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德教育(以下統稱美育)與德育教育(以下統稱德育)在人的一生中占有很大比重。美德教育,即美育跟德育的結合,現如今教育強調德育而忽視美育。本文通過解釋美育、德育,美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進行美德教育等問題出發,去探究美德教育的重要性。
關鍵詞:德育;美育;美德
教育應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但美育反而沒有受到應該有的重視。偏重德育,甚至為了智育,忽視德育。教育關于這方面的忽視,帶來的后果十分嚴重。一個人缺失了美德,就不能說是一個完整的人,也不能保證他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遵守道德規范,投身實踐。因此,美德教育十分必要。
一、美德教育
美育是指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積極主動地有目的的去領悟、去感知、去評析與體會自然、把生活與藝術相結合作品等對象的關于美的形態,同時通過師生間的一些交流互動,引導學生掌握與運用有關美的基本知識、技能,轉化為實踐,以實現情趣的融合、共識、共享,培養創造美、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的能力,促進個體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的教育。[1]德育,在學校中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相關的社會實踐、日常生活、人際交往、學習活動為基礎,同經過選擇的人類文化,特別是一定的政治知識、道德觀念、日常行為規范、處世準則等相互作用,并經過自己的觀察,感受、判斷、體驗、踐行和改進,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優秀的道德品質、從而培養正確的社會理性和人生價值的教育。[2]德育與美育,相對而言都是一種教育舉措,目的是提升個人的修養,完善一個人的品格。通過概念的認識,可知美育與德育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它們都是通過教育的方式,通過實踐,通過身邊人的耳濡目染,從而修繕自身。但從內容上看,二所強調有所不同,在個人的品行上也具有不同的要求。可不管怎樣,兩者在個人發展的過程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不可以忽視其中任何一方。否則,容易造成個人人格上的缺陷。一個人,基本的品德素養都要具備。綜上,美德教育在生活的任何一個角度都有所體現,要了解并踐行美德教育。
二、美德教育的重要性
一個人的一生,不僅是學習各種知識技能的過程,也是在學習各種美好品德的過程,提升自身的素質,提升自身的審美水平。只有這樣,才符合做人的標準,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塑造良好品格。美德教育,涉及兩方面的內容。但是,盡管在積極開展各種各樣的素質教育的今天,對美育的忽視也十分嚴重。德育是一直以來的傳統,但美育并沒有擺在同等的地位。因此,美德教育十分重要。在學習德育的同時,亦不能忽略對美育的培養。學校不僅是知識的搖籃,也是進行道德培養的必要基地之一,學生的很多缺陷在學校都可以得到完善。學校教育,除了傳授學生知識,也會進行相關的德育課程,但美育的課程被忽視。長此以往,將不利于學生的個人發展,也會使學校的教育畸形發展。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能教給孩子的大多是關于德行的道理,怎樣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也會重視品德的培養。但學校與家庭一樣,都沒有意識到美育的重要性。只有具有較高文化水平的父母才會注意到美德教育問題。長此以往,差異會日益明顯。社會需要的是每一個人的進步。因此,在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人,都應該開展美德教育。當今的社會需要的是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均衡發展的人,社會對個人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所以,不想在日益進步的社會中淘汰,只有提升自身的素養,發展自身。
三、美德教育的途徑
美德教育十分重要,因此,必須了解關于美德教育的發展途徑。美育德育,是一個需要社會各方都投入關注的教育問題,更需要個人的自我學習,自我建構。審美欣賞與道德情感,更多的是通過個人的體會,在實踐生活中運用。德育,可以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與其他學科的相關教學活動、各種各樣的勞動實踐進而從事其他相關的社會實踐、也可以開展課外和校外活動,可以開展少先隊活動、進行心理咨詢、體會校園生活等途徑,以及情境陶冶、榜樣示范、實踐鍛煉、明理教育、自我修養、獎懲、制度育德等方法去進行,以達到不斷提升個人的品德修養水平的效果。[3]美育,首先,可以通過開展課堂教學和舉辦課外文化藝術活動,也可以利用藝術學科相關教學和開展科學文化知識教學以及進行課外文藝活動等方法進行。其次,學生可以通過大自然,進而增強學生的認知理解能力和審美感知能力,豐富知識,提高品行,開闊視野,陶冶審美情操,掌握自然美的特征,啟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去認識人與自然的審美關系,理解并欣賞大自然的美,從而培養自身的審美情感的審美觀念。[4]最后,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組織學生自主參加關于美化學校、美化社區環境類型的有利于提高審美水平的活動,進一步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去體現美。通過互聯網學習有關知識,了解榜樣,去規范日常的行為。開展美德培養的途徑多種多樣,從中選擇適合個體的方法,進而有效提高自身的品德素養,對美的欣賞水平。在實際操作中,要如何進行,就需要老師和家長運用自身的智慧,靈活操作。
四、結語
一個人美德水平有多高,在他的日常行為表現中是可以看出來的。人們更樂意與具有良好美德的人做朋友,做工作上的伙伴,做生活中的伴侶。對孩子進行美德的培養,在學校家庭開展美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教育要培養出可以在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奮勇前進的學生,要注重進行美德教育。我們國家,十分需要的是具有良好的道德素養,審美情操等各方面都出色的現代化人才。
參考文獻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學》第七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6 第258頁
[2]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學》第七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6 第310頁.
[3]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學》第七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6 第295頁.
[4]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學》第七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6 第330頁.
作者簡介
潘杏宜(1997—),女,廣西蒼梧縣人,本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