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
摘要:水平井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項鉆井技術,能有效擴大泄油面積,提高單井產量,已經成為油田開發中后期動用剩余可采儲量、改善油田開發效果、提升原油產量和經濟效益的一項重要手段。水平井鉆井基本上位于老舊油田,儲層環境變化比較快、油水關系也相對較為復雜,同時由于受工藝技術水平以及地質環境限制,實際鉆井與設計的井眼軌跡存在較大出入。如何有效提高水平井井眼軌跡控制的精度,提高水平段油層鉆遇率,實現油氣田的有效開發,是目前各油田所關注的重點課題。為此,本文對提高水平井油層鉆遇率的精確入靶技術、鉆井軌跡跟蹤調整技術、隨鉆測井地質導向技術、氣測值判斷技術等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水平井;油層鉆遇率;技術研究
1 引言
水平井作為一項新的鉆井技術,對老舊油田的二次開發具有重要意義,水平井可以有效擴大泄油面積,提高單井產量,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但是,如何提高水平井油層鉆遇率,使油田得到更有效的開發,是水平井開發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也是實現油田可持續開發的重要技術保障。
2 影響水平井油層鉆遇率的因素分析
2.1 準確入靶因素、
準確入靶是水平井鉆井技術的關鍵,是控制水平井經驗軌跡的前提。影響水平井準確入靶的因素包括地質環境及鉆井工具因素。如在水平鉆井過程中,遇到油層較薄、地層傾角不夠穩定、注采井網密集、隨鉆測量隨鉆測井儀器的精確度較低等,都可能造成水平井難以準確鉆入靶點。在多種情況下,即使準確鉆入靶點,但是由于傾斜角的控制因素都會造成水平井井眼軌跡鉆出產層,達不到水平井的鉆井目的[1]。
2.2 軌跡控制因素
水平井入靶后,由于地層因素的不確定性及隨鉆測量儀器所存在10-15m的測量“盲區”,都會導致水平段的井眼軌跡隨時都會鉆出產層。由于水平段具有接近90°的井斜角,一旦鉆出產層,需要在產層外穿行20-30m的距離才能重新鉆入,油層鉆遇率有所降低,軌跡控制因素也是水平井鉆遇率的重要因素。
3 提高水平井鉆遇率的關鍵技術分析
3.1 精確入靶技術
精確入靶技術是指提前30m著陸便可達到精確入靶的工藝技術要求,同時還能起到對巖屑床有效破壞和井眼清洗的作用。在鉆井過程中為了能夠達到精確入靶的技術標準,需要對入靶時著陸點的軌跡進行有效控制,在不做任何調整的前提下準確準確的鉆入設計的方位,并盡可能的做到穩斜探頂,以利于隨之進行的電測、通井及下套管作業,著陸點的井斜角應減小1-2°。由于隨鉆測井儀器在測量上存在的“盲區”會加大井眼軌跡控制的難度,因此著陸井斜角應控制在91°左右,以消除后期作業的不利影響[2]。實踐證明,水平井提前30m著陸有利于靈活控制入靶時的井眼軌跡,在最大限度的保持入靶精度的同時,水平段的長度不受損失。
3.2 井眼軌跡跟蹤調整技術
該技術是指精確入靶后,對水平井段井眼軌跡進行動態跟蹤調整和控制,以提高鉆遇率,其重點技術是對油層的“巖性、物性、含油性、電性”變化情況實施動態監測,防止井眼軌跡穿破油層或鉆入底水區,最大限度的控制井眼軌跡穿行在油層的最佳位置。實踐證明,對于儲層構造復雜的稠油薄層,應“重點關注電阻率及伽馬值的變化,及時落實巖性變化”[3],結合地層的變化情況,及時對鉆井軌跡進行動態調整,確保油層鉆遇率。對于其他類型的儲層結構,應綜合利用鉆井、錄井、三維地震及沉積相等地質資料,可以通過具有針對性的對測量儀器誤差、儲層構造變化、儲層尖滅、儲層巖性物性變化等各種因素引起的儲層變化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必要時可以采用懸空側鉆鉆井技術提高鉆井成功率和油層鉆遇率[4]。
3.3 隨鉆測井地質導向技術
主要采用MWD和LWD技術對自然伽馬及電阻率曲線進行測量以反映出儲層的巖性變化,在實際鉆井作業中,隨鉆測井儀器所采集的信息存在一定滯后性,如在鉆入薄油層時如果隨鉆測井資料顯示井眼軌跡已經偏離油層,實際上鉆頭已經可能已經鉆入非油層達到了8m以上的距離。因此在鉆井實踐中,可以結合鉆時錄井、巖屑錄井、熒光錄井、氣測錄井等綜合錄井技術資料,根據儲層上下圍巖的巖性所存在的差異性,分析判斷并控制井眼軌跡,提高水平井的油層鉆遇率。
3.4 氣測值判斷技術
氣測值判斷技術是指快速色譜技術在薄油氣層的發現、泥漿中加入添加劑的情況下對真假油氣層進行辨別,該項技術具有反應速度快、測量靈敏度高、使用成本低等特點,在預探井、水平井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其原理是通過將鉆井液所攜帶出的油氣信息進行技術脫離、采集和色譜柱分離,各種組分經過氫焰燃燒后所形成的不同離子流轉換為脈沖電流信號,再利用計算機技術將其轉換為單組分濃度值(ppm)的分析檢測過程。該技術可以連續快速的檢測出鉆井液中所含有的烴類(C1-C5)的組分含量,運用全烴、重烴、輕烴組分含量的變化及其相互關系較好的識別油氣層,并據此對水平井的井眼軌跡實施控制,以達到有效鉆遇油層、提高鉆遇率的目的[5]。實踐證明,氣測數據資料迅速而準確的反應出儲層變化情況和地層特征,對動態控制井眼軌跡、提高油層鉆遇率具有重要意義。
4 結語
綜上所述,提高水平井的油層鉆遇率是一項復雜的綜合性技術,第一,對施工區塊的完井技術資料進行進行認真收集、整理和分析,對地層構造、油藏類型、砂體展布形態及油層平面的變化規律進行研究,并據此對靶點和井眼軌跡進行工程技術設計。第二,以井眼軌跡設計為基礎進行構造研究,主要是對施工區塊已經完井的有定深度、標志層深度、補心海拔高度計算出鉆井目的層的海拔高度值,在此基礎上繪制出油藏剖面圖及地層構造等值線圖,并對水平井的構造變化情況進行預測分析,收集的鄰井資料越多,分析預測值就越準確。第三,對目的層的上下圍巖巖性通過鉆時錄井技術、巖屑錄井技術、熒光錄井技術、氣測錄井技術所取得的資料進行分析判斷,提高水平井的入靶率和油層鉆遇率。只有在鉆井過程中,實時動態調整調整和有效控制井眼軌跡,才能達到提高水平井鉆遇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雷宇田,韓詹,李衛兵 等.提高水平井油層鉆遇率方法研究[J].新疆石油科技,2014(1):7-9.
[2]于蓬勃,劉美娜.提高水平井油層鉆遇率研究與實踐[J].山東工業技術,2014(20):74.
[3]夏進軍.提高水平井油層鉆遇率研究與應用[J].中國科技縱橫,2014(17):161.
[4]徐明友.提高超薄油層水平井油層鉆遇率技術的應用——以江漢油田浩平1井為例[J].江漢石油職工大學學報,2011(1):3-5,15.
[5]朱軒祿,王浩,陳再鵬.水平井提高砂巖鉆遇率的措施和方法[J].中國化工貿易,2019,11(1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