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憲華
【摘要】“1+X”證書制度,是基于國家建設發展和推動就業的需要,是調和企業對人才的技術需求與高校畢業生技術能力不一致的手段。為推動“1+X”證書制度,或者“雙證書”制度的實施,國家有關職能部門出臺了許多文件,但是效果不盡如人意,說明在制度推動過程中遇到了阻力,在實踐中顯示這種阻力具有復雜性、不易調和性,且在發展的過程中可能一定程度上偏離了設計初衷。
【關鍵詞】 1+X ?雙證書 ?資格證書 ?職業教育
2018年11月7日教育部舉行發布會。在發布會上,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王繼平表示,職業教育將實施“1+X”證書制度改革。專家指出,“1”應該是指學歷證書,“X”應該是指代表某種技術技能的資格證書,不同的專業對應不同的資格證書。以前還有一種說法,叫“雙證書”制度,即學生畢業時要獲得一個畢業證和一個職業資格證。而現在的“1+X”中的“X”從字面意思上是否也可以理解為學生至少要獲得一個專業技術技能證書,鼓勵獲得多個證書。
“1+X”證書制度,或者“雙證書”制度(以下統稱“1+X”證書制度)在我國,從萌芽到發展已經出現很長一段時間了。教育部國發[1994]39號文《國務院關于<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實施意見》中提到“在全社會實行學歷文憑和職業資格證書并重的制度”。 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提到“在全社會實行學業證書、職業資格證書并重的制度”。教育部教高[2006]16號文《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到 “推行‘雙證書制度,強化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使有職業資格證書專業的畢業生取得‘雙證書的人數達到80%以上。” 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到”積極推進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制度,推進職業學校專業課程內容和職業標準相銜接。”教育部教職成〔2015〕6號文《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提到“職業院校要加強與職業技能鑒定機構、行業企業的合作,積極推行‘雙證書制度,把職業崗位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和職業素養融入相關專業教學中,將相關課程考試考核與職業技能鑒定合并進行。”
從一系列政府文件里可以看出國家和教育部對“1+X”證書制度的重視。這也是從國家建設人才建設需求為出發點的必然結果。國家推動“雙證書”制度至少已有二十四年,而且該制度也已成為各高校專業培養方案的固有內容,然而我們目前所看到的情況是,大多數高校的“雙證書”制度成為擺設,無法有效實施,達不到國家在該政策建設上的初衷。這一現象也早已被發現,許多人也發表了不同的看法。有的從職業資格證書本身問題入手,認為職業資格證書魚龍混雜,參差不齊,職業技能鑒定標準不能與企業行業一線技術同步發展,企業認可度低,學生獲取證書的動力小。有的從學校層面的問題入手,認為教學內容與職業資格證考試內容脫節嚴重,增加了學生考取的難度。有的從校企合作層面入手,認為企業相對于學校更能掌握資格證書的考試精髓,通過校企合作能提高學生考取資格證書的能力和積極性,但是企業的利益驅動不夠,積極性不足。有的從國家層面問題入手,認為當前職業資格證書的體系和制度不夠完善,法規、措施和制度不配套。也有人研究了國外相近制度的現狀,比如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將職業資格證書的獲得作為學生進入學歷教育階段學習的入學資格之一,獲取不同的職業資格證書,可以得到入學加分或免試的待遇;日本、德國、韓國等國將獲得職業資格證書作為學生結束學歷教育走上工作崗位的條件之一;歐洲在職業資格認證制度上具有系統的體系,在歐盟內部具有統一性互認性,提高了資格證的權威性和受認性。
綜合各種資料看,在“1+X”證書制度研究方面,目前還沒有系統的、符合我國國情的理論研究和有效實踐,迫切需要加大這方面的研究力度,形成可推廣、可借鑒的研究成果,使之能夠為高等教育特別是高等職業教育制度性改革提供有力依據。
國家與教育部發布了一列文件與政策來推動“1+X”證書制度,是基于國家建設發展和推動就業的需要,是調和企業對人才的技術需求與高校畢業生技術能力不一致的手段。國家對政策的持續推動,說明國家對“1+X”證書制度“愿景”的肯定和認可,也說明在制度推動過程中遇到了阻力,在實踐中顯示這種阻力具有復雜性、不易調和性,且在發展的過程中可能一定程度上偏離了設計初衷。初步認為,以下問題需要考慮:
(1)國家、學校推動“1+X”證書制度的良好初衷與學生抵觸而使學校容易產生違規風險的矛盾。前些年,本科院校中把英語四級證書與畢業證掛鉤,受到學生的挑戰,被認為違規。大多數的高職院校在推進“1+X”證書制度方面受到國家的鼓勵,且自身也有較大的意愿,但是沒有明確的制度支持,容易受到學生意愿的挑戰,讓學校處在違規風險之中。
(2)職業技術資格證書的多樣性和企業認可度低的矛盾。早期的職業資格證書林林總總,存在“考”“用”脫節的矛盾,考試機構積極推進,但是在企業方面認可度卻比較低,從而影響了學生的獲取意愿。
(3)學生獲取職業技術資格證書的積極性與獲取成本之間的矛盾。一些受認性比較高的技能證書,動輒萬元的獲取成本,成為阻礙學生獲取證書的主要攔路虎之一。
(4)高校課程教學內容與職業技術資格證考核內容脫節的問題。為了就業考慮,在專業培養方案的設定上,課程內容覆蓋面廣而淺,而職業資格證書考核內容卻是相對窄而深。學校教學難于與證書認證有效對接。
(5)如何通過學分制推動“1+X”證書制度實施的問題。需要探討證書替換學分的機制,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這里又涉及到學生自主考取的證書換取的學分學校如何收學費的問題。
(6)如何通過校企合作推動“1+X”證書制度實施的問題。企業在“1+X”證書制度中應該起到關鍵作用,進一步從“1+X”證書制度角度落實校企合作是需要考慮的主要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