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后現代主義文化背景下,西方女性主義藝術在藝術史中也逐漸受到關注。以女權為主的女權運動率先在思想活躍開放的西方世界發起。女性主義藝術是體現出男性中心社會中女性的自我覺醒以及覺醒的意義,最開始是針對男權而言的。其中我重點想要分析的是德國/美國女藝術家Kiki Smith作品中的女性主義藝術的特點,本文將會分三個部分對Kiki Smith及其作品進行介紹。第一部分是厘清女性主義藝術的基本概念。第二部分重點的將是對藝術家Kiki Smith作品進行解析,探究她的藝術中有關身體藝術的表達。第三部分簡述Kiki Smith藝術觀點對本人創作的啟示。
【關鍵詞】女性主義藝術? Kiki Smith? 身體藝術
一、女性主義藝術
基于不同的人對女性主義藝術的認知理解有著不同的界定,而在女性主義藝術的內部,也持有很多對女性主義藝術的多元理解。其中,不同理解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1.女性主義藝術要求婦女在性別和權力上享有平等,反對施加于婦女的任何基于經濟、個人或者社會的歧視行為;2.女性主義藝術具有讓女性政治經濟地位得到提升的政治斗爭;3.女性主義藝術的基本目標是推翻男性主導的社會統治和消除對婦女歧視。
二、女性主義藝術的起源與發展
女性主義藝術起源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西方的女性主義運動浪潮,強調民主平等的精神思想內核都非常符合當時的藝術觀念,并借此發展成其中一股十分重要的支流。《為什么沒有偉大的女藝術家?》在《藝術新聞》于1971年第一期中由女性藝術家史學家琳達·諾克林(Linda Nochlin)發表,這在女性藝術史中如驚天巨雷,成為一件標志性事件,在之后的女性藝術研究中這篇文章的發表也是關鍵的一件事。女性主義藝術家們也是從這時開始對藝術領域中的男權藝術進行挑戰,肯定女性主義藝術的成就,敢于提出不同于以往男權藝術觀點的女性主義藝術觀點。比如在這次事件中琳達·諾克林(Linda Nochlin)就不僅提出了藝術史中為什么沒有婦女位置的質疑,還指出藝術觀點以男性藝術觀點為主流這種在藝術史領域中藝術觀點不完整的現象。同時,琳達希望藝術主流從此接納女性主義藝術。
三、奇奇·史密斯(Kiki Smith)女性主義作品中身體藝術的特點
(一)奇奇·史密斯(Kiki Smith)的創作背景。奇奇 1954年生于德國紐倫堡,她在20世紀八十年代初在美國開始自己的藝術生涯。材料的使用是奇奇一貫所擅長的,在其創作豐富的媒介表現形式中,材料在她的手中具有足夠的靈活性,可以在她的作品中得到最貼切的表現。生活中常見的普通材料如:玻璃,紙張,瓷器,青銅和樹脂等等,奇奇對這些材料的質地,光澤,比重和其他特征有著獨特的見解。材料在她的作品中訴說著不同的語言,因此觀眾觀看作品時出現的情緒也會受到這些不同語言的影響。
(二)奇奇·史密斯(Kiki Smith)作品中身體藝術的特點。奇奇作為一名女性藝術家,她有敏銳深刻的觀察能力來對事物進行觀察,她的作品表達清晰通常能夠命中中心問題。奇奇關注各種與女性有關的社會問題,比如虐待女性,性別歧視,艾滋病等等。在奇奇的作品里女性形象是經常被使用的,從女權主義者的角度來看,奇奇的身體藝術是一種充滿政治意味的表現,奇奇認為身體本身就是故事的表達載體,她的創作大部分專注于身體的表達。
《Tale 童話》是奇奇最具爭議的作品之一,在這件作品里,女人的四肢撲倒在地,以爬行的姿勢出現,身后有一個長長的排泄物。這件作品的內容讓人們感覺到羞恥甚至想要回避,但這件作品會讓人們對奇奇想要隱藏在其中的出發點生出悲憫之情。什么樣的主題是會讓女性感到很敏感,什么事是會讓她們在除自身之外感到尷尬羞恥的事,這些問題都是奇奇在作品里試圖為我們揭示的。奇奇的作品能給人真實而又混亂不堪的復雜感受,她想讓你赤裸裸地面對身體、血液和痛苦的存在。
在《無題》這件作品中,奇奇以一種觀察生物系統的方式觀察人體,并以標本學的樣態呈現。奇奇收集了許多人們的分泌液,比如尿液,精液,眼淚等等,并將收集到的分泌物分開放到十個瓶子里。在這十個瓶子中,每個瓶子都有不同的分泌物名稱。當觀眾看到作品時會對此產生興趣還是認為它是令人不悅有傷大雅的存在?奇奇的作品會讓我們對肉體進行重新的看待和思考。肉體是否具有其他的意義?或者它沒有意義,但它意味著一種實際存在的情況。除了我們人為的給肉體賦予了那些我們所以為的意義之外,它也會讓身體分泌各種不同的分泌物,并且肉體也會產生損傷,死亡等等。這時存在無限地接近了物理的現實,現實也逐漸趨近于塵埃。盡管奇奇的作品充滿熱情,但它們總是給觀眾帶來無法預測和強大的影響力。正如她所說,她有時不懂藝術,她只是簡單地看待她的作品,奇奇也會對藝術的產生和普通人一樣的好奇,藝術對她而言并不復雜。
四、奇奇·史密斯(Kiki Smith)的女性主義藝術對個人創作的啟示
奇奇的很多藝術作品把被欺凌,流血,排泄和生育這些女性身體在物質層次上會遭到的經歷很真實的在作品中呈現出來,非常直白和大膽。這些鮮明的女性特征都成為了她藝術創作的源泉。同為女性,她對女性身體藝術的材料運用和語言表達是我所欣賞和敬佩的,在生活中處處都有我們可以選擇創作的材料和主題。她的女性主義藝術對于我們理解自身以及自我意識的覺醒有很大的影響。當代女性主義藝術作為一種藝術文化主體已經在推動社會發展和人類的進步,成為了當代一種活躍的社會力量,并且與此同時女性主義藝術也作為一種新生代的精神力量灌注到社會各個領域之中,使藝術的邊界愈發寬泛。因此,女性主義藝術在當代藝術中的獨特表現也是需要我們關注和探索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廖雯.不再有好女孩:美國女性藝術家訪談錄[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2]格里塞爾達·波洛克.分殊正典:女性主義欲望與藝術史書寫[M].江蘇鳳凰美術出版,2016.
[3]西蒙娜·德·波伏瓦.第二性.(鄭克魯譯)[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
作者簡介:劉瑩瑩(1996年5月-),女,漢族,陜西漢中人,公共藝術碩士學歷,研究方向:公共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