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鄰暘 張賽
摘? ? 要:當今社會,計算機網絡深深影響著許多行業的發展和進步,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也越發的離不開它。隨著時代的發展,計算機網絡的應用逐漸變得廣泛,雖然它給人們帶來了很多方便,但同時也帶來了不少的信息安全問題,社會各領域人士對此非常重視。若是有如信息泄露這樣的信息安全隱患問題在計算機網絡應用中出現,極易產生非常嚴重的損失。本文從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問題的角度出發,提出針對性的防護對策,希望能為計算機網絡相關行業防范信息安全隱患提供幫助。
關鍵詞:信息安全;計算機網絡;防范;保護
引言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互聯網信息安全問題也呈現出日益凸顯的趨勢,對社會各個領域也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并受到了來自社會各界廣泛的關注。在信息化時代,人們對計算機網絡的依賴程度越來越明顯,不僅計算機的應用程度有所上升,而且很多的計算機用戶都習慣于將一些機密文件和隱私放到計算機中存儲,如果計算機互聯網一旦出現了信息安全的問題,那么便會給計算機用戶的隱私安全帶來一定的影響,甚至還會造成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所以,為了避免此類情況的發生,則需要采取相應的防御技術,保證計算機網絡的信息安全。
一、計算機互聯網所面臨的信息安全問題
1.計算機系統本身所面臨的信息安全問題
由于計算機互聯網具有一定的開放性,不僅能夠實現國內的信息傳播,還能實現世界范圍內的信息傳播,再加上因特網依靠的是TCP/IP協議,安全性相對較差,所以便很容易導致計算機系統本身受到不法分子的攻擊,使得大量計算機用戶的數據被盜或是被篡改。
2.不法分子帶來的信息安全問題
作為目前計算機網絡所面臨的巨大挑戰之一,不法分子的惡意攻擊,同樣會給計算機用戶的隱私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一般情況下,不法分子的惡意攻擊被分為兩種:一種是主動攻擊,另一種是被動攻擊。黑客在發起主動攻擊時,往往會借助于各種各樣的攻擊方式,對計算機用戶的信息進行有選擇性的攻擊,破壞性和危害性極大;而被動攻擊時,盡管不會破壞計算機用戶網絡的正常運行,但是卻能對其中的有價值的信息進行部分截取、破譯或者攔截,同樣能夠帶來一定的風險。
3.計算機病毒帶來的信息安全問題
除了不法分子發起的惡意攻擊以外,計算機病毒所帶來的信息安全問題,同樣不容忽視。計算機病毒具有隱蔽性強以及傳播性快等特點,在對計算機用戶的電腦硬盤數據進行破壞時,往往都不易被察覺,所以帶來的破壞性也是極強的。
二、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問題的防護對策
1.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層面的防護對策
(1)身份驗證技術。身份認證技術通過查證核實網絡用戶的身份,可以有效的防止非法用戶訪問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現今行業內有HTTP身份認證和IP身份認證等常用身份認證技術,網絡用戶的身份在通過這些技術的認證后,經由服務提供者對驗證信息予以審核通過后,用戶才能在網上閱讀瀏覽信息。(2)數據加密技術。利用數字對數據進行組合和排列,數據加密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增加數據的安全性,相當于給數據加上了一把鎖,當使用者的身份為合法時才能夠進入系統中查看信息。現今,私鑰加密和公鑰加密是運用范圍較為廣泛的兩種加密方式。這兩種方法的使用有一點差別,私鑰加密有解碼的作用,而公鑰加密在使用時需要加密和解密這兩個秘鑰,加密很大程度上保護了數據的安全,使得信息被盜竊和篡改之類的問題得到了有效的扼制。(3)入侵檢測技術。當網絡系統中出現不正常的現象時,入侵檢測技術能夠自動觸發運行保證系統安全,使得病毒對數據的侵蝕損害在極大程度上減少。即使在工作運行的時候,入侵檢測技術也能夠及時應對病毒在外部與內部同時發起的攻擊,有效的保護網絡信息安全。現在這項技術一直沒有停下升級的腳步,發展勢頭良好,并在入侵檢測、智能入侵檢測和全面安全防御方案等方面著重開發,并且都能有效防護網絡安全.
2.法律法規的可靠支持
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的管理需要具有相應的法律法規來予以可靠支撐,只有在法律法規的支持下,才能更好地維護計算機的網絡環境安全,保障信息不會發生泄漏。而這對計算機用戶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因此,通過法制保障,能夠使社會各類群體乃至每個個體都能對法律法規進行嚴格的遵守,這樣可使計算機網絡的使用變得更加規范、安全、合理。對于計算機網絡信息管理而言,其在開展過程中需要將法律法規作為依據,我國自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以來,使法律在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管理中發揮著重要的引導和規范作用,同時,該部法律的出臺還能有效威懾不法分子的網絡違法行為,進而保障計算機網絡中的信息安全。因此,計算機用戶在進行網絡信息管理時,也要根據法律法規中的相關規定,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及需求,在信息安全管理中對具有可行性的規章制度及管理辦法進行制定,以便于保障信息安全的規范化管理。
3.網絡安全建設層面的防范對策
(1)建設網絡信息保障體系。安全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持續運行是分不開的,這也是網絡信息安全領域現今的開發方向。不只是要做到安全系統建設的基礎工程,而是要保持不間斷的安全運行,只有這樣才可以構成安全的封閉循環管理,不斷改進安全保障系統。(2)增加網絡細膩安全風險評估內容。網絡時代需要大數據的不只是業務系統,還有網絡信息安全。收集、清洗、歸一大量的實時數據,并對其進行分析、建模、處理,才能夠防范和處理未知威脅與已知危險。防范已知的危險,可以利用知識庫系統、規則庫系統、特征庫系統等來實現這一功能;而對于未知的風險,則可以利用共享危險信息系統的方式,實時學習數據,對數據進行建模,分析數據的安全性。
結論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使其面臨的安全威脅也變得越來越多樣化,如網絡病毒攻擊、非法入侵、數據篡改等,面對這些安全威脅,計算機用戶就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并增強自身的法律意識,通過法制保障、組織保障、團隊建設等一系列的措施,全面提高計算機的網絡信息安全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聶玉成.關于計算機網絡信息管理及其安全防護策略探析[J].電子世界,2019(3):109.
[2]張緒剛.探析計算機網絡信息管理及其安全防護策略[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18(5):156-157,176.
[3]趙蓉英,余波.網絡信息安全研究進展與問題探析[J].現代情報,2018,38(11):11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