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懷軍

摘 要:本人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鄉鎮企業、農產品加工業、農業產業化發展和各類經營主體宏觀管理工作,在鄉鎮企業相當紅火的時候,曾經是 “三分天下有其一”,到今天,鄉鎮企業的發展為今天的中小企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功績不可磨滅。94年開始的鄉鎮企業股份合作制改造對今天的公司制運作也有深遠的影響,締造一批如神農肉業、斗南花卉等具有影響力的一大批優秀企業。
關鍵詞:農產品;發展;問題
(一)全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現狀
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方向,不外乎三個,產地初加工、農產品精深加工和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
(二)云南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現狀
(三)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
1.全國農產品加工產值比
2011年農業農村部發布《農產品加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之比由“十五”末的1.1:1提高到1.7:1左右。”的發展目標,以農產品加工產值(含煙草)與農業總產值之比作為衡量全國各省區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水平的指標進行測算和排序。
(四)主要存在問題
綜上所述,云南省農產品加工業發展雖取得了較大成績,仍存在以下問題:
1.農產品加工水平不高
一是農產品加工發展層次低。二是大多數農產品加工企業的設備陳舊落后,企業運用科技和自主創新能力弱,缺乏知名品牌的帶動。三是加工技術水平低,高技術產品占比很小,大多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60%的農業企業集中在基地種養業。四是農產品加工業以數量擴張和生產低成本為基礎進行發展,產業層次和產品結構水平相對較低,附加值不高,企業數量多,產業雷同,市場競爭力弱。
2.龍頭企業整體實力不強
全省農業龍頭企業僅占全國龍頭企業數量的2.9%,億元以上龍頭企業占全國億元以上龍頭企業數量為2.0%,國家級龍頭企業僅占全國總數1243個的2.1%,在云貴川三省中列居最后,比四川少33個、比重慶少5個、比貴州少1個(2019年新增認定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3戶,待省政府批示后上報農業農村部)。由于全省龍頭企業實力較弱,多數企業裝備水平不高、標準化生產水平較低,新產品、新技術研究開發能力不強,以致帶動產業發展能力不強,對提升產業組織化規模化發展作用不大。
3.農產品加工產業鏈條短
龍頭企業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水平低,產前、產中、產后銜接不緊密。農業龍頭企業加工結構單一,初加工產品多,精深加工水平不高,有的還處于初級加工或原料直銷階段。
4.融資貸款難
農業企業融資難是制約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農業企業普遍缺乏資金支持。
(1)抵押擔保難。
(2)融資成本較高。
(3)銀行放貸手續繁雜。
(4)還款周期與生產周期不匹配。
5.企業用地難
根據問卷調查,全省20%以上的農業企業存在著用地難問題,主要涉及建設用地、設施用地、流轉土地等三方面。通過問卷調查,全省農業企業建設用地需求量為7.3萬畝、設施用地需求量 16.1萬畝、流轉土地需求量24.2萬畝。
(1)農業企業建設用地難現象突出,主要體現在用地貴、送審部門多、審批程序多、申報手續復雜、批準時限長、協調難度大等方面。
(2)農業企業的設施用地報批難度較大。部分農業龍頭企業對生產設施用地、附屬設施用地和配套設施用地的政策認識模糊,存在著對生產設施用地不敢用的現象;同時一些企業也存在著對需要報備的附屬設施用地和配套設施用地未經報備擅自使用等問題。
(3)農業企業規模化種植(養殖)需要適度規模經營,但土地分散在農戶手中,農民不愿意流轉土地,協調工作任務重,集中連片流轉存在一定難度。由于土地流轉管理服務體系不健全、土地流轉不規范,農民流轉土地收益得不到保障,利益補償增長機制不健全等因素,容易產生矛盾,特別是生產經營不善或遭遇自然災害受損時,土地流轉糾紛較多,農村土地規模流轉難度不斷增大。
6.財政扶持力度弱
7.能源優惠措施落實力度不夠
(1)農業季節性農田灌溉用水用電和農業企業生產加工高峰期用水用電得不到保障,經常出現斷水、停電現象,影響了農業企業正常的生產加工。
(2)多數農業加工企業還以工業用電和用水的繳費標準繳費,使得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成本過高,用水用電的優惠政策沒有得到充分落實。
8.市場物流建設落后
(1)農業龍頭企業市場體系不夠健全、農產品流通不暢,特別農產品電子商務才剛剛起步,據調查,農業企業從事農產品倉儲流通僅占農業企業的3.72%,農業企業有電商銷售業務的占25.3%,近74.7%的農業企業沒有進行電商銷售,其中,在天貓、京東、淘寶一號店等綜合電商平臺有直營店的僅占38.03%。
(2)品牌建設發展滯后,因宣傳力度不夠,企業對農產品品牌建設意識不強,品牌培植還比較滯后,農產品營銷服務主體還比較缺乏,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弱。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中介服務機構收費高,農產品有機認證手續繁雜,申報及年檢費用高,清真食品出口認證機構少。
(3)流通低效率高成本現象突出。農產品流通環節多、流通周期長、運銷服務能力差、冷鏈物流起步較晚,中間損耗大,利潤空間小,鮮活農產品儲藏運輸困難。全省農產品流通損耗大,物流成本高,高出全國水平10個百分點左右。
9.科技創新與人才引進滯后
(1)農業企業存在先進農業技術信息落后,科技研發投入費用過低,缺乏專業技術人員,產品技術更新落后于市場需求等問題。大部分企業存在人才引進困難和勞動力缺乏的問題。外出務工人員多,本地勞動力不足,專業技術人員和季節性用工缺口較大。
參考文獻
[1]孫康,殷惠.云南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其前景[J].現代商業,2016(02):65-66.
[2]王小騰.云南農產品物流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現代化農業,2014(03):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