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博物館藏康熙青花瓷器賞析"/>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王小琴
康熙時期,政局漸趨穩定,社會經濟逐漸恢復,手工業生產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瓷器制作達到新高度,清人陳瀏在《陶雅》中記載:“世界之瓷,以吾華為最,吾華之瓷以康雍為最。”
康熙朝為世人所熟知的瓷器品種有青花、五彩以及顏色釉等,青花是瓷業生產的主流,燒造數量龐大,流傳范圍廣,是繼元、明之后的又一個青花燒造高峰,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江西省博物館藏有一批康熙青花瓷器,這些瓷器中既有康熙早期產品,又有中晚期器物,既有傳統實用器,又有滿足歐洲人需求的外銷瓷,且官窯和民窯器均有所覆蓋,現將其進行簡單梳理介紹。

圖1

圖2
青花落葉紋碟一對(圖1、圖2)
高3.1、口徑11.8、底徑4.9厘米。口微斂,曲腹,圈足。口沿施醬黃釉,兩碟內各繪一片青花落葉,落葉旁分別題“梧桐一落葉,天下盡皆秋”“紅葉傳書信,寄與薄情人”,一碟青花灰藍,另一碟青花呈色濃艷,應為清康熙早期江西景德鎮民窯燒造。

圖3

圖4
青花山水紋杯(圖3、圖4)
高4.7、口徑9.6、足徑4.6厘米。侈口,曲腹,圈足。口沿施醬黃釉,口沿內外兩側均以青料繪二道弦紋,杯心青花雙圈內繪山水紋,圈足上飾三道弦紋。外底青花單圈內書“大清丁未年制”款。釉面細膩,白中泛青,青花呈色艷麗,應屬江西景德鎮民窯燒造。通過底款可知此杯應為康熙六年(1667)的器物。
以上器物均為1982年南昌市民德路佑民寺窖藏出土,釉色白中泛青,器口沿施黃色醬釉,具有明末青花遺風,應為康熙早期青花瓷。

圖5

圖6
青花錦地開光花卉紋圓硯(圖5、圖6)
高3.2、直徑13厘米。唇口,硯臺上有一凹下去的圓圈槽,硯外壁飾青花錦地開光花卉紋,器底施白釉,青花雙圈內書“大清康熙年制”款。此硯采用的是國產浙料,發色深沉,呈灰藍色,色調迷混朦朧,應為康熙早期器物。

圖8

圖7
青花人物故事圖鳳尾尊(圖7、圖8)
高46、口徑21.7、足徑15厘米。此尊口呈喇叭狀外撇,長頸,鼓腹,束脛,近底處足外撇,二層臺式圈足。頸部繪八仙賀壽圖,襯以樹石欄桿,青花書“康熙伍拾貳年菊月吉旦”字樣。腹部繪開門迎貴圖,底有“龍泉思郭,道生堂置”刻款。胎體較為厚重,釉面較薄,釉色漿白,青花色澤略顯灰暗,為康熙晚期典型器物。鳳尾尊是從青銅器觚演變而來,是康熙期生產最多的花瓶式樣,因其口部曲線優美形似鳳凰展開的尾羽而得名。該器造型優美,線條流暢,令人賞心悅目。根據“康熙伍拾貳年菊月吉旦”可推出此尊燒造時間應為1713年九月初一,如此精確的確切紀年,對康熙青花瓷器的分段與斷代具有重要意義,且底部有堂名款,是一件具有重要學術價值和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圖9
青花雉雞牡丹紋將軍罐(圖9)
通高43.8、口徑12.6、足徑16.5厘米。將軍罐是明清時期罐型之一,其蓋極似將軍的頭盔,故得名。此罐直口,短頸,溜肩,圓腹下斂,底部外撇,二層臺式底足。傘形蓋邊折沿,頂塑寶珠狀鈕。胎體潔白,釉面光潤,白中微微泛青。器型穩重挺拔,威猛剛健。通體以青花裝飾,蓋面繪梅、竹、雁、山石等;罐頸部飾竹紋,腹部主題紋飾為雉雞牡丹紋,雙蝶對舞相伴,修竹芭蕉襯托。將軍罐多為佛教寺院裝殮僧人骨灰之用,所以此罐底有一洞,作為靈魂自由出入之處。此罐胎釉精細,青花濃艷青翠,應為康熙早期向中晚期過渡的器物。
青花纏枝蓮紋托杯(圖10~圖12)
通高5.6、杯口徑5.4、盤口徑11.5厘米。整套托杯造型端正簡潔,杯身胎體輕薄,釉質勻凈,通體無飾,唯靠近底部位置繪青花貫套紋,杯底青花書“熙朝奇玩之珍”款;底托敞口,斜腹,淺圈足,托心有圓形凹槽,且凸起托環,圍托環裝飾纏枝蓮紋一周,青花發色明快,花葉布局緊湊,筆觸精致細膩,托底青花書“大清康熙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此器設計巧妙,精美雅致,為清康熙官窯瓷器精品。
除了采用傳統青花色彩和圖案外,康熙時期青花瓷器不斷創新,出現了一批以色地為基色的青花圖案,紋飾精美,制作講究。

圖10

圖11

圖12

圖13

圖14
冬青釉青花荷蓮紋筆筒(圖13、圖14)
高14.7、口徑18.6、底徑17.9厘米。直口,筒腹,玉璧底。整器以冬青釉為地,采用青花加白的方式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荷塘景色。畫面中,水草肥美,荷葉碩大,姿態各異,荷花花瓣著深淺不一的紅彩,或含苞待放,或嬌艷欲滴,一只白鷺立于荷花叢中,另一只則展翅盤旋于荷塘邊,整個畫面實靜似動,給人一種無限遐想的空間。冬青釉青花加白是康熙朝的首創,清中后期一直沿用。

圖15
黃地青花云龍福壽紋碗(圖15)
高5.9、口徑13.1、底徑5.6厘米。敞口,深腹,圈足。碗心雙圈內繪黃地青花云龍紋,立龍騰躍于云中,身姿矯健而威猛,外壁繪五爪雙龍,首尾相逐,傳統之火珠幻化為折枝靈芝托“福”“壽”二字,其間祥云繚繞,脛部繪雙層蓮瓣紋一周,底有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此種碗式創燒于清康熙朝,后世皆有燒造,其黃釉嬌嫩,青花濃艷,二者相映成趣,觀之美感獨具。整器形制周正典雅,裝飾俏麗雋秀,為康熙官窯瓷器之精品。
清政府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廢除海禁后,推行了積極主動的對外貿易政策,為加強中外文化交流,康熙朝生產了一批滿足海外市場需求的外銷瓷。

圖16
青花山水人物紋碗(圖16)
高18.3、口徑40.1、足徑19.8厘米。口沿施醬釉,內口沿飾一周龜背錦文,碗心繪一株折枝牡丹。碗外壁繪通景山水人物圖,畫面群山逶迤,峰巒疊嶂,古木參天,亭臺樓閣,石橋村舍,漁舟泊岸,或逸士攜琴訪友,或宦官策馬前行,或隱士獨釣寒江,或村夫搖櫓擺渡,場面恢宏,猶如一幅山水畫面卷。該碗器型碩大,紋飾明麗,青花靛藍,色層豐富,如此體大質精的碗在康熙民窯中實屬罕見,應是為歐洲人調制各種果酒所特制。

圖17
青花海星形花卉紋湯盆(圖17)
高16.8、口徑33厘米。整個湯盆呈橢圓海星形,缺蓋,盤口兩端飾彎曲觸角形耳,腹壁堆釉呈大小不同的多邊棘皮狀,足上飾折枝花卉紋。此湯盆是迎合西亞及歐洲人對海星的崇尚所制,造型奇特,制作精美,為康熙民窯之精品外銷瓷。

圖18
青花花卉紋把杯(圖18)
高14.6、口徑8.8、足徑8.2厘米。外口沿飾錦地開光花卉紋,腹部壓印數道弦紋,中間繪折枝牡丹紋和蓮紋,脛部飾套勾花卉紋,把手上繪三朵云紋。牡丹內心花瓣分向兩邊,是典型的康熙風格雙犄牡丹。扁平的大把手與西方的馬克杯相似,形體巨大,極具異國情調,應是康熙時期為適應歐洲人的生活習慣而特制的外銷瓷。
康熙青花瓷,時間跨度大,種類繁多,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特點。但從整體來說,康熙青花瓷青料幽雅、釉色明亮、器型豐富、紋飾精美、繪畫工整,開創了清代青花瓷新風格,開啟了清代制瓷新局面,對后世青花瓷燒造產生了深遠影響。