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珍
摘 要:小麥產量在中國占據主導地位,在其栽培技術不斷進步基礎上,研究人員對綠色小麥栽培技術有了更新的認識。該文探討了綠色小麥栽培技術推廣的重要性,分析了其推廣方式,以及田間管理方法,旨在為中國的農業經濟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綠色農產品;技術推廣;田間管理;精準農業
1? ?綠色小麥栽培技術推廣的重要性
1.1? 提高產量效益
在光照、水質、土壤等相同的自然條件下,綠色小麥比普通小麥的品質要高,表現在營養價值、口感上更勝一籌,銷售前景大好,供不應求,所以加大種植面積,配合科學的栽培技術,不僅使農民獲得了更多的收益,更帶動了整個產業鏈,大力推動了農業發展。
1.2? 促進經濟發展
綠色小麥,是在普通小麥基礎上研發的新型品種,而且符合我國的可持續發展,在產量上,比普通小麥產量高,而且研究表明,相對于普通小麥,食用綠色小麥的人體質有所增加,這就更足以說明綠色小麥對整個農業產業鏈有著重要影響,它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動我國的經濟發展。
2? ?加強綠色小麥栽培技術推廣
2.1? 加強綠色小麥宣傳力度
想要大力推廣栽培技術,要格外重視宣傳工作,大部分城市居民中,食用綠色食品的觀念已逐漸深入人心;在部分農村地區,人們的認識理念還有所欠缺,并沒有意識到綠色小麥的市場及前景。因此,相關部門應利用多種手段進行宣傳推廣,例如:宣傳海報、電視廣播、微信公眾號等形式,大力宣傳綠色小麥栽培技術,提高農民對此技術的認知和了解,使其明確通過正確科學的栽培方式,可以獲得更大的收益。
2.2? 加大綠色小麥扶持力度
想要得到更好的推廣效果,有關部門必須加大扶持力度。一方面,可以設立相應的福利政策,加強其推廣力度,利用資金、技術上的支持,調動農民自主學習的主動性,提高栽培技術的應用效果。另一方面,邀請技術人員、專家等進行現場技術指導,問題講解,實現技術的推廣[1]。
3? ?綠色小麥的田間管理
3.1? 合理選擇種植土壤
合理良好的土壤是小麥生長過剩中健康生長的重要條件。其實,無論是小麥還是其他的農作物,種植前均要勘察,選擇合適作物的土壤環境,結合當地的氣候環境、自然條件,挑選土壤肥沃、土地平整、利于排灌的位置。此外,水分對于小麥也非常重要,據研究顯示表明:生產一千克小麥需要1-1.2千克左右的水,其中35%是由地面蒸發,所以不同時期的澆灌,對小麥來說十分重要,更何況在山東地區,小麥越冬期較長,檢測土壤水分至關重要,要做到表土上松下實,注意及時預防春旱,從而有利于小麥健康生長。
3.2? 合理控旺促弱
在綠色小麥生長過程中,合理的掌控旺苗與弱苗的平衡生長,也非常重要。
促弱轉狀。當小麥葉子顏色偏弱、葉蘗同伸關系混亂時,很有可能是施肥不足造成的,出現此情況時,應及早施肥,干旱時期應以澆水、尿素和微量元素相結合,來增強麥苗抵抗力。
控制旺長。針對有旺長趨勢的麥苗,在入冬之前應當實施鎮壓,旺苗期葉子呈細長狀,拔節期過后,發生倒伏現象。因此,最好在返青階段就將此類苗鎮壓,從而有效抑制基苗過幅增長。
3.3? 防蟲防病注意事項
在綠色小麥田間管理過程中,病蟲害有效的預防和治療對小麥的產量有著重要的關系,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3.3.1? 除草
盡可能的在冬季之前完成除草工作,尤其是單子葉雜草,比如野麥子等,一定要在年前完成防治,由于天氣等原因沒有防治的,春季除草可以作為輔助,但是最晚在小麥起身期以前。方法:節節麥多的地塊可用甲基二磺隆防治,雀麥多的地塊可用氟唑磺隆防治,其他類雜草可使用苯磺隆水分散顆粒溶水,均勻噴灑在雜草上,達到最佳的除草效果?;蛘呤褂绵绶曰锹】蓾裥苑蹌﹥端?,均勻噴灑即可。如果土壤濕度不佳,可加大用水量。
3.3.2? 蟲害防治
在小麥生長期間,蟲害最常見的是地下害蟲和地上害蟲,地下害蟲有螻蛄、蠐螬、金針蟲,地上害蟲有蚜蟲、麥蜘蛛、吸漿蟲。地下害蟲防治方法為:用辛硫磷乳油兌水拌種,效果良好。后期若發現蚜蟲、紅蜘蛛等蟲害時,可用吡蟲啉可濕性粉劑加高效氯氟氰菊酯兌水、5%阿維菌素均勻噴灑即可[2]。
4? ?精準農業綠色小麥栽培技術推廣與田間管理
綠色小麥栽培管理系統通過對互聯網技術的有效應用,能夠和綠色小麥產銷一體化信息管理平臺開展有效對接,完成對各項栽培操作的指導,以及對農業生產相關信息的填報和查詢管理等,通過移動端APP可開展有效的生產數據實時輸入操作。
4.1? 合理設計精準農業小麥栽培管理系統
4.1.1? 管理平臺設計
為了更好的迎合綠色小麥栽培的完善、精準數據報告需求,以及相關管理機構和技術研發機構針對農業生產的技術指導要求,需要展開農業生產管理平臺設計操作。此平臺采集的各類農業生產相關數據,均會同步到綠色小麥產銷一體化管理系統中。具體設計過程中,需要利用到J2EE多層體系架構,包括農業生產操作監督管理、技術指導及栽培方案管控、數據反饋分析、數據統計。
4.1.2? 移動管理APP設計
針對APP的設計部分來講,需要利用掌務通等平臺開展二次開發設計操作,不僅可實現對上報內容的巧妙設計、且可以經由二次擴展的方式,完成對數據填報信息的有效檢驗及監督管理。栽培管理APP的功能具體有:合理分配農機任務,并將農機播種和栽培相關操作記錄下來;針對栽培過程中的肥料使用狀況進行管理,例如使用的效果及種類等;將各類農用除草方法的預防控制種類以及具體應用量記錄下來;記錄各類病害及蟲害的種類及防治辦法,以及防治效果等,也需要記錄使用的農藥種類和具體使用量。
4.1.3? 小麥產銷一體化管理系統
傳統的產銷一體化管理系統已經難以滿足現代綠色小麥精準栽培需求,但原有的資料保護模塊依舊可發揮較高實效性,可為相關系統開展的各環節工作提供數據支持。具體操作過程中,可利用栽培管理平臺將相關數據同步到綠色小麥產銷一體化管理系統中,達到農業生產信息跨系統共享的目的。
4.2? 確保精準綠色小麥栽培技術推廣實效性
確保農民認同并支持所開展相關工作,是開展精準綠色小麥栽培技術推廣工作的關鍵步驟。因此,政府有關部門應重視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和手段,包括發布相關文件、印制宣傳手冊或者開設技術指導站點等方式,引導廣大農民更為深入的了解此項技術的優勢及能為其帶來的益處。同時,應確保各文件有效傳達到各農民手中,村級領導需要組織各管理人員召開相關會議,對文件進行詳細的解讀,引導農民更主動、積極的接受現代精準農業技術。
5? ?結論
總之,種植綠色小麥不僅可以給農民帶來更好的收益,同時也對農業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因此,綠色小麥栽培技術的推廣及其田間管理的優化,都有著較強的可行性,完全可以在農業管理、生產中去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