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街采為基礎制作出的綜藝真人秀,以直觀豐富的內容、有趣感動的故事,充分展示出街采的魅力,通過綜藝形式展現百態人生。一個個人講述一個個故事,而所有被稱為偉大的故事,都來自偉大的創意,幾乎所有偉大的故事創意中,都有一種人性的展現。
【關鍵詞】街邊真人秀;街訪;綜藝節目
街頭調查性隨機采訪是新聞節目中常見的報道方式,圍繞一個話題,路上行人、街邊市民們生活化、真性情的表達,常常成為受眾津津樂道的話題。以街采為基礎制作出綜藝真人秀,以直觀豐富的內容、有趣感動的故事,充分展示出街采的魅力,通過綜藝形式展現百態人生。本文主要以韓國、日本三檔口碑甚佳的綜藝節目為例,淺談街邊真人秀的看點和亮點。
一、鏡頭對準日常,在節目中看到多樣人生
2019年12月,由媒體未來研究所舉辦的第十三屆媒體大獎各獎項揭曉,韓國TVN電視臺的《You quiz on theblock》獲得“2019 media awards”綜藝部門付費節目內容優秀獎。這是由主持人劉在石和曹世鎬搭檔,穿梭在街頭巷尾與偶遇市民聊天并進行有獎問答的街頭綜藝秀,節目從1%的收視率起步,慢慢進入上升趨勢,最高收視達到3.3%,在觀眾中擁有極佳口碑。
與我們擦肩而過的路人有著怎樣的故事?走出演播室,主持人走進街巷,來到社區、市場、公園、鄉間,隨機與路人聊天、溝通,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生活故事呈現在受眾面前。在這檔每周播出的約90分鐘的節目里,有剛放學的學生、準備就業的職場新人、經營香油磨坊的夫妻、修建庭院的退休老人……他們或煩惱或快樂的生活瑣事,是觀眾們熟悉的日常,有些更是社會性議題的一角。
第26期節目里,制作組去到韓國西南端港口城市木浦市,節目以“我舊抽屜里的大海”為主題,與當地市民聊靠海而生的生活,聊“誰曾是你人生的燈塔”的記憶。這期節目中,入職不久的公務員介紹當地歷史古跡;從事保險行業的職員回想起早逝父母淚如雨下;校園里傳來孩子們奔跑追逐的打鬧聲,12歲的小學生講著未來要做烘焙師的夢想;曾經靠修補漁網為生的老人,四五人一組坐在巷子口說著年輕時打漁生活的艱辛以及漁村里漸漸難尋年輕人的現狀……一座城市的發展痕跡、人們生活節奏的轉變,城市關于人的記憶和人們自己的回憶都呈現在節目中。而木浦這個特殊的地方,承載著人們一段特殊的記憶和情感,節目最后用一幀黃絲帶與一艘船的繪圖畫面定格,含蓄又擲地有聲地打開一個“記憶抽屜”:世越號事件。(2017年3月31日,世越號沉船抵達木浦新港,最后一次航行正式告終。)
節目導演金敏石(音譯)在接受采訪中提到:“我最喜歡的是人生故事題材,所以有了這樣的節目策劃。Youquiz是非常難得一見的節目題材,這么多期節目里,有的催淚,有的好笑,我在其中想傳遞的是‘雖然很累,但也值得生活下去這句話。我喜歡這樣多姿多彩展現普通人喜樂哀愁的節目,會盡自己最大努力為大家呈現最真實的人生故事,也希望觀眾心中能把You quiz定義為是一個傳達多樣人生故事的節目。”
同樣,在日本名為(可以跟著去你家嗎)的節目也備受好評,它是東京電視臺的一檔真人秀跟拍節目,節目組在末班車停運后,隨機訪問路人,用支付打車費用,文換到對方家中采訪的機會。房間角落里的玩偶是誰的?桌上擺放的是誰的照片?冰箱里有什么食材?電視打開的是什么頻道?受訪者做什么工作?為什么這樣生活?隨著鏡頭轉向房間的一個個細節,普通人的個性、或幸福或傷感的故事被講述出來。
一期節目中,編導在下著雪的深夜來到小樽,采訪到一位獨自圣誕夜喝酒,人稱“小樽浜仔”的老人。走進家里,節目發現他過著獨居生活,妻子已經過世多年,房間里擺放著一架琴,電腦里有音樂制作軟件和若千音樂文件夾,老人介紹,自己20年來創作了1759首歌,其中803首獻給妻子。“別人可能看不上我的歌曲,但創作音樂是我活下去的希望和方式。”在采訪中,老人回憶著妻子的愛好、兩人的相識相處以及妻子癌癥確診后兩人四處旅行創造回憶的往事,點點滴滴,讓人動容。
《可以跟你去你家嗎》的制片人高橋弘樹接受中國記者林萍采訪時介紹:我們不去否定一個人的人生,不管他有多么奇特,那些都是他人生的一部分。這樣的理念與節目每個故事結束前響起的主題曲《Let it be》一脈相承,即讓一切順其自然。
不同于刺激性游戲或演播室訪談,街邊真人秀打破距離感,用慢節奏主動走進普通人日常生活,傾聽人們的故事,傳達人們的喜怒哀愁,這樣的節目成為不少受眾的“人生綜藝”,被稱為“充滿人情味的治愈藝能”。
二、不斷完善內容設置,后期制作亮點多多
《You Quiz on the Block》輾轉各地,與市民們見面聊天之余,另一個重要環節就是有獎競答,在目前播出的第三季節目中,抽選一題并答對的受訪者可獲得獎金100萬韓元(約人民幣5800元),沒有答對可以從主持人的背包里隨機抽取商品,這樣的設置也是隨著節目播出日臻完善、不斷進階的結果。
在第一季節目中,參與者需答對5個客觀選擇題,全部答對后到自動取款機現場提取獎金,這樣一來,問答環節時間過長。節目組察覺后進行調整,決定讓問題變少變簡單,既確保了主持人與受訪者的對話時間,提升路人參與的積極性,也可以去見更多的受訪者。對于未答對題目的獎品,也由第一季統一化的物品變為從主持人背包抽獎,獎品包括電視機、平板電腦等各式各樣物品,值得一提的是,主持人背包也慢慢成為節目一大趣味點。
秋刀魚領帶、卷心菜拖鞋、雞腿靠墊、牙刷抱枕、主持人衣架、炸雞帽子配啤酒眼鏡……這些背包里層出不窮的個性獎品,讓觀眾爆笑的同時也化解著受訪者的尷尬。金敏石導演談到這一環節時說:“題目答錯的話,本人覺得可惜,我們也覺得遺憾,在想這時候能安慰人的東西是什么時,想起用抽獎的方式會怎么樣。主持人背包的創意是編導出的,各式創意獎品是制作組在網上全球范圍搜索找到的。”事實證明,這個“背包”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樂趣。
在后期制作上,《You Quiz on the Block》也有獨特的風格。從每期節目的聊天主題到為每一位受訪者制作漫畫式圖片,從開篇音樂和文字選定到用動態插畫表現主持人位置移動用,后期制作為節目增添了更多色彩。
第二季中,第32期節目以一首《Seoul》(首爾)開篇,在首爾的城市畫面切換中提出第一個問題“對你而言首爾是什么”,“是出生的地方”“是第二故鄉”不同人給出了不同答案。隨后的節目里90歲老人、經營理發店25年的店長、等待就業的年輕人、卸任CEO不久的職場人等先后成為答題者,與主持人聊天里講述著自己的人生故事,說著對首爾的記憶、留在首爾的理由、當下的困惑以及未來的憧憬。城市的便利與刻薄并存,不同人留下不同的記憶,伴隨著音樂和街景,讓人思考著一座城市承載了多少人生故事。
在節目剪輯制作上,《月曜夜未央》也是必須提起的節目。這是日本電視臺一檔綜藝節目,節目的定位是“這是一檔對生活中各式各樣的話題,稍微摻和一下又不那么摻和的節目”。該節目被稱為“吐槽教科書”,制作組在主題選定后,走上街頭做隨機采訪向路人拋出問題,記者時常能采到講話有趣行為搞怪的路人。在后期制作時,編導把路人的經典語句做成字幕,通過改變字號字體顏色的字幕、相得益彰的音效等強調重點,最后再進行一針見血的吐槽,成為節目錦上添花的笑點。
“個人年度新聞”“地域之間互相論證”“生活在日本的外國人”等是節目常設段落。在2019年度個人新聞的街采中,記者在澀谷訪問到一位88歲老人并向其詢問長壽秘密,老人答:“做什么都要慢慢的”,后期剪輯在此時分屏,打上大字號字幕:“澀谷新聞:長壽的秘訣是龜速。”老人繼續:“吃東西要慢慢的,比一般人慢3倍,10分鐘能吃完的東西,我吃15分鐘。”節目組吐槽上線,用字幕和冷靜語調配音:“那是1.5倍。”后方觀察室一片笑聲。這檔街邊節目,節奏快,內容容量豐富,吸引了眾多觀眾。
三、街邊真人秀的浪漫與情懷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You quiz on the block》無法像往常走上街頭,第49期節目回到電視臺辦公大樓,以“Dear Mr.Fantasy”的主題采訪節目導演、編導等電視從業者。導演申源浩提到從業心得:在重大社會事件發生后,自己在三四個月的時間里無法繼續工作,那時漸漸意識到不應該回避事件,感受成為其中一份子的心痛是作為社會一員的義務。節目在電視人工作場景和華燈初上夜景的切換下,在這樣一段話中結束:“為了不忘記我們所經歷的事,有一群人將青春作為燃料點燃火苗。如果能讓世界能變得溫暖一點的話,他們甘愿燃燒青春,這是活得浪漫的一群人。”
確實是浪漫的一群人,帶著紀錄片的靈魂,用綜藝節目的手法呈現一個個普通人的故事和無法回避的重大社會議題,在潤物細無聲中引發共鳴,讓觀眾看著這些故事,笑中帶淚、淚中帶笑。
走進人,聆聽人,傳遞人性最本真的善意,安慰人們失落的靈魂,這是街邊真人秀最大的魅力所在。就像《<華爾街日報>是如何講故事的》一書中提到的:所有被稱為偉大的故事,都來自偉大的創意,幾乎所有偉大的故事創意中,都有一種人性的展現。
參考文獻:
[1]陳小赤.“真人秀”綜藝節目火爆熒屏的傳播學解讀[J].青年文學家,2013年26期.
[2]高慧艷.選秀類真人秀節目的傳播學解讀——以“超級女聲”等為例[J].今傳媒,2010年10期.
[3]劉敏.真人秀節目的傳播學解讀[J].中國傳媒科技,2012年16期.
【作者簡介】孫青,河北日報報業集團出版中心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