓取、固定動物時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認真對待實驗,尊重實驗動物的生命,在實驗過程中培養醫學生的人文關懷素養。
總之,生物化學實驗是護理專業的必修內容、理論知識學習的補充和擴展,幫助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為后續的醫學課程所必需的實驗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要想取得滿意的實驗課教學效果,實驗教師應關注并及時了解學生心理狀態,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增強學生的心理調節能力,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使他們成為既有專業技能,又有健康心靈的醫學人才。
參考文獻:
[1]呂士杰,王志剛.生物化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9.
[2]范曉旭,姜文博.高校學生對動物實驗的心理困境與解決對策[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7(05):139-141.
[3]李進濤,王利梅,角建林等.醫學實驗動物學課程教學實踐與思考[J].基礎醫學教育2016(08):633-635
[4]陸莉,薛明,李曉蓉等.機能實驗教學中融入實驗動物倫理觀教育的體會[J].基礎醫學教育2016(12):994-995.
作者簡介:李瑞群(1975年10月29日-),女,實驗師,本科學歷,從事生物化學和化學實驗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