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磊 林楠楠

摘? ?要:文章對危險品運輸網絡設計的基礎背景進行分析,圍繞模型變量選取、設計與實現雙層規劃函數,對基于雙層規劃的危險品運輸網絡設計進行研究。
關鍵詞:雙層規劃;運輸路線;風險值
當前,城市區域涉及的危險品運輸活動主要有過境運輸和市內運輸兩種。其中,在法律要求與駕駛員選擇的共同作用下,過境運輸通常以遠離市區、遠離人群的環城公路作為主要路徑,因此,風險性相對較低。危險品市內運輸的運行路線則相對復雜,極易與城市居民的生產生活環境產生交叉,進而埋下人員傷亡事故隱患。因此,有必要從雙層規劃的角度出發,對市內運輸的危險品運輸網絡設計進行探究討論。
1? ? 危險品運輸網絡的設計分析
危險品運輸的網絡設計,應主要以市內運輸為作用對象,并將城市主題區域的路網結構作為環境基礎。決定危險品運輸網絡的主體主要有兩個,即城市政府部門和危險品的運輸者。兩個主體的最終決策都會對危險品運輸的路徑、距離產生影響,但其決策的目標與傾向完全不同。對于政府部門來說,保障城市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是關鍵,因此,其在危險品運輸網絡決策中更加注重運輸路線的風險性;對于運輸者來說,縮減活動投入、提高運輸效率是關鍵,因此,其在危險品運輸網絡決策中更希望縮短運輸距離、降低運輸成本[1]。
在此背景下,政府與運輸者存在一定的相互影響與利益沖突。一方面,若政府出于對市民安全的考慮,不予危險品運輸活動通過部分路段,勢必會影響運輸者在路線規劃上的可選擇性,進而導致其難以通過最短路徑、最低投入完成危險品運輸任務;另一方面,若危險品運輸者盲目選擇“捷徑”,而忽視了危險品運輸所攜帶的大量風險隱患,也會對城市社會的和諧穩定產生影響,進而削弱政府的管理效益。據此,若采取目標權重的方法,由于政府與運輸者在決策目標、效益傾向上的差異,很難達到有效的權衡效果,進而難以產出滿足雙方需求的運輸網絡設計成果。此時,將雙層規劃用于危險品運輸網絡設計的描述、設計與實現,可達到更加理想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結合現實情況,政府與運輸者的利益目標并不平等,存在領導與從屬的關系。所以,在雙層規劃結構中,應將政府部門作為上層決策主體,將運輸者作為下層決策主體。
2? ? 基于雙層規劃的危險品運輸網絡設計實現
2.1? 模型變量的選取設計
首先,用G表示城市現有的道路網絡,且G=(V,A)。其中,V為道路網絡的節點集,即不同道路之間的交叉口,A為道路網絡的邊集合,即城市中的不同路段。由此可知,進行危險品運輸的網絡設計,就是以G為空間基礎,在運輸起點與運輸終點間尋找出K條道路,進而通過V,A的數量控制,選擇成本最低、風險最小的優質路徑。
2.2? 雙層規劃的函數實現
結合上述變量設計,即可進行危險品運輸網絡的設計實現。
基于雙層規劃進行危險品運輸網絡的設計時,既可根據城市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各類運算函數的單獨計算,了解危險品運輸的可行性與風險性,又可綜合運用多種函數進行網絡設計,以此達到更好的風險規避與路徑選擇效果,為危險品的安全、合規運輸提供保障[2]。
3? ? 結語
危險品運輸的管控問題相對復雜,既與城市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息息相關,又會直接影響相關企業、運輸者的生產經營效益。在此背景下,應用雙層規劃對政府、運輸者的目標期望進行科學分析,并將其協調運用到危險品運輸網絡設計與實現中,有助于選擇滿足雙方需求的最優路徑,化解雙方的利益沖突。
[參考文獻]
[1]史丹丹,魏明.考慮道路交通管制的危險品運輸路徑問題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9(2):71-72.
[2]王偉,張宏剛,丁黎黎,等.基于車輛限速的危險品運輸網絡優化研究[J].安全與環境學報,2018(6):2091-2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