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闖 王璞
摘? ?要:目前,隨著我國城市化水平日漸提升,作為時代發展的重要標志,大數據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了生產管理模式。鑒于此,大數據被廣泛地應用在城鄉規劃決策中,并且受到有關設計人員的重視,兩者的密切結合使我國城鄉科學規劃有據可依。因此,文章對大數據時代下城鄉規劃的決策理念、應用途徑進行了詳細的論述,旨在為相關業界人士提供有價值的借鑒與參考,從而為我國城鄉規劃決策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城鄉規劃;技術;方法
在信息時代,日常生活離不開大數據的分析,大數據已經滲透到了生活的各個領域,無論是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還是國家的基礎建設以及各個行業的發展,都與大數據息息相關。大數據對當前時代發展的益處顯而易見,在有關城鄉規劃和建設智慧城市等方面,其增強了行動的科學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經濟建設以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
1? ? 大數據為城鄉規劃帶來的機遇
(1)推動城鄉規劃尺度與技術方法革新。一方面,大數據推動了城鄉規劃尺度與視角的變化,以往城鄉規劃數據主要依靠普查與抽樣兩種方式獲取,其中普查數據涵蓋的時間跨度較長,抽樣數據的成本消耗較大,而大數據技術有助于推動城鄉規劃時間尺度的有效縮短、空間尺度的顯著擴大。另一方面,大數據推動了城市研究技術方法的革新,例如運用GIS軟件可有效提高規劃數據采集精度,將GIS/GPS與網絡日志相結合能夠擴大數據采集范圍、提高數據采集的實時性,借助微博、Twitter等應用軟件可獲取城鄉居民活動的空間聯系,采用Google-Map還可完成對城市空間內人類活動情況的制圖分析。(2)促使數據來源與獲取方式日漸多元。一方面,大數據促使城鄉規劃研究中空間信息的來源得以顯著豐富,拓寬了信息來源渠道,在獲取海量數據的基礎上,圍繞針對性問題提取相關“有機數據”進行分析利用,促使數據的真實性得到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大數據時代還推動了城鄉規劃中數據獲取方式的多元化發展,其中“眾包”指將數據調研、數據獲取等業務外包給感興趣的公眾及其他專業人士,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數據獲取效率,進一步拓寬“有機數據”的獲取渠道、提高數據質量。
2? ? 大數據時代下城鄉規劃研究技術及方法的革新與探討
2.1? 規劃研究中現有的常用新技術
城鄉規劃包括基礎圖紙、前期調研、數據分析、研究設計及成果表達5個階段。因其不同階段對應不同的要求及目標,將上述5個階段分為定量分析及美學可視化表達兩方面,以期增強規劃的科學性、嚴謹性、溝通性及美學性,其中前3個階段主要任務為定量分析,后兩個階段為美學可視化表達。定量分析:(1)基礎圖紙階段。用以實現遙感影像處理及圖斑分類識別、地形圖整理及矢量化、用地類型面積識別等,常用技術軟件包括Photoshop,CAD,ArcGIS等;(2)前期調研階段。用以整理人口及社會經濟數據、數據庫的建立、數據的疊加等,常用技術軟件包括Excel,ArcGIS,Access等;(3)數據分析階段。用以進行相關性分析或回歸分析、適宜性評價分析、土方量分析等,常用軟件包括SPSS,ArcGIS等,美學可視化表達;(4)研究設計階段。用以進行社會經濟數據分析、體塊模型創建、方案設計等,常用軟件包括SPSS,Sketchup,CAD或湘源控規等;(5)成果表達階段。用以出工程圖紙、三維模型、分析圖等,常用軟件包括CAD,3DMAX,Photoshop或Illustrator等。
2.2? 大數據的應用需與城鄉規劃的“公共利益”價值觀相符
整合性、公開性等均為大數據擁有的特點,若在城鄉規劃決策中應用大數據,可實現全民參與的民主決策,有助于更加民主公正地實施決策。另外,城鄉規劃具備了特殊性,實施資源配置的目標是能夠對大多數人的利益進行滿足,為此,城鄉規劃決策可由“精英”轉向“大中型”。因此可知,城鄉規劃決策在大數據時代,要融合大數據特點,若城鄉規劃決策不是將滿足大多數人價值取向作為目標,那么會使資源分配出現不平衡,從而會進一步引發社會矛盾,對社會的正常發展十分不利。所以,大數據時代下,城鄉規劃決策一定要確保社會資源的合理、公正、公平的分配。
2.3? 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
從本質上講,城鄉規劃的目的就是用最少的錢辦最多的事,從而實現城鄉建設成果的最大化。要想達到這一目的,決策人員就必須遵循“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的理念,即,根據本地區的實際發展情況,不刻意追求規劃的標準與形式,不脫離本地區發展實情,不盲目攀比,不貪大求洋,而是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強城鄉規劃監督管理的通知》(國發〔2002〕13號)的要求,采用最實用、最經濟的辦法,并將其與“美”的發展要求相結合,實現城鄉規劃的根本目的。
2.4? 利用大數據構建智慧出行
基礎道路的建設對于城市的構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構建智慧城市必然要打造智慧出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利用大數據觀測車流開啟變換道路有效地緩解了擁堵狀況,對于交通堵塞起到了一定的緩解作用,在智慧城市的建設過程中,建設智慧出行必不可少。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在工作中通過大數據檢測道路擁堵的狀況,從而進行一定的處理。還可以通過攝像頭對交通進行一定的控制,根據往來車輛的多少,控制紅綠燈的運行時間,提高群眾的滿意度。同時,可以通過大數據提前預測車流量,及時發布信息,讓人們在出行前獲知交通路況,從而有效地避開高峰期。因此,大數據對于智慧出行的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 ? 結語
大數據對于城鄉規劃的意義不言而喻,其本身的出現正好對應了城鄉規劃學科的兩大屬性,即科技和人。但在國內,數據從何獲取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因為大多數據并不會公開,所以,一個可以自由獲取信息的平臺對于規劃研究者而言至關重要。再者是傳統規劃師所欠缺的科學性,即與時俱進的技術和研究方法。在研究設計階段,科學性的主導位置毋庸置疑,而大數據的加入無疑是一種強大的助力,由此可見,學科的交叉與行業的交融有利于促進社會的發展。而在之后的規劃發展與管理中,城市規劃的社會屬性較之科學性更占主導地位,即需要與時俱進的調整過程。
[參考文獻]
[1]李燕萍,虞虎,王昊,等.面向大數據時代的城市規劃研究響應與應對方略[J].城市發展研究,2017(10):1-10.
[2]秦蕭,甄峰.大數據與小數據結合:信息時代城市研究方法探討[J].地理科學,2017(3):32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